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的傳承與創新/科技帶來跨界閱讀可能 蘊積悅讀素養新能量

傳統的英語教學策略有其延續性的價值,不宜一味地以現代思維與新觀點而予以全盤否定,或過度批判。令人振奮的是,配合現代網路與數位科技的有效運用、國際教育思維的延伸,與全球就業市場的拓展,以實用導向的英/外語「聽、說、讀、寫、譯」統整教學與有效歷練,因此應運而生。因應城鄉差異與國際就業需求,如何結合傳統的英語教育理念,與21 世紀的網路科技和創新思維,才是英/外語學習的根本之道。

然而,台灣全民的英語文能力宜以何種策略有效提升?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近60 年,卻仍無定案;遺憾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根據各種國際評比顯示,台灣學習者的英語文國際溝通能力,一直停滯不前,尤其是在寫作與口語表達兩項「產出性」能力(productive skills)方面。

 

廣泛跨界閱讀 有助提升英語力

到底英語文聽、說、讀、寫、譯統整能力應如何配合全球性的交流功能,從而有效地培養?根據筆者長年的研究與觀察,傳統的英語教育理論與現代網路世界的英語學習方法,並沒有太大落差;兩者之間反而有共通互補之處。

今(2018)年4 月20 日在台灣科技大學主辦的「應用語言學暨語言教學國際研討會」中,不少各國英語教育專家、語言學者及第一線英語教師所提出的論述與經驗,亟可供參考。

像是Stephen Krashen 教授,他曾發表「愉悅假設」(The Pleasure Hypothesis),鼓勵以廣泛閱讀為「輸入(input)、汲取(intake)」策略,今年來台則更進一步將知性和感性的多元閱讀與聆聽素材,納入其原有的論述中。他以涵蓋詞彙、語法、語意、背景知識,甚至文化與情感的「語言網絡假設」(The Net Hypothesis),來推論「廣泛多元的跨界閱讀與理解性汲取,可有效提升英語的整體學習功能」。他並主張,只要有效發揮「自發性『悅』讀」的功能,文法可不必列入英語教學課程。

然而,「文法可不必列入英語教學課程」的主張,立刻引發學者們熱烈的討論。波蘭柯寧州立應用科學大學的 Mirosław Pawlak 教授認為透過明確性(explicit)與推論性(implicit)的雙軌文法教學策略,只要配合學習者多元資料的接觸,以及實際參與應用與溝通的活動,就能發揮學習的產出性成效。

Pawlak 教授的立論, 一方面肯定StephenKrashen 有關「自發性『悅』讀」的主張,但堅持文法與閱讀相輔相成之理念。

此種思維在Louis G. Kelly 所著的《25 Centuriesof Language Teaching》(暫譯《兩千五百年來的語言教育》)中,闡述得很直接:「文法是根據文學而存在的。到了文藝復興後,文法研究才跟文學分開。」由此可見,除了廣泛的「悅讀」外,藉由歸納或演繹的途徑來建立文法觀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歸納演繹 有效建立文法觀念

就像是筆者常以美國總統林肯「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的第一段長句,驗證「悅讀」可以「內化」複雜文法如過去/現在分詞、被動語態、同位詞等複雜文法結構,從而有效理解並輕鬆掌握文法。

至於如何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衍生文法觀念,來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語言學家Richard G. Kern則以實際研究與教學經驗為依據,認為閱讀素材、社會互動,以及學習者個別涉及語言文化等素養的使用層次,有密切關係。

加上當代網路和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無所不在的社群媒體資料,語言學習已趨向更多元。結論是如何運用現代社會的網路科技,培養創新性語言學習能力,達臻有效的聽、說、讀、寫、譯溝通能力,可說是未來英語教育的新方向。

目前台灣的英語學習風氣非常蓬勃,但英語聽、說、讀、寫、譯溝通能力的實際展現,仍亟待加強。究其原因,僵化的學校英語教學模式與考試制度,造成廣泛閱/悅讀的質與量之不足。普遍性的英語補習亦剝奪學習者跨界「悅」讀的機會和動機。

如何藉由政府前瞻性的務實教育政策、學校課程的彈性規畫、英語教師因材施教導向的創新教學與閱讀、寫作與口說兼具的誘導性策略,以及家長參與學習的態度之培養,均是提升英語能力、建構國際宏觀的必要途徑。

至於如何提升多元功能的閱讀素養,則有待政府教育當局等利害關係人在核心理念與實用策略方面建立共識。如此方能藉由英語文的有效提升,達臻現代人才培育之目標。

文/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終身榮譽教授)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