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坤良×跨文化筆記】想像、批判與創意 談英語力的培養

早上爬山,路過山中一小廟,走進去合掌一拜,突然聽見一聲「阿彌陀佛」。但廟中並無人,心中十分納悶,原來石柱後頭的鳥籠裡有一隻九官鳥,見香客進來便叫一聲佛語。洒然一笑,童心突起,就過去和牠交談。但不管我對牠說什麼,牠都只會一句「阿彌陀佛」。

語言不只是模仿學舌,它更重思考與表達。國人學英語有個迷思,認為文學無用,因為無法標準化。其實英語能力應包括「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文學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兩部分。前者是對語音、語意、文法、句構等語言知識的熟練度,後者是透過文字理解自身(小我)與世界(大我),它涉及三個面向:一、文字素養與文化感知(words);二、生活連接與生命啟示(world);三、批判思考與心智訓練(mind)。它與我們的文化素養(cultural literacy)、批判能力(critical literacy)和生命體悟(personal growth)息息相關。這兩種能力對英語學習而言,就像一個人的肉體與靈魂,缺一不可,將之做有機組合,英語能力才能正常發展。

英語是國際間最重要的溝通工具,然而溝通不只是把訊息從甲傳到乙,有效的溝通涉及「表情達意」的雙重意圖。訊息結合情意的表達,才能感動或說服別人。梁啟超說要「筆鋒常帶感情」,就是這個意思。可惜我們的英語學習偏重「意」的傳達,少了「情」的同理感動。Louise Rosenblatt 把閱讀分成“efferent reading”和“aesthetic reading”。也就是說,閱讀除了前者的語意傳達外,還有後者的美學愉悅感。例如,說「天色還早,不急著回家,再去喝杯咖啡,享受夜色」。這時與其說:“It is still early. No rush.”就不如說“Tender is the night.”前者只是文法正確的表意句子,後者則兼具表情與達意,可以傳達更多有說服力的訊息。

而站在更高的觀點來看,學英語不只是溝通與表達,更是思考與鑑賞。透過文學來學習英語,至少可以培養三種現代生存所需的能力:

 

一、 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重要」;畢卡索也說「我畫我想的,不是我看到的東西。」換言之,知識是對現狀的了解(也隱含誤解),想像是對未來的理解與建構。想像力擴大我們的經驗。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在她的詩《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中說,書本是最快的旅行工具,它比駿馬、快艇、飛機更快,想像到哪裡,人就在哪裡。《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未成名時,待在咖啡廳一角,一個人、一支筆,外加無以倫比的想像力,就創造出一個奇幻王國。文學的語言就是想像力最好的媒介,想像有多遠,世界就有多大。

 

二、 批判思考力:

有些老師和學生排斥文學,因為它沒有標準答案,然而這也正是文學的價值所在。小說的價值不在提供明確無疑的故事,而是它的歧異書寫。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反而可以激發讀者去質疑、批判、解構、顛覆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表象。讀者掙扎於艱難的閱讀過程,反而獲得一種模擬、演練生活的機會。

生活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小說提供讀者自我關照的機會。它是一種發現自我與創造自我價值的學習過程。喬伊斯的小說《Eveline》就很藝術性地鋪陳女主角到底要不要跟一名對她表達愛意的水手私奔(To elope or not to elope, that is the question.),作者沒有明講,讀者必須自己根據書中的訊息判斷,並將這種演練投射到自己身上,成為自己認知價值的一部分。文學激化思考,這也是它最大的價值。

可惜教學時,老師們習以“answering the  question”(回答問題)的方式來考學生,比較少以“questioning the answer”(質疑答案)來啟發思考,所以學生們也習慣被動接受事實,而疏於或懶於動腦,錯失了最好的學習機會。

 

三、 創意思考力

文學對同一事物提供多元的視角與表達方式,是開發創意思考力最好的材料。例如下面這首荒木田守武的日本俳句:

落花 枝返 見蝴蝶

Fallen petals rise

Back to the branch - I watch:

Oh… butterflies!

(Harold Henderson 譯)

 

我們習以「落英繽紛」來描寫落花的景象,但因太熟悉而沒有感覺。這首短詩以倒帶的方式,描述滿地花瓣紛紛飛上枝頭變成蝴蝶,給人全新的意象與美學經驗,更有力表達了落花的事實。我們也可用矛盾修飾法(oxymoron)來表現張力,例如“a victorious defeat”形容一場勝利的失敗,表示雖敗猶榮;“Richness of simplicity”表現少即是多的極簡美學;“A wise fool”則是裝瘋作傻、大智若愚。又如,寫生日卡片也可以有創意,底下這首藏頭詩就是一個例子:

Just relax and take your time

Eat a piece of apple pie

Now that you are at my place

No need for a frowning face

You will always be my guest

(陳映均)

 

你的朋友Jenny 如果收到這張專門為她寫的生日卡,能不感動乎?

好的語言表達必然包含上述三種能力的綜合運用。人工智慧的時代來了,但機器人無法取代人文創意與想像。文學能力的訓練提供上述的價值。誰說學語言可以脫離文學與文化呢?認真的讀者會嚴肅看待文學的語言,絕不甘於做一隻九官鳥。

 

About莊坤良
39(2)
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
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