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70_P41

英文論文鑽研運動原理 電子系畢業成國手教練/外國健身名師來台 他是中英口譯不二人選

近年台灣健身風潮興起,健身房一間一間地開,健身教練也成為一種新興職業,吸引不少熱愛健身的青年前仆後繼加入,但究竟該如何才能從這一行中脫穎而出呢?大學讀電子工程學系,靠自學一步步當上健身教練的許智鈞,不但協助棒球、籃球國手進行訓練;許多健身培訓研習課程邀國外教練來講課時,都會聘請他擔任即時口譯,優異的英語能力加上專業能力,讓他擁有更多不同機會。

事實上,健身教練這一行對於專業技能的要求很高。健身產業在美國行之有年,發展成熟,想學習相關知識,第一手資料幾乎都是英文。熱愛研究健身的許智鈞,平時除了大量閱讀英文書籍、論文,也經常出國受訓。

 

美受訓受不了口譯品質 他上場幫忙

許智鈞去(2018)年赴美參加一場培訓營,現場雖然配有兩名中國籍口譯,但因他聽得懂英語,發現翻譯不到位,「專有名詞講得不正確,精髓也沒有翻譯出來,我就在旁邊直接幫忙更正,畢竟大家都繳了不少學費啊!」結果主辦單位竟因此邀請他擔任日後訓練課程的口譯。

他曾多次擔任義大利講師的即席口譯,甚至有次課程內容包括腦波、內分泌與神經科學等相關理論知識,「那次翻得很辛苦。」許智鈞也持續考取健身相關的國際證照,不久前才剛拿到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私人教練證照(CPT)中的無痛運動表現專家國際證照(Pain- Free Performance Specialist Certification, PPSC )。

「我有點過動症,不太能許多健身培訓機構聘請外籍教練來台授課時,經常找許智鈞擔任口譯。 專注。」但為了研究健身,許智鈞可以每天晚上下班後,還靜靜地坐在電腦前研讀英文論文,「朋友都很驚訝我的熱忱,說我像是天生吃這行飯。」他靦腆地表示。

原來,當初會開始接觸健身,是因為大學時打籃球韌帶受傷,接受一對一健身教練的復健指導後,慢慢了解避免運動傷害的方法,「我發現自己對健身很有興趣,又剛好在當兵,時間很多,就跟當時的教練借了幾本書來看,才決定往這一行發展。」

由於對健身運動高度熱愛,他教完自己的學員後,甚至還會留下來觀摩其他教練的教學方法。許智鈞的客戶除了一般人,還有許多不同年齡層的運動選手,包括籃球、棒球、曲棍球、高爾夫球等。為了幫助選手提升運動表現,必須花時間了解這項運動,並反覆觀看選手比賽影片,還需和技術教練及防護員合作,一起討論、規畫長達一整年的訓練課表,「像一位客戶是旅美的選手,就常在凌晨跟我視訊會議。」

 

狂看美劇、英文運動論文 有興趣才學得會

許智鈞分享,曾帶過一位中華隊女子冰球選手,以往出國比賽都無法與人高馬大的外國選手對抗,在許智鈞的協助下,改善了整體肌力及控制力,「她很開心地告訴我,她再也不會被撞飛了。」還有一位學員,長期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原先找其他健身教練運動,膝蓋、肩膀都會不舒服,一直到找了許智鈞才改善,也令他感到十分自豪。

談起英文能力的養成,許智鈞小時候曾隨家人旅居加拿大三年,回台灣後反而對學校的英文課提不起興趣,但並沒有對英文產生排斥心態。「考大學那年因為不想讀書,每天都抱著一桶冰淇淋看美劇,結果英文是我表現最好的一科。」喜歡打籃球的他,當時狂追一部青少年影集《籃球兄弟》(One Tree Hill),每周還會固定閱讀《聯合報》的New York Times英文專欄,「有興趣才能學得好。」

「雖然大學念的科系和現在的工作無關,但培養了我思考的能力。」許智鈞表示,身為運動選手或受過傷的客戶,往往比一般人更注意身體狀況,加上他本身曾受過傷,且自己也非科班出身,因此在講解動作時,他會比一般教練更重視動作背後的原理,也更致力於提升相關知識。

不過,許智鈞強調,想把健身教練事業做好,需要的可不只是專業知識,「這份工作有點像業務,要懂得站在客戶的立場幫他們想,和客戶成為朋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許智鈞說,擔任教練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時候不只是我教他們,我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像是職涯的發展或人生的規畫。」他認為,若能多培養一些跨領域技能,對職涯絕對有加乘效果,這條路更有機會走得長久。(文、攝影/賴亭宇)

 

About 許智鈞 Eric Hsu
出生:1992年
現職:健身教練
學歷: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