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教育局長 吳榕峯專訪 – 發展學校特色亮點 處處開花


面對十二年國教即將在明年實施,台中市大力發展學校的特色,從政大附中校長到接掌台中市教育局長一職,吳榕峯強調, 特色高中不等於特色招生、特色課程或優質高中認證,特色高中的重點在該校課程教學特色,不是有無特色招生的入學管道。台中市每一所學校,都要參酌地區特性與社區傳統,有效規畫人力與物力,形塑學校特色,並據以設計和發展學校本位的特色課程,以彰顯學校特色和教育亮點,要校校閃亮,處處開花。

吳榕峯說,台中市所有高中都會整合校內外資源與學區特性,規畫校務發展計畫,作為各校特色亮點塑造的企畫書,教育局也會適時適切的協助與協調,使各校特色能有橫向多元的廣度和縱向銜接各階段學制的深度,以求相輔相成。

例如西苑高中的棒球、柔道,惠文高中的外語,忠明高中的自然科學,東山高中的MOOC開放課程,新社高中的綜合學程,后綜高中的籃球,長億高中的美術,以及中港高中的跆拳道及射箭等都有亮眼的表現。

學習動手做與自我實現的核心能力

在核心能力上,吳榕峯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 年提出的學習四大支柱:學習知的能力、學習動手做、學習與人相處、學習自我實現等,成為各國在教育基礎上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歐盟則是在2001年提出了民眾必須具備的八大關鍵能力,包括用母語、外語溝通的能力、運用數學與科學的基本能力、數位學習能力、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人際互動、參與社會的能力、創業家精神以及文化表達的能力。

美國勞工部「獲得必要能力委員會」(SCANS)提出邁向成功的五大能力計有:

(一)人際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

能負責、團隊合作與不同背景的人和諧共事。

(二)資訊能力(information skills): 

能評估資料、組織、詮釋與溝通資訊 

(三)科技能力(technology skills): 

能挑選設備與工具,應用科技,解決問題 

(四)基本能力(basic skills): 

能閱讀、書寫、算術與數學、說與廳的能力,

(五)思考能力(thinking skills): 

學習、推理、創思、做決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教育部提出的是「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希望培育孩子帶得走的能力。我認為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就五育均衡的觀點而言,德育的培養應該要能夠有正向的價值觀,智識的增長應該要吸收活用課程內涵並精熟內化,並具有靈活運用的能力,體能的增進應該要有鍛練健全的體魄與和諧的身心靈的毅力,群體的表現應該要有人際互動溝通、解決問題與挫折容忍的能力,美的涵養則應該要有欣賞藝文的審美能力。

鼓勵學校走向國際

在具體的做法上,吳榕峯表示, 教育局鼓勵各校走向國際,計畫性的與各國學校結成姐妹校,每年台中市政府都會編列預算補助九所市立高中學生(一般學生每位三萬元,清寒學生全額15 萬元補助),進行三週的姊妹市遊學活動,而各高中每年也都組團赴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校際交流活動。另外,惠文高中每年也聯合各高中辦理模擬聯合國活動,就是希望學校能因類似活動的參與,走向國際邁向世界。

在學生競爭力的提升上,吳榕峯認為,針對國際移動力,我們更應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國內人才的國際移動,應是台灣能量的擴增和未來世界影響力的深植,而不要一味消極的認為是台灣人才的流失。國際人才培育的重點除了在語言能力的提升外,多元文化的尊重,更能多了解該文化屬人的思想與情感和對該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也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重點之一。

落實教導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理念落實到實際作為上就是要將觀念深植到學校中,吳榕峯說,新世紀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各種資訊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知識變動更換週期日益緊縮,教育的核心任務應該是要教導孩子擁有帶得走的能力,亦即「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呼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在1998年國際教育會議時提出「學習的四個支柱」,為培養孩子關鍵能力,教育局採取以下做法因應:

(一) 學習動手做(learning to do) 
考試的型態改變,也會帶動學習的樣態,加強老師授課技巧,不再只從課本得到死知識,鼓勵孩子學習動手做,不僅讓學生學會做,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能學會思考,以便其有更多的能力面對多變詭譎的人生,同時學習遭遇挫折時能有正面思考的價值觀。

(二) 學習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  
教育局積極的推廣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積, 讓孩子透過閱讀能夠吸取成功者的經分享和智慧累積進而內薀成自我的成長學習。

(三) 學習與他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讓孩子學習人際溝通的技巧,不僅能夠有正向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世界公民素養、國際觀與文化瞭解的能力,天涯若比鄰, 除了個人智識的增進外,合作精神的教育更是學校要培養學生具備最有價值的必修課程。

(四) 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 
過去的教育講求內薀修已,而現代國際化的教育應該要讓孩子學習自我實現,讓學生能夠展現天賦潛能, 教師應該要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人才教導, 發展多元智慧理論,設計適切的計畫與各種配套措施與活動,讓學生都能夠在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下學習 。

◎記者:J.S.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