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坤良×跨文化筆記】和外國學生交流 建立全球意識


互聯網的時代,全球化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生活裡的日常。全球化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而我們也成了全球化的一部分。全球化彰顯了一個流動的文化現象:人員、技術、金融、媒體都處在一個全球交流、交織、交會的狀態。

 

校園就是一個全球化的縮影。來自各地的學生,齊聚在同一間教室,互相學習。作為老師,我有第一線觀察與相處的機會。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參與台灣的教育,帶來了新的刺激與省思,讓我們看見多元世界的繽紛,也看見自己的特點與盲點。例如:

 

  • 義大利學生,無法接受夏威夷披薩裡有鳳梨這樣不正統的詭異味道。
  • 泰國學生,溫和謙遜,凡事慢慢來的生活哲學,與生活步調較快的台灣,形成對比。
  • 日本學生受宮崎駿電影的影響最愛九份,對台友善,但說英文的信心普遍不足。
  • 越南學生勤奮用功,仍保有傳統的儒家價值,反而看不到多少社會主義思想的影子。
  • 吃素的美國學生,滿心嚮往老莊思想和印度佛家的無為世界。
  • 南美洲來的學生,喜歡台灣人的熱情,但受不了冬天的寒冷。
  • 比利時學生對夜市很有意見,雖然熱鬧便宜,但沒管理,沒開發票,衛生沒保障。
  • 俄羅斯學生說迷路時,有人放下工作,主動帶路,讓他感動不已。
  • 非洲學生說台灣人雖然親切,但對人的膚色仍有相當的偏見。
  • 加拿大學生覺得台灣學生的英文程度不錯,但卻害怕說錯,羞於表達意見。
  • 澳洲學生說「Where are you going today?」但「Today」的發音和「to die」一樣,也帶來不少笑聲。
  • 新加坡學生說一口流利的新加坡英文(Singlish),表示「不好啦!」就說「No good lah.」
  • 印度學生一口獨特英文, 速度快, 口音重,客套話多,意思少。他們取自英文的「postpone」,發明「prepone」,代表提早完成某項工作,第一次聽到真的墜入五里霧中。

 

這些外國學生,對某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提出不同的觀點,讓我們可以從「他者」(the other)的眼中來檢視自己的認知:原來披薩裡有鳳梨很怪,原來夜市在外國人眼中的印象如此兩極化。台灣的人情與好客傳統,帶給外國人良好的印象。但台灣人的世界觀相對狹隘,對種族平等等一些普世價值,較不關心。

 

這些外國學生與本地學生對話交流時,也產生不少趣事與可供省思的議題。以下列舉三點,作為討論:

 

一、英文學習的兩個面向:學習英文的目的有二,第一,了解外國文化,吸收國外新知,熟悉世界的變化;第二,要說自己的故事,把在地的想法與感受,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分享,以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可惜我們的英文學習大抵停留在第一個目的上。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認識外國的萬聖節,但從來沒想過怎樣用英文來描述我們的中元節。我們熟悉義大利麵、漢堡、薯條、披薩等食物的英文名稱,但對自己的日常飲食或夜市小吃,卻無法用英文說出來。我們熟悉外國文化,但卻無法用英文表達本土文化。課堂裡的歐美同學最想知道的是我們的東方思維與文化,而不是西方文明。他們期待聽見東方的聲音和想法,我們準備好怎麼表達自己了嗎?

 

二、語言使用的主體性:台灣學生說英文時常擔心自己的發音和文法,不敢放膽開口說話。其實教室裡來自各國的同學,各有各的口音,只要言之有物,大家還是可以順暢溝通。東方學生向來溫馴,比較少主動表達不同的意見。我的法國學

生就說: 他比較欣賞和尊重一個有自己想法而願意為自己想法辯護的人。我們贏得別人的敬重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英文說得很像美國人或英國人。

 

台灣學生說英文常感到詞窮,不知道要說什麼。這一方面是對英文「形式」的掌握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內容」貧乏。許多人認為學英文要避開中文的影響,才能說純正的英文。

 

但這種觀念基本上是個迷思。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有這種被殖民心態。其實,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我們長期的養成教育裡,中文早已在我們心裏生根。因此我們在使用英文時,大可善加利用,把中文豐富的內涵,融入英文的表達之中。

 

三、全球意識的建立:地球村的時代,全球與在地的互動,頻繁而緊密。Google、Facebook、Line等網路資源把分隔在世界各地的人,連繫在一起「同步」生活。甚至於星巴克(Starbucks)和麥當勞(McDonald’s)等國際連鎖商家,也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

 

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裡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且國際之間的工作、旅行、移民,越來越頻繁。換言之,過去遙遠的「異」文化已經進到我們家裡來了,而我們也不斷地走進他者的文化場域,並與之互動交流。這個「天涯若比鄰」的時代,我們要怎樣「海內存知己」?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種「全球意識」(global mindset),也就是學習從全球的觀點來看待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文化交流現象。我們一方面以「向心」(centripetal)的方式,由內而外,從自我出發來定位自己在世界的位置,也就是,從台灣看世界。一方面以「離心」(centrifugal)的方式,由外而內,從外在世界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從世界看台灣。

 

透過雙向的觀看來認清自己在全球化的位置與利基,同時維持兩種「心」態: 一是對異文化維持一個「好奇心」,鼓勵大家去接近、認識和理解國際事務與國際文化。

 

另一方面,也要擁有「同理心」,善待來到台灣的外國旅客、學生、商人,包含外勞、外配等國內相對弱勢的新住民。

 

這三件事涉及外語學習、主體思維和全球意識,三者看似獨立卻又相關。現在大學裡的國際化氛圍,給了新生代的國民在成長階段就有和外國文化接觸的機會,期待他們未來能說流利的英文,融入國際社會,成為優秀的國際公民,同時也能維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致淹沒在全球化的「同質化」(homogenization)浪潮裡。

 

 

莊坤良

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

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