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語 – 補救教學:英語教育成敗的最後一道防線

 

近幾年來,政府投入大量的經費與心力來提升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然而,不論是將原本國中至高中的六年英語學習歷程向下延長至國小,或是廣泛設立大學生英語能力畢業門檻,似乎都不見有太大起色。甚至整個社會對於英語教育興起了一種「怪罪主義」,企業怪大學沒把學生教好,導致台灣沒有人才可用;大學怪高中沒把學生的基本功打好,導致大學沒辦法教導進階程度的英語;而高中又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往下怪罪給國中,如此一層層怪罪下去,似乎離開不了這樣的負面思惟。

...

編輯人語 – 探討補救教學核心價值 實踐「將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的社會公義

長久以來,補救教學一直是台灣教育界不敢正面觀之的一個面向,原因無他,補救教學往往存在於正規教學之外,所分到的資源少,但要解決的問題又是如此之多且病根深痼。然而,台灣不乏良師能人默默耕耘,長久以來也摸索出一些彌足珍貴的心得,若能發揚光大,想必能抒解學生英語程度的雙峰現象,以真正實踐「每個孩子都帶上來」的社會公義。

...

發展教育定義及成功要素 – 探索補救教學之發展與歷史

 

近年來,社會大眾越來越關注發展教育(developmental education。編註:台灣一般稱為「補救教學」)這個議題。美國教育部1996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有四成一首度進入社區大學的新生,以及將近三成首度進入大學就讀的新生,都登記參加至少一項發展課程(Lewis & Farris, 1996)。高中向來被批評未能讓學生做好課業準備,而全美四年制的學院或大學也在想辦法把發展教育的責任完全轉移到社區大學身上。儘管選擇發展課程的人數這麼多,仍然有好幾個州在考慮或已經採取政策,限制大學的發展課程數量或資金。

...

透過補救教學扭轉孩子的未來-專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

12年國教實行在即,除了國教時間的延長外,我們更應該注意國教品質的提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以其多年的教學實務經驗,來談目前國內各階段英文教學所遭遇的問題,以及如何透過補救教學來縮短階級差距,讓弱勢族群也能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畢業青年無法順利就業固然值得憂心,但如果進入職場多年後無法升遷甚至最後遭到裁員,這種因為中年失業造成的問題可能更大!在一項對國內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追踪調查指出,這些科大畢業生雖然都能順利的找到工作,但問題是進了公司後卻不容易獲得升遷的機會。

...

IEP應用在英語補救教學的可能性 – 以全球英語為核心 提升技職生的英語即戰力

 

根據報載,馬英九總統曾與兩位台灣傑出設計家暢談創新之際,問及兩位年輕人的英語程度時,答案都是「英文普普」!試想:當這些優秀的創意人才好不容易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卻無法以英語向世人解釋其創新設計之發想緣由與過程,將是何等遺憾之事。因此,馬總統提出了「短期英語魔鬼訓練班」的想法,即為透過補救教學課程,快速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

用溝通式文法補救菜英文 – 專訪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劉美君教授

 

常言道:「字彙是肉,文法是骨。」文法是支撐起語言的脊柱,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但語言能夠完成溝通目標的最大功臣其實就是「文法」。文法是一個「標記系統」,用來標記語意。「標記」雖然聽起來很模糊,但其實生活周遭俯拾皆是:例如交通號誌就是一種標記,「紅燈」代表禁止通行,「綠燈」則是繼續前行。標記就「形」與「意」的搭配,固定的形式表達固定的語意。

...

持續學習 – 台北地區國中、小英語教育現況

 

各縣市在輸人不輸陣的心情下,這幾年的英語課程從小學起札根,教育部雖規定從國小三年級上課,不少縣市早就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教英語。
 
可是學得早不代表學得好,從教學策略到教學方法、師資、 教材等都需要全面配合,否則只是讓原本應愛上英語學習的小學生,反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迫使學校只好再加強英語的補救教學,不過,到底要如何讓中小學生打好英文學習的基礎,學校做法不盡相同,但目標都是想要讓學生不要太早就放棄英語學習。

...

多元補救教學計畫 培育全方位英語能力 – 景文科技大學 英語補救計畫實例分享

 

近年來,教育部漸漸重視技職及大學院校學生的國際競爭力,為了要求學生在英語方面有一定的基礎,頒佈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各院校也紛紛設立了外語能力的畢業門檻標準,期待學生畢業後不僅能擁有專業技術,同時也能具備英語溝通的基本技能。
 
然而,以入學時英語科目的成績來看,技職院校學生普遍英語能力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各技職院校校方要如何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能力,以達到畢業門檻標準?本期的English Career 很榮幸採訪到景文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系主任詹餘靜教授分享校內英語教學的補救計畫。景文科技大學自98年度起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該補助使學校更能精進執行英語補教教學的相關機制;透過多元化的補救教學計畫,以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景文科技大學學生的英語能力有顯著的提升與進步。

...

混成式教學法在補救教學上的運用-探討東吳大學英語補救教學機制

 

設定評估標準

東吳大學規定,自97 學年起,所有入學新生畢業前必須通過東吳英語能力檢定(等同全民英檢中級以上),但是根據筆者研究,10%以上東吳大學新生的入學英文考試成績低於30 分,為幫助這些英文能力較差同學通過能力檢定順利畢業,遂於民國94 學年申請「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規劃實施補救教學。

筆者探討國內補救教學,發現近二十年中、小學普遍實施補救教學,但是由於教學內容、規模、形式、還有參與學生的差異很大,以致成效不一,難有定論。至於大學實施補救教學相對少見,也比較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文獻探討顯示相關研究多採用同一模式,利用實施補救教學前的前測成績(pretest)與實施後的後測成績(post test)來評量教學成效。而且大多研究使用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成績來做比較,由於成就測驗只針對授課內容作測試,參與補救學生通常被要求課餘花費更多時間熟悉課程,因此後測成績進步不足為奇,必需探討這些學生是否在能力測驗(proficiency test)有相同的表現,因為能力測驗評量學生整體的知識與技能,而非僅限於上課內容。另一方面,由於東吳大學的英語畢業門檻採用能力測驗做評量,瞭解參與學生是否在能力檢測有較優異的表現益形重要,這樣才能達到設立補救教學的目標。

...

不只扎根基礎 更強化專業 – 長庚科技大學 英語補救計畫的實例分享

今日,為因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基礎的英語能力儼然成為社會新鮮人實戰職場的必備武器。隨著政府推動各項英語能力學習計畫的腳步,目前台灣已有許多大專院校,陸續將英文視為首要的教學領域,藉此加強學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作為孕育國家專業技能人力資本搖籃的技職院校,更需要在英語教學上與時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