公私部門協力 凝聚全民共識/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以雙語國家提升競爭力


文/陳胤祖 攝影/賴亭宇

 

去(2018)年12月,國家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發會)以厚植國人英語力、提升國家競爭力為兩大目標,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利用接下來12年的時間,將台灣打造成雙語國家。推動半年以來,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對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深具信心,因為這將是一個建立台灣競爭力與國際溝通能力的全民運動。

 

截至今年4月為止,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已執行多項策略,包括建置整合式英語資料庫平台網站、政府各部會官網全面雙語化、與外國人相關文書的雙語化等等。其中,英語資料庫平台已建立完成並上線,各部會網站、與外國人相關申請表件的雙語化也幾乎都已達標,甚至遠超過當初設定的目標值。

 

城市競爭帶動各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在雙語國家政策推動上跑得又快,點子又多。而科技進步帶來各種垂手可得的數位學習資源,加上台灣人民對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期待,推動雙語國家的時機可說已經成熟,就是讓陳美伶在雙語國家政策推動上深具信心的原因之一。

 

從需求面出發 強調溝通能力

 

陳美伶強調,這次目標的推動是從「需求面」出發,與過去從「供給面」出發不同;且作法上以務實為導向,並非要全面性地在各個層面上進行雙語化。過去政府為吸引外國人來台觀光,曾推動「營造英語生活環境建設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等方案,政府扮演供給的角色,盡可能將所有硬體環境雙語化,卻忽略了外國人實際需求,導致所花經費未必達到應有的效益。

 

從需求面出發,則是指由政府各部會按照各自的業務職掌盤點「顧客群」,再就這些與顧客相關的業務內容進行雙語化。例如,現在有許多政府採購文件屬於國際標,外商要先看得懂才能投資,採購文件就屬於工程會的顧客群;而像法務部、退輔會等少涉及外國人業務的單位,需要雙語化的內容就較少。陳美伶說,這樣一來就能在公務機關中順利推動。

 

這類特定業務執掌、需要不同單位協力執行的策略,屬於「個別策略」,共計16項,包括由教育部、外交部、僑委會等單位協力執行的「教育體系雙語化以培養雙語人才」策略;由文化部、通傳會協力執行的「推動全英語電視台頻道的設立並鼓勵公廣集團製播英語節目」策略等。

 

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還有八項「共同策略」,是所有部會都應該共同努力達到的目標,例如推動各部會官網全面雙語化、與外國人相關文書和法規雙語化、落實政府公開資訊雙語化、培育公務人員英語溝通力等。

 

「我們要的其實是溝通能力。」陳美伶指出,有別於過去追求硬體環境的雙語化,現在則是希望國人應該具備英語溝通能力,讓英語成為在考試之外及生活當中能夠真正「派上用場」的工具。而數位科技的發展正是台灣此時推動雙語國家的一大助力。

 

陳美伶解釋,推動雙語國家並未編列任何預算,而是整合既有及民間的資源來推動,「這也是1、20年前與現在很大的不同,數位科技的發展使得現在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學英語。」她認為,使用數位科技的資源並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善加利用。這也回應了部分人士對於推動藍圖是否造成「城鄉差距」的疑慮。

 

訂12年計畫 打造雙語教學環境

 

陳美伶自己就是數位資源學英語的愛好者,她一打開手機上的YouTube App,就是以英語學習為主題的YouTuber 影片, 像是「SpeakEnglish with Vanessa」、「Learn English with Elisa」都是她的囊中物。不僅如此,陳美伶的手機裡,還有Netflix、ICRT、VoiceTube等App,幫助她利用零碎時間接觸英語。

 

放眼下一代的英語力,在所有策略當中,陳美伶認為,「教育」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包括辦理雙語學校、推動將英語教學融入部分領域和學科等方式。「為什麼設定的時程是到2030年?今年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讀完12年國教,以沉浸式學習,養成扎實的雙語力,就是2030年。」陳美伶透露出推動雙語國家政策規畫的用心。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能夠鬆綁教育相關法規,才能進一步執行。因此,教育相關法規的鬆綁被列入2019 年的七項KPI之一,並設定在三個月內送立法院審議。然而,陳美伶坦言目前在這部分的進度並不理想,行政院在提出相關法規的草案前,須先向立法院溝通,「但立法部門尚有不同意見。」

 

這樣的阻力來自於對於「雙語教學」的種種疑慮。陳美伶解釋,非英語學科的雙語教學,並不是要英文老師來教其他學科,也不是要其他學科的老師通過英語教學認證才能教課,而可以是中、英語互相轉換,或由學科教師搭配英文助理進行協同教學,「方法可以很靈活,目的是要營造雙語的環境。」

 

以鼓勵取代強迫 加權企業補助

 

但要培養英語溝通能力,對象當然就不只包括尚處就學階段的學生,更涵蓋已經脫離校園生活、進入職場發展的公務人員和社會大眾。過去在推動提升英語力相關計畫時,便已將英語能力檢定導入公務人員系統,作為升遷評比的參考依據,這一次則更強調運用既有資源,以鼓勵的方式養成英語力。

 

例如,人事總處可多鼓勵公務人員以英語進行簡報,平時亦可透過主題式演講、國際論壇、外賓接待等英語情境,營造沉浸式學習環境。每個機關也應自主設定方法,以國發會為例,除了平時看英語電影,觀後再討論、交流,「最近還要辦一場英語演講比賽呢!」她認為,開口說英語要有勇氣,這需要一點點的鼓勵和推動。

 

再以交通部為例,鼓勵計程車司機學會講幾句基本、常用的英語句子,讓具備英語基礎溝通能力的司機,能夠被納入觀光旅遊配套的一部分,而擁有更多的載客機會。或者,經濟部對於私人企業的補助案,也能將企業是否推動提升員工英語力的措施,作為補助條件中加權的項目。陳美伶更希望能夠借助過去的成功案例,將經驗複製到其他地方。她以台南市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為例,「剛開始大家也是認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現在很多餐廳都有雙語菜單,就連在夜市也能講幾句簡單的英語。」

 

問及雙語國家政策發展成功的關鍵,陳美伶指出:「大家要能夠認同這樣的政策。」為減少疑慮或誤解,「今年,國發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宣導』,把政策說清楚,讓目標可以成為全民運動。」尤其公務人員是上行下效的榜樣,政府機關的全力配合更形重要。「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開會溝通下來,大家都很有共識。」

 

陳美伶認為,現在是高度全球化的時代,台灣不可能封閉起來,自外於這股國際化的趨勢。然而這也是個轉機,「如果我們的下一代擁有兩種強勢語言:中文和英語的能力,那就不用擔心跟全世界競爭了。」她期許,當2030年來臨,台灣將不只是一個雙語國家,更是一個與世界往來暢通無阻的國際島。

 

 

陳美伶

現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經歷:行政院秘書長、台南市政府秘書長、文化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學歷: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政治大學法學學士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