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額限制 每年最高150萬元補助/LEAP計畫嚴選高階人才 赴海外研習

這些年來,有人稱到海外攻讀學位歸國的人才為「海歸派」,而在台灣取得學位的人才則稱為「本土派」。海歸派不只是頂著國外學歷的光環,他們跳脫台灣,到全然不同的環境生活,接觸到不同文化、思維和做事方法的人,眼界因而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土人才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學歷也未必能創造優勢,再加上海外留學的人才逐年增加,大幅限縮本土派博士人才發揮的空間。

 

為了弭平本土派高階人才缺乏出國深造的經驗、提升他們未來投入台灣創新創業的效益,科技部長陳良基提出「博士創新之星LEAP 計畫」,透過政府資金的支持,每位每年最高可補助新台幣150萬元,讓人才在生活支出無虞的情況下,赴美國、以色列、法國等科技創新大國的學研機構或企業研習。

 

海外訪問 開拓眼界啟發未來

 

到今(2018)年9月為止,LEAP計畫已經選送三個梯次的學員到國外,招募對象鎖定在本國籍、40歲以下且具備博士學位者為主,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主任莊裕澤表示,具有「亞洲‧矽谷」計畫、綠能科技、智慧機械等十大產業創新相關背景的人優先考慮。

 

莊裕澤補充,經歷符合國家科技發展方向且有特殊事蹟,例如在科技創新競賽獲獎、從事科技新創並具有具體成果等,即使是碩士學歷的人才也非常歡迎。

 

談起計畫的緣起,莊裕澤表示,陳良基還在成功大學讀博士時,剛好有機會到美國AT&T貝爾實驗室訪問,當時開拓的眼界,對他往後的發展有許多幫助和啟發,因此發想出LEAP計畫。

 

LEAP計畫的目的雖在於人才培育,但莊裕澤認為,人才培育很難用一套標準去衡量成不成功。舉例來說,當這些人才歸國、投入新創產業,短時間內也許觀察不出具體成果,但未來的某一天,說不定這段時間的國外經驗會有所啟發。他強調,「只要計畫支持的百餘位學員當中,能夠有一、兩位成為關鍵人物,領導台灣某個產業或帶動一間公司,進而對社會經濟產生貢獻,那這個計畫就成功了。」

 

層層甄選 都需考驗英語力

 

要想到國外學研機構或企業實習,溝通無礙是最基本的能力。對此,LEAP計畫要求申請人必須檢附英語能力證明,而不同學研機構對能力程度高低要求也有所差異。例如,史丹佛大學化學工程學系便要求學員要具備等同托福網路測(TOEFL iBT)89分以上的能力證明。

 

為了確保選送的人才不會有溝通問題、得以順利研習,甄選過程的層層環節,皆會考核申請者的英語力。「除了英語能力證明,還要繳交中、英文備審資料,面試及培訓營的成果發表也是以英語進行。」莊裕澤補充。

 

若希望爭取通過初審的機會,執行LEAP計畫的博士創新之星計畫辦公室指出,以TOEIC或TOEFL為例,建議分數要高於所申請的學研機構入學標準比較有利。當然,如果曾有國外經驗,如留學或移地研究,也可作為佐證資料。

 

此外,莊裕澤也強調,LEAP計畫除了理工、生醫領域博士備受青睞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申請者的表現也很突出。去年第一梯次便有私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入選,前往矽谷全球百大企業研習,表現相當優異,深受研習企業主管讚賞。

 

自我探索 挑戰不可預期的困難

 

「目前,研習機構普遍認為學員的專業和態度表現可圈可點。」莊裕澤表示,學員在文化、語言與生活方面,確實會面臨種種不可預期的困難與挑戰,但這也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如何突破舒適圈、發掘自我潛能,正是LEAP計畫的初衷和期許。

 

隨著第一屆學員的研習結束、紛紛「海歸」,期間曾赴矽谷、波士頓等地訪察學員的莊裕澤,對於他們的表現和成果十分滿意。「每個被我們選送到國外的學員,都是一顆種子。」他期待這些種子,未來能將研習所學應用在各個產業上。

 

他也勉勵有意申請LEAP計畫的人才,「要具備強烈的企圖心」,若希望能在高科技、新創領域闖出一番事業,不妨透過這個機會到國外看看、建立人脈,相信對未來發展和邁向國際都會很有幫助。

 

LEAP計畫

名稱由來:Learn、Explore、Aspire、Pioneer 各取其開頭字母,組成「LEAP」。

指導單位:科技部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梯次時程:預計每年籌辦兩梯次

研習時間:6至12個月

甄選人數:無名額限制,視錄取條件是否達成而定

 

文/陳胤祖 照片提供/莊裕澤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