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宏觀大歷史看語言管理 對國家治理、公司管理及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語言管理學(LM:Language Management)相對於當代政治學、公共行政學、企業管理學甚至人才管理學(TM:Talent Management),似乎只是門微不足道的非主流的管理學;然而,如果用黃仁宇的大歷史學的視野來看,語言管理學卻是冰山下看不見的下層建築(Intra-structure);它對於國家治理、公司管理與人才管理都具重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其重要性更不可等閒視之,較諸所有主流的管理學,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話說人類史上第一個推動語言管理的「CEO皇帝」應是秦始皇。秦國能統一六國所採用的諸多策略當中,其上上策之一就是:國際化人才管理策略。秦國運用的一流政治、法制、外交人才,包括商鞅、韓非子、張儀等,都是外籍人才,足見這位古代「執行長皇帝」早就深刻體認語文管理與國際化人才管理的關聯性。因此秦王政乃在統一六國後任命李斯為「書同文」專案管理人。「書同文」就是「文字標準化」作業。李斯用小篆統一了六國的文字,由於文字管理成功才能形成世界最早的漢字文化經濟圈,其成就超出了今日的歐盟,因為迄今歐盟固可統一關稅、旅行、貨幣,卻無法統一語文。

       很少歷史學家會想到康熙大帝應是史上第二個推動語言管理的CEO皇帝,因為秦始皇的語文管理只做了半套;他完成了字形、字義的標準化,但沒有處理字音標準化的問題,所以中國歷代沒有國語,只有官話,而官話也隨著首都所在地的「京腔」及統治者的母語而移轉。滿族入主中原最頭痛的國家治理問題就是漢語發音沒有國家標準。文武百官來自五族、廿一省及滿、蒙、青、藏四藩,加上漢族內的吳、閩、客、潮等語系,說官話各有不同發音,朝廷議事時南腔北調,經常造成溝通不良、不精確,甚至誤解。因此,1710年康熙帝下詔陳庭敬主編的《康熙字典》,重新規範漢字的形、音、義與詞例,可說是現代華語文管理的濫觴。其問市後,漢外字典、外漢字典及現代檢索格式的華文字典、辭典工具陸續出版,皆以康熙字典為本,清末同文館展開的翻譯運動也因之能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與人文思想,也為民國初年白話文運動以及國語運動的有效推行,打下深厚的基礎。從現代的普世價值的觀點而言,康熙的語文管理政策帶來了跨種族、跨語文及跨文化的溝通效應,此乃形成清初康、雍、乾盛世的因素之一,也是現代華語文風格(Genre)演進的啟蒙工具,其貢獻應超越秦始皇而當之無愧。

       在現代語言管理的範疇中,有一類似康熙漢語文標準化的措施,就是推動英語共通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的運動,近年來也有人稱之為英語國際語(EIL,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或全球英語(Global English),因為英語作為全球溝通的共同語言規範,在語法、辭彙、句型、風格上,與作為英語母語國─英、美的「國語規範」大異其趣,前者較為簡明、著重實用、易懂,不太涉及文學的深度及典雅,本書有一專題〈趨勢專家 談人才全球化及英語大未來〉,彙集了探討此一英語大趨勢的四篇文章論述,值得英語文教學界重視。

       時至今日全球化時代,各國競相以GDP經濟指標一爭雄長,反應在國家產業及公司政策上的當務之急就是:能否扶植出更多足以逐鹿全球市場的國際化產業。為此之圖,一方面要在公司管理上,完成由研發、設計、製造到行銷、品牌活動的全球分工加值服務鏈;另一方面,要在人才管理上,發展出由育才、選才、用才、留才的全球化人才服務鏈。而兩者都少不了語言管理的基礎建設。我們可以簡要地推論:「沒有語言管理就沒有全球化人才管理,沒有全球化人才管理就沒有企業國際化管理」。

       〈全球化企業語言管理(LM)與國際化人才管理〉專刊係由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所出版,是目前探討「語言管理與國際化管理」主題的第一本專刊,其內容係蒐集了跨國企業語言管理大師Alan J. Feely與Anne-Wil Harzing、國際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等重要論述,以及《英語即戰力》作者陳超明的企業英語能力的趨勢探索、ETS TOEIC台灣區代表王星威的員工英語能力管理實務等重要篇章,集結成冊,是企業人資推動人才國際化的寶典。該專刊中,我們也針對台灣企業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時,如何做好員工英語能力管理,專刊撰述了清晰的流程管理步驟、可行的解決方案,可操作的實務及成功的範例,是企業國際化時CEO及HR主管最有參考價值的一本實戰手冊。歡迎索取並指教。

 

讀者服務專線(02) 2701-0271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