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SL課堂上 教授語序公式/ Teaching Formulaic Sequences in the ESL Classroom


68-80(6)

Savenaz Hatami

加拿大亞伯特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TESL學程的博士候選人。她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第二語言字彙學習與教學、語用發展、以及學習第二語言時的個體差異。

 

摘要

在關於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 L2) 的研究及其相關教學法中,「單字」經常都是進行語言分析的基本單位。這大概是因為對單字的界定爭議不大,在辨識、教學或研究上也都較為方便(Schmitt, 2010)。然而研究者漸漸察覺人們在使用語言時,並非總是逐一理解各個單字,他們同時也會運用語序公式(formulaic sequence) 來理解語言。事實上,據估計有超過一半的口語和書寫英文是由這些語序公式所組成(Erman & Warren, 2000),而這些語序公式和語言的流暢度、溝通性及與母語人士的英語相似度,有極大的關聯性(Pawley & Syder, 1983; Schmitt, 2010)。也就是說對英語為第二語言人士(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來說,若想要精通英語,就必須掌握這些語序公式。但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學生往往覺得這些語序公式特別困難(Scarcella, 1979; Yorio, 1989)。因此在ESL課堂上我們更需特別加強學習這些公式。本文集結了第二語言相關文獻中關於語序公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在第二語言課堂上,可以透過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巧來教授語序公式的步驟及策略。(doi: 10.1002/tesj.143)

對大多數教授英語為第二語言(ESL)的教師而言,教授字彙常等同於教導學生一個個的單字。而多數ESL學生也常認為增加字彙就是學習單字(Schmitt, 2010),而且各種L2英語字彙的文獻也把字彙視為一個個不同的單字。Schmitt(2010)指出單字因為在辨識、教學或研究上都較為方便,各別的單字被視為語言分析的基本單位並不令人意外。

舉例來說,在英語及其他類似的語言中,單字在一段文字中是用前後空格與前後字詞來隔開,因此具有清楚的範圍、也容易辨識。

然而研究者漸漸察覺人們在使用語言時,並非總是逐一理解各個單字,他們同時也會運用語序公式來理解語言。事實上,近年來因為許多證據顯示,掌握語序公式是學習和使用第二語言的關鍵,使得第二語言研究和教學領域的研究者對語序公式增長了研究的興趣(如Meunier & Granger, 2008; Schmitt & Carter, 2004; Weinert, 1995; Wray, 1999, 2002)。

 

語序公式的定義

語序公式包含的範圍很廣,從簡單的填空詞(fillers,如kind of大概)、功能性詞彙(functions, 如thank you謝謝你)、相關詞(collocations,如take an exam考試)、動詞片語(phrasal verbs,如fall apart瓦解)、俚語(idioms, 如kick the bucket翹辮子)、俗諺(proverbs,如waste not, want not節儉不奢)、以及較長的固定說法(如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Boers, Eyckmans, Kappel, Stengers, & Demecheleer, 2006)。

我們在研究文獻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多樣化的現象。Wray and Perkins (2000) 分析有超過四十種的語序公式,包括:公式化的字詞順序(formulaic sequences)、字群(chunks)、慣用形式(conventionalised forms)、固定的表達方式(fixed expressions)、公式(formulas/formulae)、贅詞(holophrases)、語意詞(lexical phrases)、多字詞單元(multiword units)、組合式口語表達(preassembled speech)、先決順序與架構(prefabricated routines and patterns)、約定成俗的說話方式(ready-made utterances)、以及句型架構(sentence builders)。

正因為語序公式包含的範圍和多樣性極廣,要將這些公式分門別類是研究者的一大挑戰,稍有不慎,就會有「曲解母語人士的語言知識」之嫌(Pawley & Syder, 1983, p. 212)。正因如此,Wray(1999)乾脆將它們統稱為「語序公式」(formulaic sequence),其定義如下:

68-80(2)

 

語序公式無所不在

根據Nattinger and DeCarrico (1992) 的研究,在使用語言時,處處都可以見到語序公式的蹤跡。Foster (2001) 發現在英語為母語人士的即興談話中,有32%是由語序公式所組成。Erman and Warren (2000)分析英語為母語人士的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 L1)談話內容中,有58.6%是語序公式,而書寫文字中則有52.3%。也就是說,平均而言,無論是在口語或文字中,有超過一半的內容都是語序公式。

有些學者甚至認為語序公式的重要性不僅止於此。Altenberg (1998) 估計在英語為母語人士的說話內容中,有超過80%是語序公式。上述這些研究採用的字詞單位標準、計數方法、以及使用文件的性質都大不相同,因此這些發現缺乏實際證據的佐證,彼此差異也極大。

但說語序公式在任何英文語料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卻是證據充分。即是,英語為母語人士知道為數龐大的語序公式,而ESL學生若想要和母語人士般流利說英語,就得學習使用這些公式。

Cowie (1992) 指出:「無論是在文字或口語表達上,若要讓英語為母語人士清楚了解,就必須要能夠駕馭適當程度的多字詞單元(multiword units)」(p. 10);但Swan (2006) 也明白指出,「公式化的詞彙量之大,對第二語言學生而言,若想要達到母語使用者的語序語法能力,根本是個不切實際的學習目標」(p. 6),而實際上並非所有的第二語言學生都想要和母語人士一樣的流利。

對大多數的L2學生而言,「受限、有瑕疵、甚至不精確的詞彙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已經十分夠用了」(Lewis, 1997, pp. 187-188)。 因此,對L2學生來說,一個比較實際、能有效使用英語的學習目標,是要優先掌握那些「廣泛通用於各種社交及語言場合」的語序公式(Lewis, 1997, p. 188),以及自身所處行業或學術圈的特定語序公式。

 

語序公式在語言上的功用

語序公式在語言使用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無怪乎我們在論述話語中到處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語序公式可以提供「語言表達與理解的捷徑」(Pawley & Syder, 1983),因此能增加語言流暢度,同時減少理解所需耗費的精力(Wray, 1999, p. 213)。 根據Pawley & Syder (1983) 的研究,語序公式是以各別單位成套地儲存在我們的長期記憶中(也就是已有特定順序的字群,或約定俗成的整體結構)。與隨興創造出同樣的語言順序相比,這種方式可以讓使用者輕易地快速表達、處理語言訊息。事實上有些研究直接或間接支持這個理論,說明語序公式是以成套的方式被人們表達、處理和使用的(如Jiang & Nekrasova, 2007; Kim & Kim, 2012; Kuiper, 2004; Underwood, Schmitt, & Galpin, 2004)。

舉例來說,Jiang and Nekrasova (2007) 進行了兩項線上文法判斷實驗,以語序公式、非語序公式、以及非文法順序進行測試。其中語序公式與非語序公式的長度和出現頻率相同。在兩次實驗中,英語為母語者以及高程度的英語非母語人士,必須判斷一個句子的文法是否正確。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對語序公式的反應,相較於非語序公式來說明顯較快,錯誤也較少。

然而,語序公式在儲存及使用時被視為一個整體的程度,經研究顯示是受到該語序公式的使用頻率而定(Kim & Kim, 2012)。Kim & Kim (2012)發現,無論是英語為母語者或英語非母語人士,在閱讀常用的多字詞單元時速度都較快。Kuiper (2004) 的研究顯示,拍賣師和運動播報員等受到極度時間壓力者,多會使用大量的語序公式。這項發現間接證明了語序公式是成套地儲存在我們的記憶中,同時可以讓語言更為流暢。

語序公式的另一項功能是可以達到有效溝通(Schmitt, 2010; Wray, 1999)。在許多口語表達中,語序公式常被用來表示歉意(如I'm [very] sorry我很抱歉)、要求(如 could you [please]…? 你能不能……)、讚美(如I [really] like your…我喜歡你的……)歡迎、感謝、或慰問。尤有甚者,語序公式也常被用來掌控溝通節奏(如you know你知道的、I mean我的意思是、you'll never believe this, but…你一定不會相信,可是……),以及點出論述結構(如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as a result其結果是)。在特定領域的專業字彙也會以公式的方式表達(如Your blood pressure is X over Y你的收縮壓是X,舒張壓是 Y,就是在醫學領域的一種技術性語序公式。Schmitt, 2010; Wray, 1999)。因此語序公式是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礎。Widdowson (1989) 在二十年前就曾經說過:

68-80(3)

 

為什麼要教授語序公式?

正因為語序公式有助於讓語言使用更為流暢、增進有效溝通,學生掌握這些公式後自然就像是程度高的第二語言使用者(Schmitt, 2010)。事實上,對英語學習者來說,正確熟記一些語序公式就像是提供一些安全地帶,讓他們較不容易出錯,同時更精準地使用語言(Boers et al. 2006)。語序公式也讓英語學習者更有自信,讓他們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向對話者表達自己的意見(Wilder-Bassett, 1994)。然而對許多L2學生來說,語序公式非常難以駕馭(Scarcella, 1979; Yorio, 1989)。即便是程度很好的L2學生,他們所知道和使用的語序公式仍比母語人士少(Foster, 2001; Howarth, 1998)。

尤有甚者,和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士(ESL)相比,以英語作為外語人士(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更難注意到語序公式與掌握語序公式,因為他們主要的學習材料是文字(Wible, 2008)。在口語中,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語音特徵,如講話速度、停頓、及重音等判斷語序公式的存在(Read & Nation, 2004),「但在文字中並沒有能夠標示特定一串字為字群的方式」(Wible, 2008, p. 173)。

舉例來說,Altenberg and Granger (2001) 發現參與他們實驗的EFL學生中,即使是英語十分流利的學生,對常用動詞「make」的使用仍感到困難。無論是單獨使用make(如make a decision做決定),或是用它形成邏輯結構(如make something possible讓某事發生),對受試者來說都有很多困難。其結果是學生們較母語人士更少使用這兩類結構。

在另一項研究中,Durrant and Schmitt (2009) 發現英語非母語者(包括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及外語者),在書寫時高度使用常見的搭配詞(如hard work認真工作),但卻較少使用較少見、但關聯性強的搭配詞(如densely populated人口密集)除此之外,L2學生經常不恰當或不正確地使用語序公式(Howarth, 1998; Nesselhauf, 2003)。Nesselhauf (2003) 分析了以德語為母語人士的高階英語學習者所寫的即興英文作文,當中的動詞名詞搭配詞組合(如take a break休息一下)。她發現當中將近1/4的組合皆有一個以上的錯誤,且這些搭配詞的使用錯誤有45%的比例和學生本身的母語結構有關。這些錯誤不僅是因為將字詞用不正確、因為非母語人士的使用方式組成,有些也是因為在不恰當的時機使用母語人士的字詞組合。

語序公式在語言使用上的重要性,以及英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使用它們時所遭遇到的上述各種困難,皆印證了在英語教學上應強調語序公式的使用。正如同Schmitt (2010) 所言,「使用語序公式和使用單字一樣地重要」(p. 8)。因此ESL教師和學習者都應該要注意單字、以及多字詞的使用。

 

語序公式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截至目前為止,關於語序公式的教學法研究,以及這些公式對L2學生語言程度的影響等等的相關研究仍不多。主要是因為「語序公式是一個模糊的語言現象,因此難以精確定義及進行實驗操作,也難以建構有效的理論」(Dornyei, 2009, p. 298)。不過有些研究探討了透過課堂練習來學習語序公式,其證據顯示學習語序公式對於學生們辨認語序公式有正面影響(Jones & Haywood, 2004),長期來說可以增加他們的語序公式使用量和範圍(Taguchi, 2007; Wible, Liu, & Tsao, 2011),且能增進學習者的口語能力發展(Boers et al., 2006)。

在下一節中,我彙整了關於公式語言的L2研究成果啟示,提出如何在ESL教學中引起學生對語序公式的注意和興趣,以及如何有效教授這些公式的建議。大部分的教學策略和技巧對各種程度的英語學習者皆適用,包括學術英語教學(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根據Nation (2001) 的建議,「學習各別單字的法則也可用來有效記憶字群」(p. 343),因此這些教學策略是特別針對字彙學習上的三個重要心理因素而被挑選出來,也就是辨識(noticing)、回想(retrieving)及使用(generating)(後續章節會加以詳述)。

讀者在閱覽這些教學策略時,心中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在課堂上教授語序公式時,我們要怎樣分辨哪些字群是有公式可循,哪些又不是呢?如同上述,很可惜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教師毋需因此而減少教導語序公式的信心。畢竟ESL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在辨識什麼是語序公式,而是幫助學習者注意、以及記憶不經分析的字群和個別字詞。針對這點,Conzett (2000) 說得好:

68-80(4)

 

喚起學生的注意

教師有責任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並讓學生了解語序公式的重要性不亞於單字。同時也應對學生強調這些語序公式可以讓英語流暢、易於溝通,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這些公式。這點很重要,因為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學一個單字已經夠難了,為什麼還要我們學兩個」(Coxhead, 2008, p. 149)。讓學生了解語序公式的重要性可說是教師最重要的任務,這可以藉由向學生解釋各種研究發現,以及對語序公式的相關語料庫統計和透過課堂練習而達到目的。

 

教學時選擇適當的語序公式

由於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因此無法將不同類的語序公式,包括填空詞、功能性詞彙、搭配詞、動詞片語、俚語(idioms, 如kick the bucket翹辮子)和俗諺等,一視同仁地教給學生。但在這麼多類型的語序公式中,教師們應該如何在其中選擇課堂教材呢?教師當然可以使用任何「手邊英文文章中的有用字群」(Boers et al., 2006, pp. 250-251. 請參考右頁的辨識練習範例),但字群的有用程度,還需視當天的課堂教學目的而定。

話雖如此,依照字群的使用頻率來選擇字群仍是一項非常實際的選擇方式。所選的字群必須在一般英語中十分常見,同時在特定學習者的英語使用環境中也很常用到。在選擇教學用的語序公式時,Martinez and Schmitt (2012) 所編著的PHRASE表是很好的參考資料,表列了英語中最常用的語序公式。

PHRASE表共有505個語序公式,其中最常用的11個是:have to必須、there is/are有、such as如、going to將、of course當然、a few一些、at least至少、have to必須、such a(an)如此的、I mean我的意思是、以及a lot許多。另一個有用的參考工具是Simpson-Vlach and Ellis (2010) 所編著的「學術語序公式表」(The Academic Formulas List, AFL),對EAP課程尤其有幫助。AFL表在教學法中很實用,列了在學術情境中常用的語序公式,取自口語和文字語料。其中最常用的10個分別是:in terms of就……而言、at the same time同時、from the point of view以……的觀點來說、in order to為了、as well as以及、part of the……的一部分、the fact that陳述、in other words換言之、the point of view of……的觀點、以及there is a有一個。

Liu (2003) 編寫了另一個可作為教師參考的常用語序公式表。他參考了三個美式口語英語語料庫,分別是專業、新聞以及學術英語。三個語料庫中最常用的10個語序公式是:kind of大概、sort of大概、of course當然、in terms of就……而言、in fact事實上、deal with處理、at all根本、as well也、make sure確保、以及go through經歷。AFL只包括由三、四或五個單字所組成的語序公式,Liu所編寫的常用語序公式表則加入了由兩個單字所組成的公式。

這些常用語序公式表是很有用的教學資料,但使用時必須留意這些表所根據的語料庫其大小與代表性。舉例來說,PHRASE表(Martinez & Schmitt, 2012)是根據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所編輯。BNC蒐集了一億字的文字和口語資料,它難免有其侷限性(譬如說它只列入英式英語,其中90%為文字,口語資料只佔了10%),但仍稱得上是個規模龐大、選材平衡的語料庫。

 

語序公式教學

辨識→鼓勵學生學習語彙的第一個主要步驟是「辨識」(noticing)(Nation, 2001), 也就是讓學生能夠注意到一個特定的語序公式以及其實用性。以下練習可以訓練學生辨識語序公式的能力。首先在課堂上先用一般的閱讀活動讓學生熟悉一篇文字,接著要學生再讀一遍,這回要學生在文章中指出教師強調的語序公式(如用底線、粗體、斜體,或用螢光筆標示; Jones & Haywood, 2004; Nation, 2001)。

這個辨識練習也可以配合聽力練習。在課堂上可以使用事先錄好的獨白或對話,在學術英語的課堂上也可使用學術演講錄音。教師可以事先發給學生已經標註好語序公式的錄音文字稿,這樣學生在聆聽錄音時可以特別留意這些語序公式。接下來教師可以要學生根據前後文推測語序公式的意思,也可以直接解釋這些公式。

要特別留意的是,學生們很可能會因為自己可以了解語序公式中每一個單字的意思(如by and large 整體而言),而誤以為自己懂得這些公式的意思,高估了自己理解這篇文字的程度 (Martinez & Murphy, 2011)。因此教師務必要向學生解釋這些看似易懂的公式,並要讓學生了解語序公式常容易誤解。另一方面,若不懂語序公式中每個單字的意思,也會造成學生記憶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理解公式中的單字,同時留意公式的意義與外在型式,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成效(Lindstromberg, 2010)。根據Lindstromberg(2010)的研究,分析公式中的單字有以下兩大益處:

 

1. 當學生可以運用想像力了解公式中單字的意思時,不但可以幫助他們記住公式整體的意思, 也有助於他們記住其中關鍵字的意義,尤其是關鍵的內容字 (content words)。

2. 當學生可以注意到公式的聲音韻律時,也比較能夠記住字群的細節。這對缺乏影像特徵的公式來說特別有用(如powers of persuasion 說服力、if you say so 如果你這麼堅持的話)。

 

68-80(5)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要提供學生有趣的教材,因為讓學生感到有趣並投入其中是增加辨識力的條件(Nation, 2001)。教材也應該要像英語為母語人士一樣的流暢自然(Wood, 2010)。目前有英語為母語人士所錄製的口語對話語料庫可供使用,這些錄音也都有錄音文字檔。「密西根學術口語英語語料庫」(MICASE; Simpson, Briggs, Ovens, & Swales, 2002)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這個免費線上網站(http://quod.lib.umich.edu/m/micase/)對學術英文教學特別有用,包括許多不同類型學術演說的真實錄音和錄音文字檔。上頁範例是從MICASE上摘錄的一場哲學討論課開頭的真實片段,其中已標線註記了各種語序公式,可以使用在上述課堂活動中。

回想→「能夠辨識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但注意到其中的每個要素並不代表已成功學習」(Boers et al., 2006, p. 257)。 幫助學習和記憶字彙的下一個階段是「回想」(retrieving)(Nation, 2001)。教師應該要讓學生有許多機會回想所要學習的語序公式。因為每回想一次,腦部記憶中對特定形式和其意義之間的連結就會再度增強一些(Baddeley, 1990)。

「回想」可以是被動式的(當學生聽到或讀到語序公式時,回想它們的意思),也可以是主動式的(當學生想要用特定的語序公式說話或寫作時,回想它們的形式結構)。一個能讓學生被動回想的有效作法,是讓他們重複閱讀或是聆聽同一段文章幾次。假如故事比較長的話,可以分段讓學生練習,因為同樣的字彙在整篇文章中很可能會不斷重複(Nation, 2001)。

若想要進行主動式回想,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接下來的口語或寫作練習活動中,運用之前學過的語序公式。舉例來說,「消失的文字」(disappearing text)(改編自Nation & Newton, 2009)就是一項很有用的口語練習。教師先選好一段包含幾個語序公式的50到60字長度的文字,把這段文字寫到黑板上,請一或兩位學生大聲唸出來。接著教師把幾個語序公式擦掉,再請另一位學生大聲唸出來,連老師之前擦掉的部份也要一併唸出。接著教師再擦掉幾個語序公式,請另一位學生唸出整段文字。重複這個步驟直到整段文字都被擦掉、學生們可以背出整段文字和語序公式為止(Rossiter, Derwing, Manimtim, & Thomson, 2010)。

另一個較具溝通性的作法,是給學生一個特殊的情境或狀況,叫他們用特定的語序公式口頭交換資訊。這種方法也叫做「角色扮演」(role play)或「交換結構」(exchange structure),在教導口語會話時特別有用。舉例來說,一位學生提出邀請(如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party?你想來參加我的派對嗎),另一位學生則接受邀請(如Yes, thanks a lot.想,多謝)。另一個例子可以是一位學生有某個主張(如It's a fact that…「某事」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另一位學生則要反駁(如I don't [really/quite] agree with…我不太同意……)(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

填空類的寫作練習也可用來讓學生回想語序公式(Jones & Haywood, 2004)。老師也可以要求學生用特定的語序公式造句(Liu, 2008),在最後要求學生在寫作文章時使用這些公式。不過在教授文章寫作時,教師除了語序公式之外,也應教導學生該怎麼把它們串聯起來使用。

舉例來說,教導如何寫作學術文章的開頭時,可以用以下這個例子:「For a long time, many researchers have believed X. This paper will demonstrate (that) Y,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Z, and recommending (that) W.」(長久以來,許多學者認為X是對的。在這篇文章中,我會透過比較Z來證明Y),建議這種作法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的論文找到一個整體架構,之後再填入X、Y、Z和W;(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 p. 171)。

使用→第三個、也是掌握字彙知識最有效的步驟是「使用」(generating),這發生在「先前已見過的字詞,出現在之後不同的使用情境中時」(Nation, 2001, p. 68)。舉例來說,「使用」發生在一個字詞結構的意義被延伸使用時、在不同的文法結構中遇到或使用時、以及使用不同的時態或人稱時。在許多不同的情境結構中遇到或使用字彙,有助於「成為範例並讓字彙結構的意義更精確」(Jones & Haywood, 2004, p. 272.)。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或是聆聽較長的故事,達到被動式使用的目的。因為在長篇文字中,同樣的字彙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重複出現(Nation, 2001)。教師也應該用一些例句闡明特定語序公式的意思,而當這些例句和在先前文章中看到的不同時,教師就算是提供了使用這些語序公式的機會(Nation, 2001)。

除此之外,摘錄文章也是練習被動式使用的有效工具。在摘錄句子或語料庫時,學生會在許多不同的前後文中遇到所欲學習的字詞,有助於明白這些字詞的典型用法。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摘錄英語的母語語料庫,並特別注意和特定語序公式經常一起出現的文法結構和情境(Jones & Haywood, 2004)。

在做主動式使用練習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一些句子裡單獨圈出特定的語序公式,接著試著利用這些句子寫出更多文字(Coxhead, 2008)。換句話說、摘要整理,和節錄內容也是很好的主動式使用練習策略(Coxhead, 2008)。

討論(Stahl & Vancil, 1986)和協商(Nation, 2001)也可能提供運用特定語序公式以不同形式出現在不同情境中的練習機會。

 

結論

語序公式的重要性不亞於單字,在教學上應兼顧兩者。正如同Martinez and Schmitt (2012) 所言:「假如有一天語序公式可以被當作是『字彙』,對語言學習者及教師等都是好事一樁。」不過目前此領域的相關研究普遍缺乏實證數據,相關知識仍十分不足。我們有待更多研究來闡明基本的關鍵問題,如語序公式的習得和使用,特別是與其相關的教學策略。

 

感謝

我要特別向兩位匿名審稿人為本文提供的寶貴建議致謝。

 

◎作者:Savenaz Hatami / 加拿大亞伯特大學
◎譯者:周如怡

※原文刊載於TESOL電子期刊TESOL Journal Volume 6, Issue 1(2015年3月號),
本刊之轉譯係經TESOL正式授權,然譯文並非由其審閱。

 

參考文獻

Altenberg, B. (1998). 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 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combinations. In A. P. Cowie (Ed.), Phraseology: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pp. 101–122).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tenberg, B., & Granger, S. (2001). 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 MAK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22, 173–194. doi:10.1093/applin/22.2.173 Baddeley, A. D. (1990). Human memor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England: Lawrence Erlbaum.

Boers, F., Eyckmans, J., Kappel, J., Stengers, H., & Demecheleer, M. (2006). Formulaic sequences and perceived oral proficiency: Putting 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test.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0, 245–261. doi:10.1191/1362168806lr195oa

Conzett, J. (2000). Integrating collocation into a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 In M. Lewis (Ed.), Teaching colloc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lexical approach (pp. 70–87). London,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Cowie, A. P. (1992). Multiword lexical units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P. Arnaud & H. Bejoint (Eds.), Vocabular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pp. 1–12). Basingstoke, England: Macmillan.

Coxhead, A. (2008). Phraseology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F. Meunier & S. Granger (Eds.), Phrase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p. 149–161).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Dornyei, Z. (2009). 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rant, P., & Schmitt, N. (2009). To what extent do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 make use of colloca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7, 157–177. doi:10.1515/iral.2009.007

Erman, B., & Warren, B. (2000). The idiom principle and the open choice principle. Text, 20(1), 29–62. doi:10.1515/text.1.2000.20.1.29

Foster, P. (2001). Rules and routines: A consideration of their role in task-based language production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In M. Bygate, P. Skehan, & M. Swain (Eds.),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 (pp. 75–97). London, England: Pearson.

Howarth, P. (1998). Phrase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pplied Linguistics, 19, 24–44. doi:10.1093/applin/19.1.24

Jiang, N., & Nekrasova, T. M. (2007). The processing of formulaic sequences by second language speaker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433–445. doi:10.1111/j.1540-4781.2007.00589.x

Jones, M., & Haywood, S. (2004). Facil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formulaic sequence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an EAP context. In N. Schmitt (Ed.), 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use (pp. 269–300).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Kim, S. H., & Kim, J. H. (2012). Frequency effects in L2 multiword unit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self-paced reading. TESOL Quarterly, 46, 831–841. doi:10.1002/tesq.66

Kuiper, K. (2004). Formulaic performance in conventionalised varieties of speech. In N. Schmitt (Ed.), 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use (pp. 37–54).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Lewis, M. (1997).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Boston, MA: Heinle.

Lindstromberg, S. (2010). Revisiting “My Good-bye to the Lexical Approach.” Humanising Language Teaching, 12(1). Retrieved from http://www.hltmag.co.uk

Liu, D. (2003).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poken American English idioms: A corpus analy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TESOL Quarterly, 37, 671–700. doi:10.2307/3588217

Liu, D. (2008). Idioms: Description, comprehens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Martinez, R., & Murphy, V. A. (2011). Effect of frequency and idiomaticity o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OL Quarterly, 45, 267–290. doi:10.5054/tq.2011.247708

Martinez, R., & Schmitt, N. (2012). A phrasal expressions list. Applied Linguistics, 33, 299–320. doi:10.1093/applin/ams010

Meunier, F., & Granger, S. (Eds.). (2008). Phrase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Nation, I. S. 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I. S. P., & Newton, J. (2009). Teaching ESL listening and speak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Nattinger, J. R., & DeCarrico, J. S. (1992).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sselhauf, N. (2003). The use of collocations by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 24, 223–242. doi:10.1093/applin/24.2.223

Pawley, A., & Syder, F. H. (1983). 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 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 In J. C. Richards & R. W.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pp. 191–225). London, England: Longman.

Read, J., & Nation, P. (2004). Measurement of formulaic sequences. In N. Schmitt (Ed.), 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use (pp. 23–36).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Rossiter, M. J., Derwing, T. M., Manimtim, L. G., & Thomson, R. I. (2010). Oral fluency: The neglected component in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lassroom.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6, 583–606. doi:10.3138/cmlr.66.4.583

Scarcella, R. C. (1979). “Watch up!”: A study of verbal routines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 19, 79–88.

Schmitt, N. (2010). Researching vocabulary: A vocabulary research manual. Basingstoke,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Schmitt, N., & Carter, R. (2004). Formulaic sequences in action: An introduction. In N. Schmitt (Ed.), 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use (pp. 1–22).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Simpson, R. C., Briggs, S. L., Ovens, J., & Swales, J. M. (2002). The Michigan Corpus of Academic Spoken English. Ann Arbor: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impson-Vlach, R., & Ellis, N. C. (2010). An academic formulas list: New methods in phraseology research. Applied Linguistics, 31, 487–512. doi:10.1093/applin/amp058

Stahl, S. A., & Vancil, S. J. (1986). Discussion is what makes semantic maps work in vocabulary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0, 62–67.

Swan, M. (2006). Chunks in the classroom: Let’s not go overboard. The Teacher Trainer, 20(3), 5–6.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keswan.co.uk/elt-applied-linguistics/chunks-in-theclassroom.htm

Taguchi, N. (2007). Chunk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ken discourse in a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1, 433–457. doi:10.1177/1362168807080962

Underwood, G., Schmitt, N., & Galpin, A. (2004). The eyes have it: An eye-movement study into the processing of formulaic sequences. In N. Schmitt (Ed.), Formulaic sequences: Acquisition,processing, and use (pp. 153–172).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Weinert, R. (1995). 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eview. Applied Linguistics, 16, 180–205. doi:10.1093/applin/16.2.180

Wible, D. (2008). Multiword expressions and the digital turn. In F. Meunier & S. Granger (Eds.), Phrase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p. 163–181).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Wible, D., Liu, A. L.-E., & Tsao, N.-L. (2011). A browser-based approach to incidental individualization of vocabulary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530–543. doi:10.1111/j.1365-2729.2011.00413.x

Widdowson, H. G. (1989).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 Applied Linguistics, 10, 128–137. doi:10.1093/applin/10.2.128

Wildner-Bassett, M. E. (1994).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and proficiency: “Polite” noises for cultural appropriatenes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2, 3–17. doi:10.1515/iral.1994.32.1.3

Wood, D. (2010). Formulaic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speech fluency: Background, evidence and classroom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Continuum.

Wray, A. (1999). Formulaic language in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 Language Teaching, 32, 213–231. doi:10.1017/S0261444800014154

Wray, A. (2002).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ay, A., & Perkins, M. R. (2000). The functions of formulaic language: An integrated mode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20 (1), 1–28. doi:10.1016/S0271-5309(99)00015-4

Yorio, C. A. (1989). Idiomaticity as an indicator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K. Hyltenstam & L. K. Obler (Eds.), Bilingualism across the lifespan (pp. 55–72).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