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專業職能為導向之教學新思維 掌握新世紀外文系的生命線


眾星拱月的外文系為何墜落?

每年夏天八月初是大學指考放榜之時,自有聯招以來,以前的文組到現在的第一類組文科的榜首總落在外文系。今年亦不例外。但當大學部量化排序指標似乎尚未產生嚴重變化之時,許多急遽的變化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進行中,這是指國內外研所的招生狀況發生了如海嘯般的變化。以台大外研所為例,從民國100年起,入學考試的報名人數首度掉到百名以內,且一下腰斬至半百,接著的以下三年則如溜滑梯般地遞減,北部地區其他大學的外研所或英語所也見到類似的蕭條。

這近三年外文高教的變化快速到令一向以文科第一志願自居的外文系所老師措手不及,尤其在碩士學歷繼大學學歷儼然快要成為全民教育的近幾年,如此的萎縮透露出的應該是關乎英文系學科訓練的定位及危機了。所以我今日的講題就修正成「從國內英外研所報考意願降低,討論國內英語高等教育的危機及轉機」。

大學外文系之所以在考生的選項志願排序上一直未見退後其實有其歷史因素。七零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頓失國際地位,促成台灣置死地而後生,要用經濟幫助台灣走出去開始,英語就等同讓台灣能在世界經濟體保有一席之地的代名詞,它是仲介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的利器,在台灣最危急之際,扮演存亡絕續的角色。

所以英語系的選項在大眾潛意識裡保有它務實、貼近職場的優勢。但二十世紀來全球化潮流銳不可檔,台灣也進入全民瘋英語的階段,當英語堂堂進入小學三年級的課表,英語已然成為義務教育,而不是過去唯大學外文系可壟斷的知識傳授了。乍看之下,我們的新世代提前在小學就接觸英文,加上英檢制度的推波助瀾,初級英檢甚至已變成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企業界也一面倒地採認多益為檢驗員工及面試的門檻。

這些積極向國際靠近的舉動,讓英語不再只是藏身在學術象牙塔內的寶藏,而輕易地為全民共享。此時的外文所竟首當其衝成為這股台灣追趕全球化風潮下的受災戶,這可能肇因於全民學英語之民智已開,外界以為普羅大眾已掌握學英語更高深的技術,此時外文所能提供的英語專業相形之下毫不稀奇。時序進入廿一世紀的前十年間,國內的英語高等教育面臨空前的危機,雖然大學外文系仍受青年學子青睞,但在外文系學生接受四年的外文系教育後,想要再繼續專研外文碩士學位的動機卻如此薄弱,這個現象除直接促使外文碩士學程的應變外,其實還應該衝擊到大學部的教學者、行政者身上,去重想整個外文系養成教育的目標。

實用性學術專業:

外文系學生的囊中寶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日,國內外文系的教學目標應該做如何的調整或重新界定,才能符合顯然已堂堂邁入全球化的新世紀的要求呢?首先,要確保英語的精熟仍是外文系學生首要達成的目標,語言的精熟需落實並印證在口說與書寫兩大層面,因為這兩項技能是立足於重在溝通的廿一世紀而不墜的兩大法寶。

先談口說這項要求,也拜全球化之賜,英語成為世界共通語,人際溝通固有一世界共通語變得比較順暢而無礙,不同地域的英語操作也因全球化的需求被接受,英式英語及美式英語不再享有霸主的地位,所以在這樣的時代當中,口說表達其實更為容易,所以外文系教學的挑戰不再應該只是以英式英語及美式英語馬首是瞻,而是能發展出有我們亞洲地域性特色的英語表達方式,並培養學生對各地具有特色的口表方式(如印度英語、南非英語等)的興趣及敏感度,這是他們成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養。

至於寫作的要求,恐怕應該要比上一世紀的教學要求要更多才對,但可惜的是,因為教育部降低大學生畢業學分數的要求,以本校外文系為例,英文作文的必修學分只要求到大二作文共12學分為止。這樣降低寫作的要求其實是不利於新世紀的外文系學生該有的訓練,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不在話下,學術研究的需求當然不言而喻,即使是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小至電子郵件,大至文案寫作、市調分析報告等,須以英語寫作的機會在這全球化的時代可說司空見慣。我覺得外文系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需要能以通過如本地全民英語起碼中高級複試,甚至高級為目標。

另外,我覺得外文系學生除了在英語的競爭力需與眾多自認精通英語的非主修英語的大學生有所區隔外,在他們的大學文憑裡最能突顯的資歷便是第二外語的能力,多語絕對是成為世界公民的終極裝備,除嫻熟英語這世界共通語以外,具備起碼另一種外語的能力絕對加分,外文系一般的要求是兩年共十二學分的第二外語訓練,其實要能熟練一個外語,兩年十二學分的課程並不足夠,有志之士都會另外去到各種語言中心上加強或進階版的各項外語,也就是如能取得歐洲語言分級架構(CEFR)B2的認證,可以保證學生在職場的競爭力如虎添翼,在起跑點上就贏了一大步。

鍛鍊職場思辨能力

從課程設計貫徹

在談完英語口語、寫作能力之精熟及第二外語的嫻熟,我現在才要回歸外文系訓練之最為核心價值之外國文學與文化的陶養,一國之語言仍承載其歷史及文化之淬鍊,而學習該國之文學作品及文化現象則是最能深入該民族群體意識的終南捷徑。

這也是為什麼語言的習得絕不能脫離其語境背後的文化氛圍之故,文學作品更是精緻的文化產物,它開啟了學習者認識該作品的時代、社會、政治、經濟、人倫等全方位知識的入口,文學作品的學習語研究證是針對以上各面向的研究,所以外文系學生所接受的訓練其實是非常入世、與社會面向十分緊扣的分析研究。

外文系學生四年當中有48個學分是文學與文化專題研究的必修,如此大量的閱讀、分析,乃至書寫與口頭報告他們的研究學習成果,都是奠定這批學生日後具有賞析文藝、觀察研究對象,及執行思辨能力的知識分子的基礎。

在這裡,我引用陳超明教授在English Career 2014年三月號的文章,標題為「台灣及美國大學英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裡對英文系未來之課程結構與內容的改變的建議,他認為文學課程不再應該「只是一種傳授的學科,而是學習者可以思考語言運用的場域」,而「語言課程不僅是一種語言技巧的訓練,而是獲得與建構知識的過程,去培養溝通與思考能力」(引),對於這樣的建言我深表同意,外文系所對新時代所帶來的挑戰的因應之道應該是更積極地將文學與語言課程做更密切的整合,教授兩者領域的教師也應積極地做跨界的研究與教學合作,以期培養除聽說讀寫之外的第五種能力─批判性思考。

再用陳教授的話來總結,這第五能力,也就是批判性思考是人文教育的最終目標,也可滿足專業職場的需求,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及批判性的分析與思考。

所以,當研究所的老師正思忖明年外研所招生狀況是否再往谷底走時,除了不論是微調還是大幅編修外研所各項修課畢業門檻等技術性作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其實改革的步調更須往大學部的教學設計及目標貫徹,唯有如此,不論是畢業生直接走入職場抑或繼續深造,他們都應已符合這個時代加諸在世界公民身上的各種配備的要求。

 

曾麗玲

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

學歷: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

經歷:新聞局資編處翻譯

          台灣大學外文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台灣大學校長英文秘書

 

研究專長:喬伊斯研究、貝克特研究

              20世紀英國小說

 

◎作者:曾麗玲∕台大外文系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於「走向英語文系的未來座談會」演說講稿)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