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708

就是不敢開口說英語?/ 從Jean Miller「以母語為師」的情境英文教學找靈感


根據一項研究統計,一般而言,通常在20個學生裡面,只有2個人會對英文有興趣;而20個對英文有興趣者,又只有2個人有恆心毅力,能夠自動自發每天花數小時來苦學磨練英語。所以,在台灣現行的體制下,如果你既沒天份又沒毅力,是那99%的普通老百姓,往往只能一路跌跌撞撞,考試低空飛過,僥倖闖關。

 

就算你是那1%精英,英文考試也無往不利,看原文書都能不疾不徐,但是看到外國人,也難免忽然開始口吃,卡卡然而無言以續。

 

有沒有成效明顯的辦法,能快速又自由地開口說英語?畢竟成年人都有工作、家庭、社交等活動,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多餘的時間跟體力來學英語。好消息是,我所研發出來的英語訓練,只需要20個小時,就可以學會「應用」及「收割」你多年累積的英語。

 

從母語學習找靈感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首先,我們要先來觀察人類,或者說,小孩子,是如何學習母語的:

用五官來吸收:先聽、看、觸、聞、嚐,體驗身邊周圍發生的人事物,例如吃飯、洗澡、出遊等。

在情境中表達:日常生活中,開始有自己的需求及想法,運用肢體動作及發出聲音來表達。

會講才學發音:幼兒在上幼稚園之前,都沒有經過文字的訓練,就已經能跟身邊的人交談,甚至能長篇大論地對大人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們是有這樣的基礎後才再來學ㄅㄆㄇ發音系統、學寫字,這樣的學習歷程,絶大多數的小孩,都能接受,且跟得上。

讀寫最後再學:國小後才開始用中文拼音閱讀、書寫、進修。

 

問題就在於,在台灣學英文,是略過前面「聽說」的階段,直接學「讀寫」!母語是照著「聽說讀寫」的順序,台灣正好反其道而行,先學「寫讀背」,最後才來「聽」!結果就是,95%以上的台灣人,無論英語成績好壞,遇到外國人,都怕聽不懂,更常遇到有口難言的窘境!

 

多數人講英語心裡總是有著各種擔憂,像是怕文法用錯、單字不對、介系詞代錯等,感覺要開口講英語,簡直比登天還難!那為什麼我們講國語或台語,都不會去管文法、單字、介系詞,就能很順的講出來了?憑的就是咱們從小在生活中,「聽說」的部份,基礎打得夠穩!因此任何的閱讀書寫,可以很自然地上軌道學習。

 

聽與說為主打通任督二脈

 

解決「有口難言」的辦法很簡單,因為英文最難的「讀寫」,台灣人經過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更高學府,數十年英文課的累積,簡單的讀寫已經不是問題。所以我的這套訓練,則是專注在「聽說」,但這可不是要拿課本出來背誦互練,因為那還是在「文字」裡打轉,而不是運用情境及五官。

 

85-87(2)

 

這個訓練,是針對需要立即使用英語的成人設計的,所以「口說能力的成效」是首要目標:

 

訓練五官的吸收力:建立學員練習在環境中能自動透過五官吸收英語的習性。學自「蒙特梭利」的主張,讓幼兒在實務操作中學習。

 

訓練英語的思考力:讓學員用英語思考,不需再翻成中文。學習直接用五官吸收英語,當看到實物或聽到別人口音時,便能直接反射出英語,再進一步練習用全英語來組織各種步驟與想法。

 

訓練想法的描述力:讓學員立即現學現用,運用各種提示(圖、手勢、實物等)讓學員練習用英語描述出心中的想法(而不是背課文),來訓練學員「提領」已知英語,學習瞬間組織句子的表達力。

 

我的學員大多數是「迫切需要立即學會英語」、各行各業的成年人:在職場上,也許每天都要跟外國的技術人員、客戶、主管等做英語溝通;有近期內要出國留學或打工生活的;或是希望下次出國,可以不再當聾子啞巴的。

 

此外,也有英文老師想來增進口語的流暢度。大多數學員都從國中就開始學英語,也有人到補習班或網路課程上過會話課,雖然英語能力都不錯,但就是不敢開口暢所欲言。他們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候我的20小時英語密集訓練, 就能活化多年累積的英語,讓他們能自由運用。

 

當學會用英語思考,很多人會因此愛上英語,培養出各種獨立自學的習慣。有的可以在國外的會議,為大家做產品Q & A;或自己找資料來學習,擔任雙語活動主持;或自助旅行,自辦落地簽;甚至再進修文法課程,閱讀更深入的原文書(因為用英語的思考速度變快了,所以能很容易跟上)。人人都能在職場中、留學生涯中,或是旅遊出國等情況用英語來交流、表達自己,發光發亮。

 

 

 

用實作體驗Jean Miller 的英文課 先把拼字、文法忘一邊吧!

(記者:Winter Chang)

 

「來,看這邊。『瓶子』的英文聽起來跟『照片(picture)』的英文很像,發音是/ˈpɪtʃ.ɚ/。」

 

「老師,那要怎麼拼?」

 

「你先不要管怎麼拼,先用耳朵記住這個音就好,美國小孩學英語也是先記聲音,之後才知道怎麼拼的。現在我們手邊有檸檬汁、瓶子、水和糖,就可以製作檸檬水。我們先把檸檬汁倒進瓶子裡,put the lemon juice in the /ˈpɪtʃ.ɚ/, 來, 大家排排隊,一起到前面來唸這句,唸的時候記得要連動作一起比……。」

 

85-87(1)

Jean Miller 上課時,台上擺滿了製作檸檬汁的道具,學員的第一個任務很簡單,就是透過製作檸檬汁的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熟悉製作檸檬汁會用到哪些英文句子。

 

在進行每個步驟時,Jean Miller 會唸出那個動作對應的英語,讓學員實際操作動作、唸出那句英語,比如「把檸檬切成兩半(cut the lemon in half)」、「把檸檬榨成汁(squeeze the lemon)」等,都讓學員親自完成、唸出英語。

 

Jean Miller 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學員透過親身實作的過程,藉由身體動作、嘴巴出聲以及耳朵收音等方式,反覆記憶、習慣英語句子。

 

當學員聽到熟悉的英語句子或單字時,腦中浮現的不是一行行的英文符號,而是立體、具體的親身經驗(比如聽到“lemonade” 就會想到製作檸檬水的過程和相關字句)。

 

在任務進行中,學員遇到不認識的單字時,只能先把聲音記住。待一整段任務完成後,Jean Miller 才會提供相關的英文單字表。等學員拿到單字表,他們才會知道,前10 分鐘唸了這麼多遍的/ˈpɪtʃ.ɚ/,原來拼法是“pitcher”,因而又更加深了對這個單字的記憶。

 

過程中常常有學員擔心自己說出的話不合語法,因而遲遲不敢開口,甚至數度詢問Jean Miller應該怎樣說才對? Jean Miller回應:「怎麼說都對。先不要管文法,把自己當成小孩就好。小孩子講話不懂文法,但不影響大人理解小孩子的話語;而且小孩子學語言,會在聽與說的過程中透過模仿來調整自己的話語。」

 

「這對任何學習者而言都一樣,在練習過程中,可以盡量學習開口表達,同時也多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語言自然能越說越好。」Jean Miller表示,忘掉對拼字、文法的執著,就是敢於開口、邁向進步的關鍵。

 

◎作者:Jean Miller ◎審稿:Morris Huang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