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在台灣的發展概況

早自1960年代起,許多從事專業英語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教學與研究的學者即已注意到ESP 的興起與發展。ESP 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職場日趨專業化的時代,傳統的英語文教學已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ESP 的興起是很自然的結果,印證了Thomas Kuhn 在其極具爭議而影響深遠的力作《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 書中所稱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既有的常規與現實作法不再有所關聯,新典範因而順勢崛起。在台灣,ESP 的興起與發展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只不過一直到2004 年才真正開始,當時輔英科技大學主辦台灣第一屆ESP 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著名ESP 學者和專家,例:Diane Belcher、Brian Paltridge、Ken Hyland、V. K. Bhatia 和Martin Hewings 等人。

ESP 在台灣仍處於萌芽階段,不過我們正目睹其驚人的成長與發展,尤其在高等教育領域,一大關鍵因素是:英語全球化趨勢,以及英語對全球化競爭力扮演的角色。亞洲各國的高等教育學府漸漸發覺,傳統課程教授的是一般英語文(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往往淪為沒有目標導向的教學(Belcher, 2009)。事實上,課程方面的典範轉移在大專校院已累積成一股動能,ESP 已成為亞洲英語教學一股新的潮流,一門顯學。然英語在台灣依舊為外語(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在這樣的環境下,ESP 在台灣已發展成何種面貌,本文將從以下五個面向加以探討:

(1)ESP 課程設計(2)ESP 教師VS. 專業教師(3) ESP 教材與出版(4)ESP 師資培訓(5) 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ESPA) 和台灣ESP 國際期刊(TIESPJ)。

ESP vs. EGP 課程設計

教育強調教學實務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優先考量, 因此,台灣各大專院校開始推動ESP 課程,以滿足觀光、餐飲、醫護、企管等產業在日漸競爭的全球化職場上的需求。有鑑於此,有兩所國立大學( 南台灣的成功大學和北台灣的台北大學) 推動全校英語文課程改革,認為在全球就業市場競爭的現實下,大學教育已經不能只教「生活英文」(survival English, 簡單的日常生活對話),而是應該教授與特定領域或學科直接相關的英文,已協助學生及早適應全球化的職場競爭。於是,ESP 成了大專校院英語文教育的新主流。以下引言可以看出成功大學努力改革、追求卓越的動機:過去,成功大學對大學部學生英文必修課的要求是,必須通過大一與大二的英語課程。加強學生一般英語文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學術環境與工作職場的全球化趨勢也創造了新的學習需求。( 鄒文莉, 2009, 78)

在這種創新的精神之下,成功大學成功地將所有大二英文轉變成ESP 課程,大一學生則仍採用原本的EGP 課程。台北大學也做類似的課程改革,且從大一做起,只要學生英語文具備一定程度,就直接選修ESP 課程,直接跳過EGP 部分。不過,成功大學與台北大學皆是聲望卓著的大學,容易招收優秀的學生,而其他私立大學學生的英語文程度較不整齊,不足以應付專業導向的ESP 課程( 尤其是技職體系的大學),換句話說,學生的英語文能力距離設定目標仍有落差。

語文的落差對課程設計是個挑戰,對大專校院的英語教師也是挑戰,因為ESP 需要具備中高階程度的英語文能力,且要在現實職場直接使用。因此,ESP課程可否在大學環境裡執行,至今仍是語文教育學者和大學行政人員激辯的議題。

ESP教師vs.學科教師

ESP教學剛引入台灣時,並沒有很多大學的語文教師投身其中,一直到他們發現有朝一日學科教師(subject specialists)會開始爭相教授護理英文、醫學英文、商業英文、財金英文,觀光英文等。學科教師甚至主張:語文教師對於專業科目或領域缺乏足夠的知能,導致ESP課程「該由誰來主導」的歧見──這種歧見至今仍然存在,尤其在台灣技職教育體系十分嚴重。

ESP是跨學科的領域,至少牽涉兩種知識──語文與專業學科。對教授ESP課程的語文教師最常見的批評是:他們專業學科的知識不足。以醫療保健專業英文教學來說,應該要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教師才可以勝任。奇怪的是,專業教師教授ESP課程卻很少被問到英語文能力這類的問題(有些人甚或認為這些學科老師是屈就來教語文)。在台灣、日本、中國等英語依舊為外語的國家,ESP教學資格的問題特別惱人。雖然台灣的專業學科教師通常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但被學校指派教授專業英語文(ESP)或學術英語文(EAP)課程的老師,卻通常未具備足夠的英語文能力,也欠缺語言教學方法的訓練──這個令人憂慮的情況將更加惡化,因為台灣的出生率快速下降,學校面臨學生短缺的窘境,個人預估不出十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大學將面臨關校危機。只要當前的教育權力結構不變,關於誰才有資格教授ESP課程的爭論就會一直存在。

台灣ESP教育的另一個敏感議題是:教師身分認同。隨著英語文成為世界共通語(lingua franca),專業學科教師會越來越強調自己的英文能力以保住飯碗,這也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更複雜。直到最近,ESP與教師身分認同之間的複雜關係才開始獲得關注,尤其當學科分野與專業分工受到關注的時候。學術機構一般會認定,專業知識存在於專業社群裡,或如英國EAP學者Ken Hyland所言,作為學科的圈內人(disciplinary insiders)才具備專業能力(Hyland, 2005)。很不幸地,ESP教師處於邊緣地帶,處在既是圈內人又是圈外人的窘境,確是腹背受敵。認同(尤其是一種專業或學科的身分認同),從來就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必須在社會關係脈絡中建構、協調、承認而得來。J. Lave及 E. Wegner所提出的「實踐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Lave & Wegner, 1991)或許是個解決的辦法,「實踐社群」一詞是用來形容擁有共同興趣、技術和專業的一群人,透過資訊及經驗的分享,得以互相學習,有機會獲得個人及專業上的發展。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TESPA)的成立以及學會會刊TIESPJ的出版,正是為了要解決ESP教師的雙重困境。

語文教師與專業學科教師的關係卻未必如上所述,一直緊張衝突不斷,ESP教師與專業學科教師已出現一些令人鼓舞的合作模式,尤其在台灣的國立大學系統中。成功大學再一次成為協同教學的成功典範,只可惜成大的教學模式並非典型的,因此無法複製於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中,特別是技職大學中。成功大學外文系的教授對ESP教學並不熱衷,因為他們接受的訓練是語言學或文學,對於教授工具導向且實用的ESP興趣缺缺。教授ESP課程被視為是一種貶抑、降低學術聲望,是一種不務學術正業的行徑。所幸,成功大學是一所國立大學,有特別預算可以額外聘請專案教師來教學。

ESP教材

英文在台灣仍舊是外語,且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文程度難以勝任ESP課程,所以國外主流出版社的ESP教材絕大多數並不符合台灣市場的需求。於是乎,一般性與專業性的ESP(EGSP/ESP)和一般性與專業性的EAP(EGAP/EAP)教材在台灣書市欣欣向榮。台灣的ESP教材至目前為止有超過140種之多,內容包括護理、醫學、法律、商務、旅遊、管理、美妝、網際網路、科學與科技等。之所以如此蓬勃發展,有一說是,語言教學本身是一種社會實踐(a social practice),因此,必須在地化。然而,這麼多的ESP教材是否符合學生的需求與產業界的目標,則又是另一個問題,也使得在台灣ESP的教學更加複雜。

考量學生英語文程度的現實,在台灣ESP教材大多採用「廣角」(wide-angle)的模式(Benesch, 2001; Hirvela, 1998),強調教材的真實情境,但將字彙量侷限於2000個主要的核心字彙(Coxhead & Nation, 2001),筆者為台灣空中美語撰寫的EGSP教材English for Hospitality & Tourism就是採用這種方法。還有一些ESP教材(特別是成功大學與書林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書),則是採用「狹角」(narrow-angle)的模式,強調與專業領域之間的密切關連性,且字彙量不侷限於2000個核心單字,因此較適合中高階英語文能力的學習者。

師資培訓

台灣的ESP發展尚處於萌芽時期,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目前沒有夠多有資格的ESP教師來全面啟動課程改革,由EGP改成ESP教學法(台灣政府視ESP為進入全球化市場的生存利基)。為了讓潛在的ESP教師具備課室和產業所需的知識、態度與技巧,許多大專校院開始籌辦ESP教師工作坊。由TESPA贊助的年度ESP國際研討會率先採取行動因應教師培訓的發展,設計了為期兩天的ESP國際研討會,重點放在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也包括一天教師培訓的會前工作坊。這種形式(兩天學術會議,一天師培工作坊)將成為我們年度大會的常態。

為了推廣大專校院的ESP教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也資助全國性的ESP工作坊。2012年7月,我們很榮幸邀請到Kay Westerfield、Margaret van Naerssen及Laurenc Anthony(來自日本)等學者擔任培訓師,他們透過台灣三場巡迴研習跟150位與會教師分享ESP知識與教學技巧。這是台灣首度大型的ESP工作坊,也會成為台灣ESP發展的新指標。2012年另一場大型ESP工作坊則是10月25日於南台科技大學舉行的會前工作坊,10月26、27日緊接著進行兩天學術研討會。

TESPA與TIESPJ期刊

為了促進「實踐社群」,並解決教師的身份認同問題,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TESPA)於2009年10月成立。在TESPA的資助下,第一期台灣國際專業英語文期刊(TIESPJ)在2010年12月開始發行。TESPA的成立以及TIESPJ的出刊,象徵台灣的ESP教育邁入新階段。如今,我們看到台灣許多大學辦理國際性或區域性的ESP學術研討會,印證了ESP在台灣高等學府的語文教學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TESOL專業英語文小組(ESP-IS)誠摯歡迎全世界區域性的ESP協會與機構能共襄盛舉,共同打造ESP教學與研究的全球資源中心。這篇對台灣ESP教育發展的概述,或許可為日後的合作提供一些參考的方向。

 

參考資料:
Belcher, D. (2009).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nesch, S. (2001). Critical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Theory, politics, and practic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Coxhead, A., & Nation P. (2001). The specialised vocabulary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J. Flowerdew & M. Peacock (Eds.),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pp. 252-67).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rvela, A. (1998). Review of Myra Shulman’s Journeys through literatur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7, 320-326. 
Hyland, K. (2005).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Discourse Studies, 7, 172-192.
Kuhn, T.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ve, J. , & E. Wegner.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hou, W. (2009). Needs-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NCKU’s ESP program. Taiwan International ESP Journal. 1, 77-95.

 

陳英輝博士
目前擔任亞洲大學國際學院副院長兼語文教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是台灣專業英語文學會理事長、美國TESOL 專業英語文2013-14 年主席(Chair)。陳博士於1991 年取得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曾在國內多所大學任教與擔任系主任和院長等職,具豐富的教學與行政經驗。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於維多利亞文學、後殖民文學和專業英語文。近期著作包括The Joy of Literature(2010),English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11) 與《維多利亞文學風貌》(2012)

 

◎文:陳英輝博士∕亞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兼國際學院副院長
◎編譯:林錦慧
本文譯自 2012 年 8月 TESOL 電子報 ESP News

 

◎記者:張堤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