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職缺取得管道大盤點 / 保聖那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分享求職訣竅

P26-1

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尋找工作的方式已更加便利,現今充斥著媒合企業端與人才端需求的多種平台,只要懂得充分運用,即使是理想的旅外工作也有機會輕鬆找到。

再來的問題就只剩下「我們究竟準備好了沒有?」想要站上國際舞台,台灣人才的競爭力在哪裡?

 

總公司官網別忘了看

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the Pasona Group)是一間相當著名的人事管理顧問公司,總公司位於日本東京,其台灣分公司主要提供日商人才諮詢服務,協助在台知名日商尋找合適人才及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平均每年推薦上千名優秀日語人才至企業服務。

為了增加服務標的,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另外在台灣投資成立了經緯智庫股份有限公司(MGR Consulting),提供上百間台商與歐美等外商中高階主管人才徴募服務(Executive Search),包含生技醫療、消費性產品、高科技產業等不少國際知名企業都是其服務的客戶。

身兼保聖那台灣分公司與經緯智庫兩間企業總經理的許書揚對於海外職缺的取得方式,可說相當熟稔,甚至也洞悉不同國家所需要的國際人才特質。許書揚表示,針對有意應聘海外正式職缺的求職者,相關訊息除了可以透過像是保聖那這樣的人事顧問平台取得,也可透過LinkedIn 等人脈網站或是Monster.com 等求職網站尋找機會。

P26-2

如果針對個別的國際企業感興趣,還可上該企業的區域型官網或總部官網留意有無釋出職缺,只要一發現,皆可毛遂自薦主動透過email 寄出履歷。「就像假如想應徵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運通公司的職缺,你敢不敢直接投履歷去紐約總部呢?」許書揚說,重點在於事先做足功課、勇往直前。

除了透過以上管道,保聖那每年也會針對日商舉辦在台的聯合徵才博覽會(Job Fair),邀請各大日商人資主管來台,提供有興趣者職務諮詢服務;如果求職者已事先做好功課,鎖定好企業,甚至現場就能面試並錄取在日本的工作機會。許書揚分享:「所以日商聯合徵才博覽會,每年可見不少穿著西裝或套裝的年輕求職者穿梭其間。」今年舉辦的時間為4 月8 日,共有超過40 間不同領域的日商來台徵才。

當然,如果人已經在國外了,也不妨親身前往該地企業投遞履歷。保聖那台灣分公司HR Consulting 部門的賴韋任曾經在日本的工作經驗就是最好的例子。賴韋任自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曾到日本留學了一段時間,期間有了留在日本工作的想法,所以也參加了日本的就職活動,並受到日本最大不動產公司三井不動產集團的青睞,得以留日服務,負責台灣市場業務,替台灣的客戶代為尋找適合買賣的日本不動產物件,並提供相關法律與稅務的諮詢。

雖然從各個工作管道獲得的職缺資訊很多,但來自全球的競爭者也很多,想要爭取到自己嚮往的理想工作,準備得越充足越有利;反之,若沒有想好自己要的是什麼,也缺乏事前的準備,很容易找不到工作,鎩羽而歸。那麼,應該要怎麼準備才算到位?許書揚分享:「一開始就要鎖定目標,看想去哪些公司,並進行篩選,最後如果摘選出20 家公司,再來要針對這20 家公司蒐集很多的資料,並寫出20 種履歷表。」

 

準備一:20 家企業 要有20 份不同履歷

許書揚說明,「如果一位金融系的學生想要去花旗銀行,適合他的工作可能是金融儲備幹部;若他同時也想應徵台積電產業分析師,那麼兩者要寫的履歷表重點就會完全不一樣。」

此外,以日商徴才習慣為例,因為日本有終身雇用制的觀念,因此對於人才的僱用相當重視,不會隨便聘雇人才,因此大部分日本學生會從大三時期花一年時間研究適合的出路,「所以台灣人才若想爭取日商工作,就須更用心準備。」至於歐美企業,通常企業主管只在乎應徵者的專業能力,並不在意你來自哪裡,「歐美企業尋找人才時,也許會期望找到的人才是『華人』,但他們並不會在意這個華人來自哪裡,中國人、台灣人、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對他們來說都是華人。」許書揚表示,也因此,經緯智庫接到委託,幫外商找人才時,也是在整個華人市場中進行尋找,並不限於台灣人。

 

準備二:被錄取的通常英文好

全球競爭並不容易,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方向。許書揚表示,以他長期的服務經驗來看,想要成為國際專業人才,除了本身要具備足夠專業能力外,還必須要具備英語力和表達力才行。「英語力指的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而表達力則指口語簡報、口語溝通的能力。」他補充說明,有些人英語很好,可是無法用英語進行口語簡報或是溝通,那也不行。

「幫歐美企業外籍主管找人才時,如果有三個候選對象同時進入最後面試(由委託企業進行親自面試),我們都會知道大概是誰會被錄取,因為通常會是三個人中英語表達最好的,而非三個人中肚子最有料的。」許書揚說明,很現實的是,如果不擅長用英語口語表達,就算站在前面的是台大電機系的高材生,「外國人也只會認為 “You are not smart”。」

除了英語表達能力,還有兩種現象是想要前往海外工作的台灣人特別需要留意改善的,分別是「不會舉手表達」以及「國際素養不足」。

有幾年時間,許書揚任職保聖那集團亞太區總裁,因此常常要到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地了解業務狀況,也因此,有機會在一些國際場合或國際會議碰到台灣的留學生或交換學生,「在這些場合,你會發現台灣的學生不會舉手發問,也不會舉手表達意見,這是非常吃虧的。」許書揚觀察表示,台灣學生不舉手,可能是不想耽誤其他學員時間、擔心自己問的問題不夠水準,或是英語口說能力不好,限制了他的表達。

「去校園演講的時候,我都喜歡問他們,請問『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不一樣?大部分學校都只有一兩位學生敢舉手回答這個問題。」許書揚解釋,台灣的電視媒體幾乎沒有國際新聞,學生也不會主動去接觸國際新聞,因此大多就連基本的國際地理形勢也回答不出來。

海外求職管道百百種,但最快的捷徑,還是回到個人的專業力與態度,以及那份「迫切渴求」的意志力,至於要如何在國際精英中脫穎而出?許書揚的回答很簡單:「永遠要超越老闆的目標。」他笑著:「好比如果老闆希望你一年要做到一千萬的營業額,你就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達到一千兩百萬。』」(採訪/郭韋吟 文字/張淳育)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