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多語環境下英語文的教與學/第24 屆ETA 年會專題精華摘要報導


 

整理:Yozhu Wang、Winter Chang、Ting Yu Lai

由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ETA-ROC)舉辦的學術盛典——ETA 國際研討會(以下簡稱ETA 年會),不久前已於2015 年1 月13 日至15 日順利落幕。第24 屆年會主題為「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Multilingual World」,是以在這為時三日的研討活動中,有許多關注全球與在地的教學議題。進一步思忖2015 年ETA 大會的主題趨勢,也不難想見「多語能力」實已逐漸成為當代人才的成功要件;而「英語」作為目前最為普及的世界通用語(Lingua Franca),勢必仍會在科學、歷史學等各種學類,持續占有屹立不搖的重要地位。

主辦單位邀請諸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分享對於語言習得、教學情境以及語言測驗實務及理論等議題的觀點和分析,內容精彩絕倫,以下茲就今年度主題講者所發表之內容摘要報導。

教學者實作:測驗與理論

72-1jpg

講題:What Do Languages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Assessment?

講者:Anthony Green, 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UK

Anthony Green 針對語言教師和測驗之間的關係做出詳盡的觀察。他先發表了語言測驗近幾年的改變, 發現全世界的語言測驗變多了,且成為通往高等教育、移民或求職的門檻,並逐漸趨於在地化、全球化兩種常模標準。並且, Green 以4 種角色喻教師之於測驗的任務:

譯者

Interpreter

教師必須向學生解釋測驗本身, 以及分數所代表的含意。

教練

Judge

給予學生協助和引導,以幫助他們學習與進步。

法官

Coach

仲裁誰達到了特定標準( 打分數)。

球童

Caddy

提供學生在學習時可用到的工具。

他也聲明,語言教師應認知到「測驗為義務性的工具」,也是促進教學成效的關鍵。

72-2

講題: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mpacts, Challenges, and a Multi- Themed Approach

講者:Christine C. M. Goh,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Christine C. M. Goh 則是探討教師該如何透過各種學習機會深化專業知識,以促進教師發展。Goh 提出,教師學習管道主要有三類:

正式認證的

Formal and Certificated

例如:工作坊、課程或研討會。

有脈絡、與工作相關的

Contextualized and Work-based

例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即是最好的例子,

尤其是社群與社群間的連結可以發揮極大效益。

個人自訂進度的

Personal and Self-paced

透過Facebook、線上課程或一些聽力輔具,

自行創造學習環境。

不過教師在學習上仍有一些現實面的挑戰,好比凝聚性、關聯性、持久性及品質等。據觀察,工作坊和短期課程是時下最受教師們歡迎的學習管道,因為這兩種方式「較不花時間、不干擾教學、能聚焦在教學知識和技巧面向的需求, 並提供及時幫助」。

72-3

講題:The Teaching Subject: The Role of NNESTs in the Multilingual World

講者:Paul Kei Matsud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Paul Kei Matsuda 認為在英語教學中,非英語母語教學者(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NNESTs)有必要透過適當的回饋(feedback)機制, 適時地反映出學習者的程度及學習狀況,以在教學上精益求精。然而,傳統的作業或測驗多採取「糾正性回饋」(corrective feedback)模式,只要求學生給出「正確」或「最恰當」的答案,並依此對其語言能力做出決斷性的評價。

他指出,從短期來看,糾正性回饋似乎能快速確認並促進學生的英語文學習成效;但長遠而言,它無法保證學生真正「學會」,也無法找出教學及學習上的盲點並改善之,反而讓學生因害怕犯錯而導致焦慮、失去自信,扼殺了學習動機及熱忱,不利於語言能力的發展。

因此他主張, 教師應重視「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assessment) 勝於「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assessment),也就是設定階段性的目標,透過即時的測驗,對後續的教與學提出指引,有助於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持續進步。

72-4

講題:Language Assessment in the Real World

講者:Adrian S. Palmer, University of Utah, USA

語言學博士Adrian S. Palmer 指出,好的語言測驗除了需要具備可以量化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 與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指標,還需要可靠度(Authenticity)、互動性(Interactivity)、影響力(Impact)與實用性(Practicality)。

而在真實開發測驗的過程中,Palmer 表示,為了確保產品和預期相符,包括設計說明(Design Statement)、設計藍圖(Blueprint)、測驗題目(Assessments)、改版回饋(Feedback for revision) 等任何開發中的文件,都需有具體明確的敘述。而現今的測驗開發程序,有賴電腦軟體的協助,使得原本相當複雜的開發過程也因而變得相對容易管理。

學習者觀點:有效的學習

72-5

講題:Engaging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講者:Mary Ann Christison, University of Utah, USA

「當人很投入時,就會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學習效益也較高。」Mary Ann Christison 認為, 專注力不應只在教室裡發揮,「能夠時時投入自己所做的事」對學生來說更重要。這裡說的「投入(engagement)」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專注、好奇、興趣、正面及熱情的程度。

那麼投入的學習者應包含哪些要件呢? Christison 歸納出以下4 大重點:

自我勝任感

Self-efficacy

也就是「相信自己會成功」。擁有自我勝任感與否,將影響其是否願意主動設定目標、接受任務、並面對學習挑戰。

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on

選擇自己要學什麼、怎麼學。

合作

Collaboration

與他人共同學習。

興趣

Interest

「興趣」可說是使學生投入的核心。(例如將專業內容結合語言應用的ESP)

Christison 也提供在場教師一些實務面的建議, 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好比說,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盡量拋出全班都有能力回答的問題;或是活用年輕世代熟悉的科技產品,將3C 產品應用於教學上,或是做為學生做功課的工具。

72-6

講題:Post-communicative Pedagogies: The New Transl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English in East Asia

講者:Chan Tak-hung, Leo(陳德鴻), Lingnan University, HK

陳德鴻大致介紹了自1960 年代起陸續演進的EFL 的教學法,以至於當代英語地位的演進, 也就是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Lingua Franca),且不論在國與國(international) 或是國家內部(intra-national)的溝通都有日趨擴大的影響力。他也借重文獻,分析東亞學習者的特質, 例如:有群聚傾向且排斥醒目地表達自我;將老師視為授權者;對於任何實用的作業,都會非常配合。

陳德鴻指出:「在教室中不可能完全複製習得母語的方式。」他認為,若學生在教室中除了英語,也能使用其母語,在學習上會更容易。以香港來說, 他建議讓學生自由選擇個人偏好的語言作為學習工具,好比允許學生在課堂中以粵語取代不會的英文單字、在小組討論時使用母語、自由選擇以英語或中文寫作業等等。他進一步預測:「未來會有更多人說英語,但說得好的人只在少數。」

英語微觀察:語法與迷思

72-7

講題:Contrastive Analysis-Revisited: The Cas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earning/Teaching

講者:Dilin Liu(劉迪麟), University of Alabama, USA

劉廸麟分享了他對中英語法比較的研究,包括相似、相異等規則,希望這些案例有助於英語文教師, 在指導「以中文為母語、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L2 learners)時,能因掌握中、英文內在文化背景的異同,找出更順暢的溝通之道,幫助學習者理解英語用法,讓英語文教學更富趣味且有成效。

他舉例, 英文的“out”、“up” 對應到中文有「出、開、光」之意,用法也相似; 如“bring out”(提出), “open up”(打開),“use up”(用光)等。而中文的「開車」,在英文為“drive a car”,就是一個語法相異的例子;在中文裡,「開」同時有「操縱」之意,英文則要用“drive”、“operate” 才能表示,所以不能說“open a car”。

他也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英文慣用語法(idioms)的差異。像是中文的「吃」不只可用在「吃飯」(eating),也可以用來表示「體驗」(experience),如「吃苦」、「吃虧」、「吃香」。

72-8

講題:Questioning Language Myths in English Teaching: Toward Border-crossing Communication

講者:Ryuko Kubot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隨著全球化發展,英語也作為國際溝通語言而被廣泛地用在國際溝通的場合,但事實上, 人們在國際溝通環境中的用語選擇,仍會視情況而定。Ryuko Kubota 針對一般人認為如「英語有助改善經濟」、「使用的英語必須要正統、完美」等迷思提出了疑問, 並透過訪談亞洲的駐外工作者,指出事實可能跟大家想得不一樣。

Ryuko Kubota 指出,一個人在國際工作場合通常會使用熟悉的語言或是語言關係較相近的語言,在沒有其他選擇時,則會使用英語做為國際溝通語言;英語好能不能改善個人經濟,關鍵在於是否同時具備專業能力、溝通的智慧、開放包容的心胸等;而使用的英語並不一定要追求正統或完美無錯誤,只要能達到溝通目的,就是好的英語。

第25 屆ETA 國際研討會將在2016 年的11 月11 日於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相關細節及報名資訊請見

ETA 官方網站

http://www.eta.org.tw/zh_tw/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