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的國民競爭力 – 國際移動力 與跨文化思維


“But why think about that when all the golden lands ahead of you and all kinds of unforseen events wait lurking to surprise you and make you glad you're alive to see?” 
– – John Kerouac’s On the Road 
在你前面,有這麼美好的土地、未知的事件等著, 令你驚喜。你也很興奮能活著看到著一切,為何還想這麼多?

美國二次大戰後,四、五零年代的作家John Kerouac 在其個人自傳性的小說《旅途上》(On the Road ) 中,這麼說:「前方有這麼美好的世界與事件等著你,還想什麼?」作者點出那個時代的精神:美國人不斷移動,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心中的樂園。儘管路途中充滿挑戰與挫折,但終究努力過,遲早達到某個目標。

They have worries, they're counting the miles, they're thinking about where to sleep tonight, how much money for gas, the weather, how they'll get there – and all the time they'll get there anyway, you see. 
他們有所憂慮,他們計算里程,想想今晚睡哪, 還剩多少錢加油,天氣,如何到那裡。然而,最後, 他們還是到了,你看。

下一波的國際移動

這種往前走、堅信一定會到達目的的勇氣,持續早期美國開國的拓荒精神,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最有力的競爭本錢。台灣在上個世紀的六、七〇年代, 很多大學生拎著大同電鍋,千辛萬苦來到美國打工、念書;數以千計的商人說著破英文,孤身帶著 007 手提箱,走遍世界各地拿回訂單,這些不計後果的漂泊,造就了九〇年代台灣的榮景!

上個世紀的移動,來自於生存的動機,而本世紀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另一波國際的移動潮正來勢洶洶。這種移動是人才的、資本的、知識的與文化的流動。在下一波的社會變遷中,誠如十九世紀英國詩人雪萊說的Nought may endure but Mutability( 除了變,一切都不會持續。)

21世紀的全球化建立在人才流動

討論未來國家競爭力的論述,大抵都建立在前面全球人才、資本與文化的流動上,認為在全球市場整合的社會變動下,任何國家的國民,必須如早期的移民般,再度動起來!然而這次的移動,跟上世紀不同,其複雜程度超越上次的冒險與拓展的程度。

國家競爭力的基本意義是全球化與知識化的衝擊, 當全球企業的發展建立在人才與資本的流動,強調知識才是競爭的重要工作,如何面對這兩個趨勢, 可說是建立國家競爭力中最重要的課題。

全球化的概念一般人認為是經濟活動。第一次的全球化活動是在馬可波羅時代,第二次是19 世紀的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第三次的全球化與網路(Internet) 有關,現在的全球化概念不只是資本流動,還有人才流動及知識的整合,這在以前是不曾出現的。在19 世紀,當時英國把印度的天然資源帶回到英國,用殖民者的角色去掠奪當地的資源,如同早期日本對待台灣的方式,他們直接把台灣的資源帶回日本,沒有在地生根的概念。

現在的全球化不僅是資源的全球利用,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流動,它不是透過實體的流動而是透過網路的流動。例如:現在美國報稅的稅務公司不在美國, 而是在印度,中國大陸也想極力爭取這份工作。為什麼印度能成為美國最大的服務中心(Call Center) 呢?重點就在於語言能力──英文幾乎是印度白領階級的母語。

如果我們認為外語是競爭力的基礎,它建立在四個條件上:第一是透過外來文化來觀察本國文化的優缺點,第二是可以從本國文化了解外國文化的優缺點,第三是可以認識外國文化的生活型態及其運作方式,最後是具備多國文化的觀點。也就是如果你會英文、日文或是其他語言,你會有這四個利基,可以審視自己再觀察他國的觀點。那麼,這四個英語力所產生的效能,就能透過教育與人才、政府效能與企業效能等各個面向的提升,增強國家競爭力。當你有多元的觀點,思維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如果未來的競爭力在於人才,人才素質的提升, 甚至於人才在國際競爭力的培養,就是我們重視國家軟實力的開始!國際溝通力或國際移動力應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什麼是這一波的國際移動力?

要討論國際移動力,我們先從國家競爭力談起。洛桑管理學院評量國家競爭力有幾個評量指標, 它是種動態的比較利益觀念:人性創造力(human creative power)、遠見(foresight)、高等教育水準勞動力 (well-educated labor forces)、組織才能 (organizational talent)、抉擇能力 (capability to choose)、適應能力 (ability to adapt),加上自然天賦的條件( 如天然資源+市場+人口)。從這幾項指標來看,國民的各種競爭力佔了七項中的六項,其中,高等教育水準與調適能力,都提到人才本身的專業與國際活動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國際移動力。

在這一波的全球化競爭中,國際移動包含幾個面向:( 一) 具國際視野的專業能力( 二) 國際溝通力, 以英語力為核心( 含外語流暢度)( 三) 跨文化思維與整合能力( 四) 適應生活的能力,流浪去。

(一)具國際視野的專業能力 

所謂國際視野的專業能力,就是從他國的文化觀點去思考產品或所提供服務的一種專業能力。我們看韓國的手機產業或偶像劇,它不僅是為韓國人設計的,而是以亞洲人或全世界的顧客為其思考的重點。從教育面來說,從小學開始,就已經告訴他們的學童:我們要征服全世界市場,看看別人要什麼, 而不只是韓國人要什麼!到了中學,大量鼓勵學生出國體驗,大學或研究所將學生放在國際場合中, 如國際研討會或國際非營利組織磨鍊,這種國際視野的教育結合其專業( 如遊戲產業、3C 等),才是韓國人征服全世界市場的重要武器。

以它國文化或社會使用的觀點來強化自己的專業, 以思考本國文化或產品如何能進入國際市場,這就是具國際視野的專業能力,也是建立國際移動力的起始點。要成為亞太的金融中心,我們的金融服務應以亞太國家的顧客為思考,我們的服務人員能與亞太顧客溝通嗎?我們的法規如何配合亞太市場?我們的金融業開始「移動」了嗎?

(二)國際溝通力,以英語力為核心 

無可避免地,遊走於國際場合中,外語溝通能力是個很重要的基礎。台灣過去幾十年來,在教育體制內也非常強調英語文的學習。從小學到大學,國人大都上了十年以上的英文課程,然而我們的英語力倒底如何呢?

什麼是英語力?

一般語言的四大能力整合是聽、說、讀、寫。但我認為這些只是一種skill 的概念,英語力不是只有這些概念而已。英語力還包括翻譯能力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一般性英語溝通力(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專業性英語溝通力(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高階的外語談判能力 (negotiating),還有思考及批判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

過去我們強調國際溝通能力,總是認為要把英文講的很好,發音很標準,文法正確無誤等,其實這是對於國際溝通力的很大誤解。所謂國際溝通,其主要目標:談判、協商與解決問題。因此,思考、批判與解決問題的外語能力絕對是比所謂發音漂亮還重要!使用國際人士( 非僅是英語母語人士) 所理解的英文( 如全球英文Global English),達到溝通的目標,其實更重要。

台灣學校的英語文教育要全面思考:英語文教育要有目標性。英語是我們的外國語,我們不可能講的跟母語人士一樣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英文專業人士,提升提升國際英語溝通能力才是重點。鑽研瑣碎的文法規則,不一定等於提升國際溝通力。

(三)跨文化思維與整合能力 

人資界非常著名的Howard Gardner 提出未來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面對未來的衝擊應該具備專業能力(disciplinary mind), 整合能力(synthesizing mind),創造力(creating mind),尊重的能力(respectful mind),以及倫理的能力(ethical mind)。Howard Gardner 認為一個好的企業或是政府部門,皆需要擁有這五項基本的能力。美國學者研究也指出,2015 年的大學生都要具備跨文化與跨領域的能力。

美國在911 之後,認為跨文化與跨語言能力是美國最弱的一環。現在,美國很多的中小學開始上中文課程,這些經費是由國防部與國土安全局所提供,因此美國把語言訓練當成戰略之一。而日本及歐洲也認為外語能力的政策規劃是國家及區域競爭力的一環。

美國將跨文化、跨語言與跨領域看得非常重要。過去幾年,哈佛大學的通識課程做了重大的改革, 其中增加的就是跨文化與跨語言的課程,另一個就是古典與經典的課程,主要就是要強調整合能力與創造力,經典是強調道德的能力,學習經典可以培養學生對古典文明的思維,也可以強化自己對不同文化的批判能力。

美國文化批評學者Mary Louis Pratt 針對跨文化思維,提出所謂「接觸區域」(contact zone) 的概念:

[Contact zone are] social spaces where cultures meet, clash, and grapple with each other, often in contexts of highly asymmetrical relations of power, such as colonialism, slavery, or their aftermaths as they are lived ou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oday.

透過接觸場域,Pratt 鼓勵教師將教室當成一個多元文化激盪的地方,不再將教室當成一個穩定的教育現場。激起不同文化、教育、族群、社經背景的學生提出不同看法,增進彼此的尊重,認識不同文化的優越與侷限,走出自己的單一文化思維。這種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成為多元文化思維的主流論述。

對於小孩的教育,我一直很驕傲的一點,不是讓我兒子考上名校,而是從小讓他接觸不同的文化與語言:英文、日文、阿拉伯文。如何在這些文化中,發覺不同的思維,開發其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 都是未來創造力與國際移動力的基礎。當然,中文與閩南語,也是他必須掌握的本土文化與語言。這種多重文化與語言的訓練,有時甚至超過專業本身的要求。

如何提昇這種外來思維呢?學習多種外文,當然是必要的。其次,熟悉外來文化,可透過看電影電視、瀏覽網頁雜誌,或與外國人接觸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外國文化。

(四)調適生活的能力,流浪去! 

調適能力被洛桑管理學院視為國家競爭力的一環。從個人層面來說,除了工作調適力外,生活的調適能力也是國際移動力的重要指標。所謂生活調適力,包括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的處理能力,如料理三餐、適當穿著、住宿打點及行動能力( 如開車) 都是培養獨立能力的基礎。除了這些生活能力外,很少人提到的獨處(being without) 與眾處(being with) 的能力,也是生活調適能力的要素。現在很多年輕人獨處時,容易陷入?,而眾處時,常常喪失自我思考。如何獨處與眾處,應是現代年輕人必修的一門課。我想引用一位19 世紀教育學家John Henry Newman 的話,說明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具備的教養:

He is at home in any society, he has common ground with every class; he knows when to speak and when to be silent; he is able to converse, he is able to listen; he can ask a question pertinently, and gain a lesson seasonably, when he has nothing to impart himself; he is ever ready, yet never in the way; he is a pleasant companion, and a comrade you can depend upon. 
能與整個社會和諧共處;與所有人都有共同點;知道什麼時候該開口,什麼時候該沉默;懂得溝通也懂得傾聽;可以很適宜地問問題,也勇於接受教訓; 是隨時準備好的;知道什麼時候獨處、什麼時候眾處。

 

如何建立這些能力呢?我常常建議我的學生:自己單獨出去流浪(wandering alone)。透過單獨的旅行,不但可以訓練自己打點生活的能力,更可以孤單地面對自己、面對外在陌生的環境。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好好地去流浪,即使是半天,搭著捷運或公車,去一個自己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下車好好去體會當地的生活環境,吃吃自己很少品嘗的食物。在寒暑假,到個治安很好的異地( 不一定是國外,國內也可以),或許兩人結伴或是自己一人,好好地移動移動!

七八零年代,歐美高中、大學生已經在移動,近十年來可以看到很多日、韓學生在世界各國旅行移動,大陸學生這幾年也正走出來流浪,台灣學生的移動力在哪呢?

前瞻規劃:台灣的國際移動力

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前瞻規劃。而規劃培養國民的移動力,不僅是教育層面,更需要國家整體資源的配合。

首先針對國民的移動力,我們必須有前瞻規劃。何謂前瞻規劃?前瞻規劃乃是「政府有系統地偵測全球的社經需求與科技發展動態,並評估自身的能力與資源,擷取國際上的前瞻寶貴經驗,建立前瞻觀測與執行機制。」

在培養國人的國際移動力上,首先要有系統地建立整體國家的戰略目標,有如美國對於外來大學生的五大能力規劃。我們台灣對於未來大學畢業生的能力指標為何呢?期望他們能成為亞洲人才,而不僅是在本土立足?台灣的亞洲或世界人才的指標呢? 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絕對是重要的指標!

確立好戰略目標,接下去,思考我們的資源有多少?教育面應從小學做起,不僅是英語文教育,更是多元文化思維與生活的實踐。

考量國家資源,我們不可能讓所有學生出國學習、體驗,但是從小多聽國際新聞,分析國際情勢,都應該是中小學教育的一環,例如,每週一次小學的國際新聞閱讀與經驗分享,都是一種基礎功!此外, 建立機制,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冒險」與「探索」。不要怕失敗,這也是國民移動力的基礎工作。

鼓勵學生異地生活或體驗,這些都需要政府的海外機構或青年輔導單位協助,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看看韓國這十年來有系統地培養其學生的國際經驗, 其海外機制的建立與國內的訓練內容,都令人稱羨。

外語政策的前瞻規劃

在外語訓練上,我們國家的外語政策為何? 國家外語政策是整體的教育政策,是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終身教育的思維。同時,它也是多面向的國家政策,從教育、文化、經濟、國家安全的跨部會協調與整合,來釐清我們國家的國民需要何種外語能力以及如何進行。

語言能力既然是需要靠四至十年以上的長期訓練,就更需要前瞻性的規劃。思考國家外語政策, 應包括政府與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如國家考試、公務人員素質提升、企業人才培養與競爭。那其他國家是怎麼做外語政策的呢?我舉三個國家為例, 美國的外語政策是以五種戰略外語,視外語學習為一種戰略思考,所以他們曾委託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做一個研究報告,強調從小學開始,強化美國教育重視其中的五個外語。

歐盟也出版了語言政策白皮書,整合語言與族群, 強化歐洲的跨域溝通力與人民的移動力。歐盟強調二加一的概念,即自己的母語加上英文再加一個外語,所以歐盟的小孩至少會說三種外語。這樣小孩會很辛苦嗎?其實不然。據我所知,位於台灣南投的普台中小學現在就開始實施,除了從小一開始上英語課外,更從小二、小三進行第二外語( 如日文、法文、西班牙文) 等的課程,進入小五、小六,進行第三種外語的教學,強調小學生的外語思維與外國文化的接觸。

歐盟在教育方面做了一個活化性整合(Bologna Process) 一可攜式的教育體制,比如在捷克上課兩年,把捷克的學分帶到德國去再讀兩年就可以畢業。當然這種規劃除了教育體制的整合(如學分、學期制等規劃外),對於上課的語言也必須整合,因此歐洲的學生,除了自己的母語外,掌握英文及重要的歐洲語言如德文,就非常重要。一個歐洲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掌握三種語言,加強他全球移動的能力,也強化了其競爭力,更有助國家競爭力中人才素質的提升。

台灣需要多元思維與肯移動的人才

能夠隨時與國際互動,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而這些基本的能力與語言、生活、文化視野、整體思維、邏輯的概念有著密切的關係。

面對全球化的布局,如知識產業化或多元思維的時候,具備外語能力的多元文化觀能為我們的思考邏輯帶來優勢,而具備移動的能力,更是國際競爭的兩大要素。

首先,我們要創造一個語言文化的國際觀,因為語言決定了思考與文化,而獨立思考與文化能力是要達到現代人修養的基本條件,包括生命價值的選擇與規劃。我一直認為所謂的國際觀是來自於多元的思維、創造力、想像力與生命價值的選擇,而這種國際觀的基礎來自外語的訓練與使用。

國際觀不是只會說英文就夠了。而是用不同的文化與西方思維來審視本國的文化,跳脫既有的框架,去看整體的概念。此外,有能力去接觸不同文化場域(contact zone),可以開展了個人不同的視野;更進一步能走出去,與全世界對話──這種全方位的國際移動力,從專業出發,建立多元思維,提升創意能力,才是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教育主軸。

讓「國際移動力教育」成為十二年國教的重要一環

當你停留在單一的地點,當你只想到在家鄉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你的思維與成就就會被限制。要跳脫這樣的思維,就多用英文或是其他語言來思考。接下來就是創造力。當你有多元文化思考時,想像力會有所不同。現在多元文化會強調所謂的非線性思維、跳躍性的思考方式,也成為國際移動力的附加價值。

我想引用大前研一所提過的即戰力概念總結。如果國際移動力是競爭力的一部分,如何從個人能力的管理、產值的提升、效能的提升、多元化的思維、創意的作為來規劃,應是我們從事教育者該重視的問題。過去我們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現在我們得提早教育學生,未來面對國際的即時應用能力( 即戰力)。

現今我們在談十二年國民教育,都很少從前瞻的觀念思考,也很少提到前面所謂的即戰力觀念。很多人都只談現階段,如比序、考試或明星高中存廢等技術問題。個人認為十二年國教並不只是國民教育,而是一種競爭力教育,將國人的教育從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 提升到職場與學術能力的競爭力教育。而不管是就業或就學,國際移動力應該是十二年國教所關心的議題。未來十二年國教, 不是要解決過去的教改問題,而是要規劃未來國民競爭力的藍圖。

別再執著那些僵化的課綱或硬塞一些記憶性知識。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好好地從國際視野、外語能力、跨文化思維、生活適應力等四面向著手,建立學生國際移動力的能力指標,才是王道!

結語

最後,我要引用十七世紀英國詩人 John Milton 在《失樂園》(Paradise Lost ) 描寫亞當與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的場景:

The world was all before them, where to choose 
Their place of rest, and Providence heir guide. 
They, hand in hand, 
with wandering steps and slow, 
Through Eden took their solitary way.
整個世界在他們面前,何處挑選
休息的地方,上天當他們的導引
他們兩人手牽手,踏著迷恍的步伐,緩慢地
穿過伊甸園,踏上孤單的道路

現代人,在面對全球劇烈的變遷,有如被逐出安逸樂園的亞當與夏娃,整個世界在面前,不得不往前移動,孤獨且無助,未來充滿不穩定。但這種不穩定,也隱含著無窮的希望,兩人開始選擇、決定自己的命運(to choose),踏上不一樣的道路。

沒錯,我們脫離了過去安逸的生活,開始面對很多競爭,充滿無助與不穩定,然而準備好移動的能力,整個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The world was all before us.),等待我們征服!

作者簡介 

陳超明
◎現任: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 
政治大學英文系兼任教授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學歷: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經歷: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主任 
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主任 
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專長: 小說、十九世紀英國文學、二十世紀美國文學

◎作者:陳超明∕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