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OL論文】幾歲開始學英文才學得好?/ 語言學習關鍵期的迷思


作者/ John Evar Strid

編譯/周如怡

 

一般認為,學習語言有所謂的「關鍵期」,若錯過了這個黃金階段,學習語言就會十分困難。然而事實上這種說法目前在學界仍然只是一種假說,各方學者對此仍有許多批評爭議,未有定論。本文檢視第一及第二語言學習研究中對此理論的佐證與反證,深入探討此理論是否適用於語言學習,同時分析哪些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關鍵因素,以供讀者參考。

 

支持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說」的人,大部分會引用Eric Lenneberg 在1967 年所提出的理論。Lenneberg 認為語言學習與神經發展有關,由於孩童的腦部神經叢尚未定型、可塑性較高,因此學習語言時腦部也較容易產生相關的神經連結。一般人也觀察到孩童學習語言確實比成人容易許多,及早學習語言能讓口語表達流利、沒有口音問題,能達到接近母語人士的水準。於是就認為,若是沒有在小時候學習語言,長大後才學習會十分困難。一般贊同此說的人,認為青春期是語言學習的臨界期。

 

「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PH)原本是來自生物學。根據這個假說,同一個物種的某個能力或特徵只能在個體的特定階段發展出來,錯過了這個時期,個體就幾乎不可能發展出此特定能力或特徵。相對於「關鍵期假說」,生物學家也另外提出了「敏感期假說」:若一個物種個體無法在敏感期中發展出某種特徵或能力,之後還是可以透過練習及適當的環境習得。

 

一般人對學習語言的看法是傾向「關鍵期」,而非「敏感期」。換言之,大部分人相信若無法在青春期前學習語言,之後便幾乎不可能達到母語人士的程度。但學界對於「關鍵期假說」是否適用於語言學習仍未有定論。

 

雖然Lenneberg 強調他的理論只能用來解釋母語學習,但一般人仍拿他的理論來解釋第二語言學習。事實上,成年之後學習語言並不是不可能,只是比較困難。因此語言學習應該是用「敏感期」而非「關鍵期」來解釋。

 

多數實驗否定「關鍵期假說」

 

Muňoz 及Singleton(2011)曾對此進行詳盡的文獻回顧,結論是「第二語言習得確實與年紀有關係,但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各方仍爭議不斷」。以下我們分別就第二語言習得及母語學習,探討關於「關鍵期」的佐證及反證。

 

和一般人所認為的剛好相反,許多研究指出,在學習第二語言上,起初年紀較大者的學習速度會比年紀較輕者快,但隨著學習時間增加,年紀較輕者學習速度會慢慢迎頭趕上,最後超越年紀較大者(Krashen, Long, & Scarcella, 1979; Long, 1990)。

 

年長者學習第二語言的困難點之一是「發音」。研究顯示有無口音的程度與學習英語的年紀、性別、以及除了英語之外還會使用哪些語言等因素有關。有人解釋,語言學習者是透過母語的發音系統來辨別第二語言,因而年紀越大,越難發展出新的語音類別。但成人仍然有可能習得新的語音,而並非如「關鍵期假說」所言,不可能學會新的語音系統。

 

關於成人是否能學會新的語法的爭議,Johnson及Newport 在1989 年曾發表一項研究,調查46位在不同年紀從韓國及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受教育移民,研究者讓他們檢視276 個句子的語法。結果發現,移居美國的年紀在17 歲以下時,年紀越輕,表現越好;但移居美國時若已大於17 歲,年紀間就沒有顯著差異。

 

這項研究在發表之後便引起許多爭議。Birdsong 及Molis(2001) 針對61 位移居美國的西班牙語人士進行了相同的研究。其結果與Johnson 及Newport 類似,但語言學習的臨界年齡是27.5 歲,比上述實驗的17 歲多了整整十年。同時年紀較長者也有可能達到接近母語的程度,13 位較大才移居者的正確度達到92% 以上。

 

這項研究顯示,年紀較大也能夠正確學習語法,而且除了移居時的年紀之外,尚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語言學習的成果。

 

換言之,這和「關鍵期假說」並不符合。而且我們也發現許多學習成效良好的成人個案。在Ioup, Boustagui, EI Tigi, 及Moselle(1994)的研究中,47 歲的Julie 在21 歲時移民埃及,之前從來沒有學過阿拉伯語。26 年後,她的語言程度及發音與當地人毫無區別。

 

經過訓練 成人能學會新語言

 

支持「關鍵期假說」最著名的例子是Victor(Itard, 1962)及Genie(Curtiss, 1977)。兩位在童年時被長期隔離受虐,沒有接觸到任何語言,直到青春期才被人發現。研究人員試圖幫助他們學習說話,但經過五年的努力,Genie 仍然無法學會某些語法,只能用串接在一起的單詞表達想法。

 

但近年來有更多關於兒童受虐與腦部發展的研究,顯示兒童若在五歲前受到忽略,會使腦部體積、頭徑變小,造成語言及社會技能學習上的困難。而Svirsky et al.(2007)發現,聽力受損的孩子若在兩歲前得到助聽器,在字彙及語法的表現明顯比較好。這項研究不但證實了語言學習適用「敏感期假說」,同時修正了Lenneberg 的語言學習臨界年齡,從青春期提前至兩歲。

 

另一方面,聽力正常的嬰兒似乎是在11 個月大以前發展出語音分類系統,在此之前沒有接觸到的語音,之後便會比較難辨識(Kuhl et al., 2008; Werker & Tees, 1984)。但另一項研究也指出,我們仍然可以透過訓練,讓嬰兒學會辨識、學習新的語音。研究人員找人用中文對母語是英語的九個月大嬰兒說話,發現12 次之後,這些嬰兒和對照組相比,可以辨識出中文的語音系統(Kuhl, Tsao, & Liu, 2003)。

 

結論是,在敏感期之後學習新語言,學習者會先透過母語的語音系統辨識新的語言。但經過適當訓練,就算在一歲前沒有接觸,在成人時期也能夠學會新的語音系統。

 

此外,除了年紀,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語言學習能力的減退,如情境、個性、語言刺激等等。舉例來說,一個人的語言程度與他所接觸到的語言刺激頻率比較有關係,語言刺激比他在某個語言環境的居住時間更重要。

 

至於為什麼兒童普遍較成人容易學習語言,許多研究也指出,和成人相比,兒童與母語人士有更多的接觸(Llanes, 2010)。和母語人士住在一起,語言程度也會比較好(Jia, Aaronson, & Wu, 2002)。其他研究也指出以下關鍵因素:社交能力、認知能力、動機、運用認知能力學習語言的技巧、使用語言的頻率、以及語言在社會情境中的重要性。

 

事實上,若成人學習者能善用以上因素,將會有很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利用上述原則設計教材。

 

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最有效?

 

大部分的語言學習者或許是根據自身學習語言的經驗,認為確實有語言學習關鍵期的存在。但大部分人的語言學習經驗,與語言教學方式很有關係。本文是針對美國讀者進行分析,但某些因素也適用於台灣讀者。

 

在美國,高中的外語課程大部分都是在課綱之外,一星期二到四節課,根本不足以提供學習語言所需的情境。美國學生對學習外語興趣不大,只有8.1% 的大學生選修外語,其中入門課程與進階課程的學生比例是五比一。換言之,擁有可溝通程度外語的美國學生並不多。

 

一項調查針對239 位研讀ESL 語言教師資格的學生,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發現在說英語的家庭長大的學生中,只有9.2% 擁有中上程度的外語能力(Strid & Cohen, 2015)。

 

以上皆顯示,美國學生就算是選修外語,多數也僅停留在入門課程,無怪乎他們會認為成年之後是幾乎不可能學會外語的。這種態度也讓他們不會努力去學習外語,而又更加深了他們原本的認知。

 

美國大眾普遍相信關鍵期假說,讓他們在語言學習上畫地自限,甚至有人據此辯論沒有必要為母語非英語的小孩提供雙語教學。比如加州207法案的前言說:「移民幼童必須儘早大量接觸英語,才能讓英語流利……。」這項法案之後被另外兩州引用。

 

由此可見,一般人認為在青春期之後無法學習新的語言,而兒童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學習新的語言。這種看法確實會阻礙語言教學與學習,這讓語言學習成效不彰,於是又更加深一般人對關鍵期的信念。

 

上述看法不但沒有科學上的根據,更會讓成人失去學習新語言的動力,同時造成母語非英語的兒童,有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會英語的龐大壓力。我們必須要翻轉這種看法,才能真正了解在不同年齡造成語言學習困難的關鍵。

 

( 原文刊載於TESOL 電子期刊《TESOL Journal 8.3, September 2017》,本刊之轉譯係經TESOL 正式授權,然譯文非由其審閱。)

 

John Evar Strid

北伊利諾大學基礎教育系助理教授,教授應用語言學等科目。他在西北大學獲得語言學博士,研究興趣包括語言心理學、雙語、語言處理、識字、語言學習,及TESOL。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