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代語言學會:大學部語言與文學主修課程的核心價值與使命(下)


       本文譯自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2009年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Report to the Teagle Foundation on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原文刊載於MLA網站www.mla.org,本刊之轉譯係經其正式授權,惟因篇幅有限,故分兩期刊載。

前 言
       2006年,現代語言學會應提格基金會(The Teagle Foundation)邀請至學科學會共商「大學學科教育重點目標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重點目標間的關係」。該學會召集英語及現代外語系所的領導階層,包括各校校長、院長,以及知名的法律、醫學專家與客座顧問,組成工作團隊,以18個月的工作時間,研究在人文教育的一般範疇下,如何重新安排英語及語言課程。該團隊亦探討了如何強化我們領域的主修生,以及如何吸引新世代學生注意人文教育的傳統核心:語言、文學與文化。
*************************************************
現今主修課程在學術界的地位
       在過去,人文學科曾享有聲望並受到高度推崇,然而現今大眾的支持度逐漸減弱,在所屬機構中也不受重視。人文學科與文科在不斷變遷的美國高等教育界中地位衰落,與此相關的討論引發了極度的憂慮,但大眾常讓個人所言以及對未來的恐慌取代研究調查與歷史分析。各地的教師與系所應該開始集思廣益,進行課程規劃與學生課表安排,以挽回大眾對於語言與文學學術研究的動力和興趣,重新引領並吸引學生進入我們的學科,了解我們對語言和閱讀的認識,或透過學者所用的專業方式,針對橫跨語言及地理上廣度與深度的文化記錄進行閱讀與觀察。
       各高等教育機構的目標、任務、規模、師資專長以及學生組成不盡相同。再者,以常見語言(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美國手語、義大利語、日語、中文、俄語)以及少見語言教學的學士主修課程,在內容上也有文學、歷史與文化方面的差異。因此,主修課程的架構必須能適應各校、各系所的目標與發展潛力。知識基礎也要適應授課時數與學期制度等結構性限制,但透過固定的一系列標準經典或代表性作品,文學研究或許已經從這樣的限制中解放出來了。然而,即使專業調查以及學術研究對整體領域的象徵動作已有更實際的了解,知識基礎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語文領域的教職員大多設法避開課程如何呈現知識基礎的問題 ─ 雖然知識基礎其實是開放、流動、容易隨情況調整、因地制宜的 ─ 這剛好使那些不知情的新進人員得以找到一個角度切入,在這個領域中學習、進步。
       學科的知識與研究已達到某種境界,即便是分科化,值得關注的題材數量也已經累積到超乎任何一個學生或學者所能掌握的程度。整個領域知識爆炸的程度,導致領域中成員相對減少。只有透過團隊間的合作,教職員才能在大學部主修課程數量與學期時間皆有限的情況下,規劃出符合目的的課程。對語言與文學系所的教職員及課程而言,這是重大的挑戰,也是重要的機會:唯有擁有足夠正式教職員及永續資源的系所,才能為學生與學術團體提供最好的課程規劃。就學術工作者的組成而言,很難想像有什麼結構性問題會比現今我們所面臨的還要重大。
       語言與文學學科的其中一個面向在於傳授認知上的技能與知識,這些知識技能不但跨越系所界線,同時也融合了系所敎授的語言、文學與文化。學生在單一國家或社群為主的文化中接受訓練,獲取閱讀、寫作、溝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並延伸到其他語言。但除非讓學生透過跨系所與跨語言課程實際去運用這些知識,否則語言和文學的協同性將依舊停留在抽象階段。許多高等教育機構在其宗旨表述及策略性規劃檔案中,特別強調跨系所、跨學科方案、以及共同合作。口譯、筆譯與跨文化溝通不但是語言與文學系所探究的領域,也是文科教育的根基。在語言、文學與文化課程的學術性和理論性工作中,我們詳細說明了跨界、多元領域、以及探詢各領域間交集的重要性,但是當我們詳細查驗機構的體制與結構時,往往會發現它們無法反映或是支持這些訴求。如果我們希望系所主修課程與通識教育的目標一致,就必須使其在結構上得以實現。我們應該鼓勵學術機構透過團隊教學支援以及教師發展,投資教職員的跨學科能力。系所必須了解課程鬆綁帶來的新優勢,教職員也必須應所屬院校的概括性宗旨而改變。從十九世紀起,語言研究即歸屬在語言與文學科系下,無論如何,這代表語言和文學這兩項學習與研究科目的命運,已經與機構系所的命運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隨著知識拓展、研究學程暴增、課程選擇多元化,現在的學生擁有比以前更多的選擇。此外,當學術界被要求對外在世界做回應時,系所與學生迫於新的壓力,要在四年內發展技能,並且達到成就標準。在國際化帶來的種種需求中,最具影響力、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語言以及了解世界文化,多語能力與多元文化已成為多數世界公民必備的條件。但在美國的教育體制中,這兩個項目尚未隨世界發展的需要而獲得相當程度的認可,在提升智識能力上所發揮的效果也沒有完全地被承認。然而,那些負責規劃語言與文學課程的人,知道他們所敎授的是最能夠轉移的技能(閱讀、思考、分析、表達)。他們也提供語言、文學與文化方面的內容,藉以傳授文化殊異性、歷史資訊、美學欣賞、以及透過自覺意識(self-knowledge)接觸他人並學習道德涵義的動力。
未來的任務
       我們強烈主張讓系所的所有主修生在英語之外,至少通曉一種其他語言。對學生或教職員來說,這樣的理念不一定是容易落實的。我們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無論是在國內或國際上,都不是只有英文而已。在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生活中常出現許多突發狀況,一方面使得更多人需要在全球化經濟的複雜領域中漫遊,另一方面則透過無遠弗屆的新型態溝通科技,將各地的觀念從遠方帶到我們跟前。在此種狀況下,多語能力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學習其他外語的學生,不只學到了正式的溝通方式,更掌握了文化上的微妙差異 ─ 無論是藝術、音樂、詩詞,或是廣義地就生活方式的層面而言。不管是翻譯員、國際律師,或是銀行業者,舉凡成功利用外語進行商業活動的人,都顯示出他們具有語言能力與文化理解力,而這些能力唯有大學語言教育才可灌輸培育。
       提格工作團隊的成員全心期盼,這些對於英語及外語主修的改革建議能夠跳脫紙上談兵的範疇,對高等教育機構發揮影響力。如今已有非常優秀的文學系所典範,在通識教育中扮演核心角色,並且發展出適合作為大學部主修課程的創新焦點領域。我們的目標是帶動國內的討論,讓系所可以在前述有關創造性重建的挑戰與契機上相互切磋。為了達成此一目標,工作團隊的成員已經受邀出席洛磯山現代語言協會(Rocky Mountain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年會(2008年10月);現代語言協會年會(2008年12月);美國大學院校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isties)年會(2009年1月),以及英語系所協會(ADE)與外國語文系所協會(ADFL)聯合會議(2009年1月),屆時提格白皮書將會是全體大會和小組討論的焦點。同時,在2009年6月,提格工作團隊成員之一將在亞利桑納大學舉辦的外國語文系所協會研討會中向外語系所主任提出報告,也將在內華達大學舉辦的英語系所協會研討會中向英語系所主任報告說明。當現代語言協會與更大的學術團體一同探究此處呈現的想法時,我們期許能以自身的發現為基礎,實際執行具體的計畫。如果英語和外語系所能夠採納我們針對機構中各種不同情況所提出的建議,從我們支持變革的理由當中獲得益處,那我們就算是成功了。現代語言協會正著手針對領域內主修科系的演進方式做資料蒐集和分析,期望藉由這項新工作來協助革新的過程。
       在這個令我們感到興奮、新奇,卻未能予以名狀的時代,學習的地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繪製,知識的樣貌也正劇烈地改變。但千古不變的是,人類仍須在自己的內心以及全體共享的社會中建構關係,藉以理解事物,因此語文訓練的重要性比以往來的更高。身為專業人士,我們承認我們的任務是革新進步,也期待過程中將有的冒險。
提格工作團隊成員
Rita Charon, Columbia University
Carol T. Christ, Smith College
Gerald Graf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Marshall W. Gregory, Butler University
Michael Holquist, Yale University (chair)
David B. Marshal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Imani Perry, Rutgers Law School, Camden
Randolph D. Pop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Geneva Smitherm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David M. Steiner, Hunter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Joan Hinde Stewart, Hamilton College
Jenifer K. Ward, Cornish College of the Arts
Rosemary G. Feal, Executive Director, MLA
Nelly Furman, Director of Programs and ADFL
David Laurence,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ADE
參考資料
Doidge, Norman. 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New York: Viking, 2007. Print.
The English Major. Spec. issue of ADE Bulletin 133 (2003): 6–59. Print.
“Foreign Languages and Higher Education: New Structures for a Changed World:
The Report of the MLA Ad Hoc Committee on Foreign Languages.” Profession
(2007): 234–45. Print.
Kronman, Anthony. Education’s End: Why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iven Up on the Meaning of Life. New Haven: Yale UP, 2007. Print.
Oakley, Francis. “The Humanities in Liberal Arts Colleges: Another Instance of
Collegiate Exceptionalism?” N.d. Unpublished MS.
“The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 Report of the 2001–02 ADE Ad Hoc Committee
on the English Major.” ADE Bulletin 134-135 (2003): 68–91. Print.
Wolf, Maryanne. Proust and the Squid. New York: Harper, 2007. Print.
附錄
1966至2005年獲頒現代語言學士學位人數
出處來源:
       以下有關頒予學士學位之相關資訊,擷取自美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所進行的年度調查。
       「綜合科學與工程資源數據系統」(Integrat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ources Data System, WebCASPAR)是一個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所維護的網站,針對1966到2003-04學年度依時序排列的學位完成狀況,提供了查詢相關資料之方便途徑。2004-05年的資訊乃下載自NCES網站上2004-05年學位完成狀況調查的數據資料。
       有關後學士學位進修以及就業的相關資訊來自「200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the 2003 National Survey of College Graduates, NSCG)。而另一個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所維護的系統─「科學與工程師統計數據系統」(The Science and Engineers Statistical Data System, SESTAT)─則提供了查詢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相關資訊的線上界面。
       現代語言與文學領域學士學位頒予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語言與文學類研究在文學院之中持續顯著的證據,卻也同樣證明了在過去40年來,獲頒學士學位的人口大量擴張之際,此類相關研究的地位逐漸邊緣化。
       <圖1>顯示出從1966年至2004年間獲頒學士學位的人數,已成長超過2.5倍。在1960年代後期,學位數則增加了200,000個或甚至更多,到了1980年代後期以及1990年代初期時的又再度出現增幅,最近一次是從1998年開始激增。
       獲頒學士學位的人數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成長,英語及外語學位數起初也隨之成長。然而,如同<圖2>所顯示,從1972年到1980年代中期這12年間,英語及外語學位急速減少,兩者分別大幅下降了51%和55%。到了1980年代晚期,學士學位的頒予數量大幅恢復,尤其是在英語文領域,接著在過去的20年內,英語系及外語系分別達到每年約50,000及13,000的學位數。
       即使數量開始恢復,2004年獲頒學士學位人數的絕對數量仍低於1969年的外語高標,維持在27%;而英語系則是低於1971年的歷史高點,維持在18%。<圖3>顯示的整體趨勢,英語及外語的學士學位頒予的數量,在每100個學士學位中所佔的數量已經明顯下降。直到1982年以前,英語系學士學位已從每100名學士學位授予數中佔7名以上,下降至佔3至5名間,而外語系則從3名左右下滑至1名。學士學位頒予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持續超過20年的相對性穩定,也就是說,自1982年起,所有學士學位的絕對數量與英語及外語系的學士學位數量已或多或少互有關聯。
       有趣而較少人理解的是,這些數據透露了關於男性和女性於獲頒學士學位比例上的轉變,尤其是女性就讀大學且獲頒學士學位的數量及百分比明顯持續增加,而女性選擇大學主修的方式也已改變。在1966年至2004年間,學士學位頒發給男性及女性的百分比呈現交錯走勢:1966年,有57.4%的學位是頒給男性;到了 2004年,卻有較多的學位數,即57.6%的學位頒發給女性,兩條趨勢走向呈現在<圖4>中。
       同時,1972年至1982年間,頒發給女性的英語系學士學位數從每100位中將近12人縮減至4人。<圖6>顯現了外語系學士學位的平行變化,頒發給女性的學位數,從1968年的每100位中所佔的5名,到1984年大幅縮水至每100位占1.4名。這明顯透露了頒發給男性及女性現代語言科系學位的數量差距,以每100人的取得數量來看,明顯減縮了。趨勢走向記錄了1970年代以英語和外語作為大學主修的兩性之選擇,女性的選擇如何與男性趨於一致。也就是說,當女性在更開放的社會中,職業選擇範圍更加擴大的時候,他們在眾多的科系中,重新選擇主修,而英語及外語科系已失去了以往在大學教育中似乎總將其視為唯一管道的女性學生。
       <表1>比較了1966年及2004年,女性在多項的學科領域中獲頒學士學位的百分比。當女性將自己重新分布在更寬廣的大學主修科系中,儘管頒給女性的英語及外語相關科系總學位數比起男性已大幅減少,英語及外語科系中的女性比率相較於男性仍維持相對穩定。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在全體大學生中所佔的人數持續增加。換言之,因為女性畢業人數從1966年的42.6%增加到2004年的57.6%,因此主修英語及外語科系的女性人數與女性大學畢業生總人數之間的差距減半,從1966年25個百分點減少到2004年13個百分點。
       同時,主修各類藝術與科學學科的大學生人數比例,無論在男性或女性方面都有相似的轉變。最大的轉變是在商業與管理類,從1966年所宣稱的100個學位數中佔12.5個(相較於英語系的7.5和外語系的2.9),到了2004年增至22.5個(相較於英語系的3.7和外語系的1.0),而在非科學教育中,學位數量從1966年的22個,直到2004年只剩8.1個。然而,更具代表性的是政治學的狀況,在1966年每100個授予學士學位者中就有3.2個,到了2004年總人數大幅成長時,每100個獲頒學位者中佔3.6個。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表演藝術與音樂,從1966年的3.6人,至2004年增加為5.4人。

1. 1966年至2004年各學科領域中獲頒學士學位之女性人數百分比

學科領域 1966 2004
英語 66.2 69.0
外語 70.9 71.6
商業與管理 8.4 50.5
經濟 9.3 33.2
數學與統計 33.3 45.9
醫學 13.7 67.4
政治學 22.1 51.4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學士學位頒予數據,綜合科學與工程資源數據系統

2. 2004年至2005年英語、外語及各學科領域學士學位頒予數量,依據機構之權責及屬性為分類頒發

機構權責及屬性 英語 外語 所有領域
公立 學位數量 38,258 11,968 939,987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69.2% 68.7% 64.5%
私立,營利 學位數量 9 0 49,222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0.0% 0.0% 3.45
私立,非宗教屬性 學位數量 8,123 2,665 220,583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14.7% 15.3% 15.1%
私立,宗教屬性 學位數量 8,872 2,799 246,169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16.1% 16.1% 16.9%
不詳 學位數量 3 1 440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0.0% 0.0% 0.0%
總計 55,265 17,433 1,456,401
100.0% 100.0% 100.0%
資料來源:2004-05年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機構性質與學士學位頒予數據,綜合大學教育統計數據系統

 

3. 2004年至2005年英語、外語及各學科領域學士學位頒予數量,依據卡內基分類畢業生獲頒學位機構

卡內基分類 英語 外語 所有領域
博士/研究 學位數量 27,754 10,369 665,277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50.2% 59.5% 45.7%
碩士 學位數量 18,816 4,304 504,943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34.0% 24.7% 34.7%
學士 學位數量 8,300 2,681 180,847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15.0% 15.4% 12.4%
準學士 學位數量 77 0 11,367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0.1% 0.0% 0.8%
專科 學位數量 170 62 55,986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0.3% 0.4% 3.8%
學位數量 148 17 37,981
佔該類機構學位數之百分比 0.3% 0.1% 2.6%
總計 55,265 17,433 1,456,401
100.0% 100.0% 100.0%
       2006年12月,美國教育部公布2004-05學年度學位頒予的數據。2004-05年的數據針對當前頒發的學位數量以及獲頒學位人數在不同機構間的分布狀況提供詳細的檢視。
       2004-05年,1,320個機構頒發了共55,265個英語學士學位;976個機構頒發了17,433個外語學士學位(這些總數量反應了所有符合合作與研究法案的機構所頒發之學位)。英語及外語科系中,將近70%獲頒學位者畢業於公立機構(相較於畢業總人數的64.5%);另外兩大類的私立機構幾乎平分剩下的30%人數(<表2>)。卡內基機構分類中,博士/研究機構的畢業生有50.2%是英語系的,有59.5%是外語系(相較於總人數的45.7%;見<表3>)。
       學士學位的頒發可以被打散,由專門學程頒發學位─9個英語及文學相關類別的子領域與學程,以及44個外語及文學類別的學程。以英語系為例,創意寫作學位從1992-93年的748個,增加到2004-05年的1,841個。<表4>及<表5>分別顯示2004-05年英語及其他外語科系的分類細項。無庸置疑,西班牙語言及文學的學位囊括了所有外語學位的47.8%,其次是法語(13.8%),德語(6.3%)。(2002-03年,比較文學學位已從英語系轉到了外語系,這裡保留了較早的分類方式,是為了撰寫此報告時,符合當時WebCASPAR公佈學位的方式。比照美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分類方式,WebCASPAR已更新其系統)。

4. 2004-05年在9個英語學程分類中獲頒學士學位人數

英語學位學程 畢業人數 畢業人數百分比
英語與文學,一般 41,171 74.5%
比較文學 834 1.5%
英國文學(英國與其聯邦) 959 1.7%
美國文學(美國) 113 0.2%
英文作文 501 0.9%
技職與商業寫作 459 0.8%
創意寫作 1,841 3.3%
英語與文學/文字,其他 1,012 1.8%
演講與修辭學 8,375 15.2%
總計 55,265 100.0%

資料來源:2004-05年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機構性質與學士學位完成狀況數據,綜合大學教育統計數據系統

5. 2004-05年在44個語言學程分類中獲頒學士學位人數

語言學位學程 畢業人數 畢業人數百分比
外國語文與文學,一般 1,385 7.9%
非洲語言、文學與語言學 4 0.0%
東亞語言、文學與語言學 80 0.5%
中文與文學 208 1.2%
日語與文學 431 2.5%
韓語與文學 8 0.0%
東亞語言、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88 0.5%
斯拉夫語言、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46 0.3%
俄語與文學 298 1.7%
捷克語與文學 2 0.0%
波蘭語與文學 1 0.0%
斯拉夫/波羅的海/阿爾巴尼亞語言、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2 0.0%
日耳曼語、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100 0.6%
德語與文學 1,103 6.3%
斯堪地納維亞、文學與語言學 8 0.0%
丹麥語與文學 2 0.0%
挪威語與文學 3 0.0%
瑞士語與文學 4 0.0%
日耳曼語、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0 0.0%
現代希臘語與文學 0 0.0%
南亞語、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3 0.0%
梵語/傳統印度語、文學與語言學 0 0.0%
羅曼語、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61 0.3%
法語與文學 2,399 13.8%
義大利語與文學 277 1.6%
葡萄牙語與文學 38 0.2%
西班牙語與文學 8,330 47.8%
羅馬尼亞語與文學 2 0.0%
羅曼語、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99 0.6%
閃米特語、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0 0.0%
阿拉伯語、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21 0.1%
希伯來語與文學 24 0.1%
中東/近東/閃米特語、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34 0.2%
古希臘羅馬/傳統語言、文學與語言學,一般 927 5.3%
古/傳統希臘語與文學 39 0.2%
拉丁語與文學 90 0.5%
古希臘羅馬/傳統語言、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22 0.1%
凱爾特語、文學與語言學 7 0.0%
菲律賓/塔加拉語與文學 2 0.0%
美國手語(American Sign Language,ASL 44 0.3%
外語、文學與語言學,其他 152 0.9%
語言口譯與筆譯 36 0.2%
語言學 1,020 5.9%
語言學/比較/相關語言研究與服務,其他 33 0.2%
總計
17,433 100.0%

資料來源:2004-05年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機構性質與學士學位完成狀況數據,綜合大學教育統計數據系統

       究竟擁有現代語言及文學學位的人發生了什麼事?循著2000年的人口普查,國家科學基金會代表大會(Congress by the NSF)進行了一項樣本調查─200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NSCG),提供了一些關於大學畢業生進修與就業的系統化資訊。針對2003年NSCG中有關英語系(<圖7>)或外語系(<圖8>)畢業生最高學歷的調查資料中的一項質疑,2003年11月有超過一半畢業生的最高學歷依舊是學士;有三分之一的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佔了英語系畢業生的5.0%和外語系畢業生的6.1%。擁有專業學位(如法律)則佔了英語系畢業生的8.4%和外語系畢業生的6.1%。
  NSCG同時提供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與職業。近年來的英語系畢業生(畢業於1990年至1999年間),85.7%就業中,12.0%不在勞動力範圍內(因為許多人是學生身分),有2.3%是失業的。近年來的外語系畢業生,81.5%就業中,15.6%不在勞動力範圍內,有2.9%是失業的。已就業的英語系畢業生中,有87.2%是全職工作者,12.8%是兼職工作者;已就業的外語系畢業生中,有85.8%是全職工作者,有14.2%是兼職工作者。
       英語及外語系近年來畢業生職業佔最大比例是中小學教師:2003年11月,有15.2%的英語系畢業生以及25.3%的外語系畢業生通報職業為中小學教師。不過,英語系畢業生中從事出版業及媒體工作者也相當普遍─近年來有14.4%的英語系畢業生通報職業為「藝術家、廣播人員、編輯、演藝人員、公關」(外語畢業生則佔了2.7%),行銷與業務佔了英語系畢業生的9%以及外語系畢業生的8.4%。法律從業人員佔英語系畢業生的7.5%以及外語系畢業生的3.7%。<表6>及<表7>提供了完整的清單。依本調查中以受訪者代表性樣本為基準的估算,加權數指出了畢業學生的總數。

. 6  2003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1990年至1999年期間畢業之英語系畢業生職業分類(同200311月)

同2003年11月之職業分類 百分比 加權數
中小學教師 15.2% 57,664
中學後教育教師:英語 3.8% 14,556
中學後教育教師:外語 0.2% 681
中學後教育教師:其他科目 0.7% 2,648
教育管理者(如主任、院長、校長) 0.2% 689
藝術家、廣播人員、編輯、演藝人員、公關 14.4% 54,665
行銷與業務 9.0% 34,035
律師、法官 7.5% 28,596
醫學與健康醫師、護士、心理醫師、技術人員 3.1% 11,879
高階經理、主管、行政人員 0.7% 2,758
其他經營者 7.2% 27,378
其他行政與秘書人員 10.1% 38,513
電腦與資訊科技工作 5.3% 20,012
保險、保全、房地產與商業服務 3.3% 12,450
其他服務工作 4.0% 15,094
圖書館員、檔案管理員、文化機構館長 1.5% 5,697
會計、審計與其他金融專業 3.5% 13,170
記帳員與簿記員 0.1% 222
人事、訓練與勞工關係專業
2.5% 9,512
工程師與科學家 1.5% 5,547
社工 1.0% 3,893
神職人員與其他宗教工作者 0.2% 674
非教育機構之教師與講師 1.3% 4,874
餐飲服務 0.5% 2,059
社會科學家(非學術界) 0.7% 2,558
其他職業 2.6% 9,682
總計 100.0% 379,506

資料來源:2003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科學與工程師統計數據系統

 

.7 2003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1990年至1999年期間畢業之外語系畢業生職業分類(同200311月)

同2003年11月之職業分類 百分比 加權數
中小學教師 25.3% 25,502
中學後教育教師:外語 5.2% 5,225
中學後教育教師:英語 1.2% 1,202
中學後教育教師:其他科目 1.3% 1,344
教育管理者(如主任、院長、校長) 1.3% 1,357
行銷與業務 8.4% 8,530
醫學與健康醫師、護士、心理醫師、技術人員
8.6% 8,656
藝術家、廣播人員、編輯、演藝人員、公關 2.7% 2,729
電腦與資訊科技相關工作 5.6% 5,613
保險、保全、房地產與商業服務 1.9% 1,898
律師、法官 3.7% 3,695
會計、審計與其他金融專業 3.0% 3,043
記帳員與簿記員 0.9% 940
高階經理、主管、行政人員 1.7% 1,689
其他經營者 6.5% 6,590
其他行政與秘書人員 7.6% 7,678
人事、訓練與勞工關係專業 4.3% 4,331
神職人員與其他宗教工作者 0.1% 138
非教育機構之教師與講師 1.3% 1,347
餐飲服務 2.2% 2,188
社工 0.1% 138
工程師與科學家
0.4% 416
社會科學家(非學術界) 0.4% 362
其他職業 6.3% 6,341
總計 100.0% 100,952

資料來源:2003全國大學畢業生調查,科學與工程師統計數據系統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