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延續與創新: 2014波特蘭TESOL年會參訪心得

英語教學界的年度盛事TESOL大會,於3月26日至29日在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Portland)的國際會議廳舉辦。這個位於太平洋東岸的城市,是十九世紀西部拓荒路線(Oregon Trail)的終點,也是早期殖民者文明與美洲原住民文化的交會之地。其地理背景正好呼應今年年會的主題:「探索、延續與創新(Explore, Sustain, Renew)」,來自120個國家、將近六千五百名英語教育者在面對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潮流的興起,要如何重新檢視傳統理論、保持創新觀點,並延續自身的教學願景與熱誠,都是英語教育者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

...

TESOL ESP-IS兩屆主席對話-陳英輝 × Kristin Ekkens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跨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已成為所有工作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2014年國際TESOL英語教師協會專業英語主題小組(ESP-IS)新上任的實習主席(Chair-Elect)(註)Kristin Ekkens,同時也擔任C3 Consulting LLC的CEO,在協助跨國企業培訓員工具備關鍵技能(包括語言、文化、職能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

...

專訪TESOL 2014~2015主席孫以琳-從全球英語到落實區域化教學

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新任主席孫以琳,以自己的亞裔身份,以及對中西方教育的了解,與讀者分享她為TESOL 規畫的藍圖。English Career雜誌有幸專訪到這位首任以亞裔女性身份擔任TESOL主席的英語校學界專家,希望透過她的觀點,以訪談問答的方式幫助讀者一窺「英語教學如何從全球化演變為著重在地扎根?」、「母語在英語教學課堂中何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非英語母語國家落實全英語教學」等相關議題之看法。

...

善用互動式對話教學法-運用社群提升英語學習成效

摘要

鑑於TESOL領域的本質是合作(e.g., Honigsfeld& Dove 2012),所以,需要有一些教學模式,來讓教師和學校相關人員有機會跟學生互動,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挑戰與特殊需求。在本文中,作者們主張使用互動式對話(cogenerative dialogues)教學法,能更深入了解英語學習者(English Language Learner,ELL)在特定學習環境之下的受教與學習需求,是一種具有前景的教學方法。

...

2014台科大應用語言學暨語言教學國際研討會-在地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今年應用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的盛事之一,由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主辦,教育部、科技部協辦,為期三天的「2014應用語言學暨語言教學國際研討會」於4月17日在台灣科技大學熱烈展開。此場研討會聚集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針對「語言與社會」、「語言與專業」與「語言習得、外語教學」三大主題,發表各自的研究報告,並與現場教師們互相交流。

...

2014 LTTC學術英語教學講座-從ELF觀點 近看EMI的教學與實踐

講者簡介 Robert Baird

Robert Baird博士目前任教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並同時肩負學術研究工作,他對於大學英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及讀寫整合課程投入甚多。Baird 博士主要的研究調查目標,是了解東亞學生參與全英語(EMI)課程的角色定位及學習經驗,尤其著重於語言表現上的觀察及身分認知。Baird 博士也是該校全球英語中心(Centre for Global Englishes)的創辦者之一,其研究專長包括:第二語言寫作、英語為共通語(ELF)、全球學術言談(global academic discourses)、語言概念,以及語言與應用的整體敘述(holistic accounts of language and practice)等。

...

第三十一屆ETRA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究國際研討會-全球化時代下 探索英語多元性

近年來,非英語系國家的學者針對英語的定位有相當廣泛的討論,這樣的討論也鼓勵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語言教育界。呼應這樣的現象,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語言中心與台灣英語文教學研究學會(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ETRA)共同於2014年5月17日、18日兩天舉辦了「第三十一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提供一個多元的平台,讓包含語言學、教學、文學、翻譯以及跨文化研究等各英語文學者有機會針對實務應用交流心得。

...

發行人語-2014培養本土國際人才的新氣象!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各種場合總是憂心匆匆,提到台灣人才出現缺口。很多企業界人士也都呼應他的說法。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在11月4日配合「第12屆亞洲區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舉辦了一場記者會,當中我個人拋出了一個「丟鞋子丟不出40k」的意見,引起了不小風波。

年輕人抗議薪水不漲,企業界煩惱找不到人才,中間的落差為何呢?我想強調的是,透過抗議並不能解決問題,台灣的年輕人抗議完後,下一步應該要增加自己能力。如果自己能變成張忠謀口中的人才,薪水一定馬上漲!

...

編輯人語-馬躍康莊道,花開幸福春:談培育台灣千里馬馳騁天下、馬到成功的新方略

時值告別金蛇小龍年之際,儘管數波寒流接踵來襲,多場攸關國際事務人才培育的國際研討會卻似春暖花開,迎接萬馬奔騰之年,熱鬧滾滾;諸如:教育部北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舉行的「全球英語的未來」論壇、台師大國際人力資源發展所主辦的「亞洲區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與亞洲大學共同合辦的「2013專業英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靜宜大學主辦的「國際企業語言管理策略論壇」等。

...

台灣國際人才培育新方略-正向面對國際人才分析報告

根據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發表的「全球人才指標2015展望報告」指出,一年後台灣的人口老化、高等教育品質不足,將拖累台灣的競爭力。

而英國牛津研究機構和國際知名人力資源管理顧問韜睿惠悅所發表的「全球人才2021報告(Global Talent 2021)」註一 則指出,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台灣在2021年時將是人才供需落差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