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能力在美國就業市場有優勢嗎?/ 語言政策好書《雙語優勢:語言、素養及美國就業市場》


66-67

《雙語優勢:語言、素養及美國就業市場》(The Bilingual Advantage: Language, Literacy, and the U.S. Labor Market)一書旨在調查雙語能力在美國就業市場的意涵。關於現今全球都以英語為共同語時,美國人是否有學習另一種語言的迫切需要?或者,具備雙語能力在美國就業市場有優勢嗎?

本書共搜集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Rebecca Callahan、Patricia Gándara等20位教授的12篇研究論文,得到的結論是:走向雙語的英語母語人口勢必會越來越多,並且引用了「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最新主張:「保有且教授英語以外的語言,將是美國學校在未來百年成功與否的關鍵(Suárez-Orozco, 2013)。」

 

緣起

2012年,ETS委託贊助民權計畫(Civil Rights Project,簡稱CRP)執行一項研究計畫,調查「雙語能力」之於美國就業市場的意義。此研究計畫整合了8份研究論文,分別由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社會語言學家、人類學家等不同專業視角進行分析,解釋了雙語跟教育、就業結果之間的關係,也說明此一關係實際上會因年齡、地理區域、語言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該研究一開始先概述美國的歷史和人口結構,由於種族多樣性漸增,英語之外的各移民族群語言受到壓迫,因而導致雙語能力這項特殊人力資本未獲薪資報酬,甚至招來收入低於本土單語(英語)人士的「收入懲罰(註)」。

 

雙語教育的優點

但是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資料卻顯示,美國越來越走向雙語。有一項研究指出,讀雙語課程的學生在許多學業測量指標上往往高於其他學生,而學業成績優異隱隱意味著可以讀更好的大學,對家長來說,可以解讀為子女畢業後會有較高收入。

現今雙語教育蓬勃的現象就證明了,美國人漸漸把雙語能力視為重要的人力資本,還有學者透過大量研究證實,雙語能力明顯有助於「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及「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至於美國會如何處理這項潛力,仍有待觀察。

 

21世紀新趨勢

當今年輕世代的少數語言族群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經驗已不同於上一代,今日的移民子女不僅廣泛接觸社群媒體、踏入全球經濟圈,最重要的是,今日移民之子成長於「少數族群成為多數族群」的年代(majority-minority era),今日移民之子在語言、文化方面的隱性優勢逐漸成為規範,雇主愈發重視員工有能力接觸到更廣泛的客戶群,能與跨種族、跨族裔、跨文化的同事合作。

 

翻轉移民世代

在此種環境下,美國的孩子將產生多語教育的需求,現在已有證據顯示,未來這些年輕一輩的多語人才,將會因為把雙語能力帶進學校、就業市場而獲得豐厚的報酬。這或許意味著,美國的教育除了提倡英語,也要保存移民子女的母語,才是讓他們個人和社會整體都受惠的方法。上述這些研究成果被匯整在Multilingual Matters出版社出版之《雙語的優勢:語言、素養、美國就業市場》(The Bilingual Advantage: Language, Literacy, and the U.S. Labor Market)一書中,由Rebecca Callahan和Patricia Gándara負責編輯,共收錄他們兩位及另外多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提供了多元視角且具整合性的內容供讀者參考。

時值2016年台灣政府與民間熱烈討論新二代母語政策與東南亞語言教育,茲特別推薦關注此一議題的讀者,不妨參閱他山之石,互相印證,或能有助於探討台灣未來推動雙語教育及發揮新二代的雙語優勢之道。

 

註: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在20 世紀初,基於國家認同及位居支配地位之盎格魯白人的經濟利益,曾經經由英語政策控制進入全職公務員的管道,整個社會廣泛採納獨尊英語的語言法律、政策與實務。英語以外的語言、原住民、移民都被貶低,他們會被歸類成一個群體,貼上「非英語熟練者」的標籤。另外有員工因為在職場講母語而遭解雇或懲罰,而指控雇主歧視,然而法院的判決大多對雇主有利。

 

◎書籍作者之一:Patricia Gándara
◎推薦撰文及部分書摘整理:TOEIC Newsletter編譯小組
©本文轉載自TOEIC Newsletter第39期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