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元素+國際語言 赤燭能說好故事 / 《返校》電玩 單周登上全球暢銷第三

P48

文/張淳育

喜歡玩電子遊戲的人,很少沒聽過美國E3 電玩展,它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遊戲展,對台灣人來說,今年電玩展最特別的地方也許在於,有一款以台灣戒嚴時期為背景的遊戲,不但受邀前往E3 參展,更榮獲提名冒險類的最佳遊戲,堪稱遊戲界的台灣之光。究竟什麼遊戲這麼厲害?答案就是今(2017)年爆紅的恐怖遊戲《返校》(Detention)。

《返校》不只叫好而且叫座,剛上市時就在知名遊戲平台Steam 登上全球暢銷排行第三名,更相繼由公視製作電視影集、李烈監製真人電影,創下台灣遊戲改編先例。這款遊戲最初是人稱「咖啡」的製作人姚舜庭先發想的,他對喬治‧ 歐威爾《1984》這類「反烏托邦」題材情有獨鍾,本來是個人獨立創作,後來和其他五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因緣際會成立了「赤燭遊戲」公司,並將《返校》的製作推向國際。

 

接軌國際 英語化是生存關鍵

五位夥伴中,楊適維是最後加入赤燭團隊的一位,也是和其他創辦人最不一樣的一位。楊適維小學畢業後就因家庭因素前往美國讀書。國中時期開始接觸樂團,長期擔任鼓手,大學讀的是美國南美以美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財金系,畢業後曾在中國工作,也曾在日商銀行擔任過儲備幹部。單看學經歷,可說他和遊戲製作「完全沒有關係」。

但事實上,楊適維從小學二年級接觸DOS 遊戲《三國志2》開始,玩的遊戲不勝枚舉,對遊戲的熱愛不會輸給別人;沒學過程式的他,甚至在銀行工作時開始自學程式,後來更乾脆辭掉工作在家練習開發遊戲,最後才因為另一位共同創辦人王光昊的介紹,加入赤燭團隊。「離開金融業其實沒有太多掙扎,它很有挑戰性,但我更想做能發揮創意的事;加入赤燭則是認為,一起開發遊戲,進步的會比較快。」楊適維說。

也因為楊適維具有商學背景,因此除了參與開發遊戲,在公司運作上,他也期望能讓其他人能夠更專心開發遊戲,至於「遊戲以外的事」,「像是帳目管理、發薪等,就由我負責處理;別人找我們洽談合作,我也會提供分析,看合作案是否適合、是否攸關公司生存。」

台灣人接觸《返校》玩的多是中文版,但它能夠在國際獲得肯定,其關鍵更在於英文版的製作。對於英文版,製作人姚舜庭直言,「我們是第一天討論就決定的,如果沒英文版我們就死定了。」楊適維補充,因為是獨立製作,赤燭遊戲在《返校》開發期一直有財務困難,甚至要接案維持開發,即使如此,他們也從沒想過把英語化的成本省下來。「不如說,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英語化。英語是世界上最多數的人使用的語言,透過英語化,我們才能跟世界上大多數的玩家溝通。」

 

推敲翻譯 務求玩家體驗無障礙

然而英語化不是單純把中文翻譯成英文而已,《返校》的英語化,主要是由楊適維和他的美國好友嚴開泓共同操刀,為了讓不理解台灣宗教、民俗文化的外國人在遊玩時也能進入狀況,英語化原則上是以更直白的方式進行描寫。比如在學校牆上出現《金剛經》,中文版不用強調這是佛教經典,英文版則要。

又如遊戲中角色方芮欣身分是學姊,「學姊」該怎麼翻最適當?或許可用senior,但這僅有「高年級」的意涵,並沒有完整包含「長幼尊卑」概念,因此為強調「尊敬」這個概念,楊適維最後是選用Miss 這個字。「翻譯時我會思考,用哪些詞外國玩家不會覺得奇怪。」

《返校》遊戲裡還有不少的詩句出現,為了翻譯到位,嚴開泓更是花費心力,讓它們不但詞意和中文原意相符,念起來也能夠具有英詩特有的韻律美感。因此就連外國實況遊戲的YouTuber Kubz Scouts(頻道訂閱數超過150 萬人)在實況遊玩《返校》時,都忍不住停下遊戲稱讚,“Wow, that was beautiful. Whoever wrote these lines to this game must be like a poet or writer or something.”認為句子優美到像是詩人或作家寫的。

「我們下一款預定上市的遊戲《諾爾》(Stay with me),是一個病床上老人家的故事,是有點單純、有點暖的遊戲,這些大家在《返校》比較看不到的元素,我們希望透過《諾爾》呈現給大家。」經歷過困難的草創期,楊適維等創辦人皆期望,透過《返校》的成功,未來赤燭能夠在國際上越走越穩定,持續提供好的遊戲給全世界支持他們的玩家。

 

赤燭遊戲電子遊戲開發公司

成立:2015 年

專營:致力研發好玩有趣又具有特色的遊戲,推出的第一款遊戲《返校》,在國內外廣受好評。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