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扎根基礎 更強化專業 – 長庚科技大學 英語補救計畫的實例分享


今日,為因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基礎的英語能力儼然成為社會新鮮人實戰職場的必備武器。隨著政府推動各項英語能力學習計畫的腳步,目前台灣已有許多大專院校,陸續將英文視為首要的教學領域,藉此加強學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作為孕育國家專業技能人力資本搖籃的技職院校,更需要在英語教學上與時俱進。

 
本次我們訪問長庚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的楊名暖老師,探討校方如何在既定的必修英文課程中為基礎扎根,同時又並濟專業,以培訓更多符合職場趨勢的人才;除此之外,長庚科大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精神,開辦英語補救計畫,經過長期的耕耘,終於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新生入學統一測驗 打造適性而為的學習環境
 
考量未來英文能力為就業基礎的職場生涯,長庚科大通識中心楊名暖老師指出,由於校內學生的英文程度大概是中低級( low-intermediate )的程度,因此,要如何建立有效的英語學習機制、規劃精進英文的學習環境,始終是長庚辦學的一大核心。
 
根據長庚科大目前設立的英文學習制度,以四技各系的學生為例,他們在新生訓練期間,需要統一接受全校性的英文測驗;這份英文能力的基本檢測,說明了每位學生入學前的英文能力落在什麼程度,也代表在入學後仍有哪些需要加強的面向;校方也將此份測驗結果,作為日後分班、分級授課的標準。
 
由於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增進的面向不同,因此,針對各程度學生創造適性的英文學習環境,將是推動英文教育的基礎工作。長庚科大將英文學習分為「英文閱讀」和「英文聽力」兩大領域,其中英文閱讀的部份,一共分為A、B、C 三級/ 班,而英聽部份分成A、B 兩級/ 班;由此可明顯對照出學生之間具有差異的英文程度,教學者也可依此設計課程內容,擬定出不同的教學方針。
 
此分班制度,將以漸進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有效提升英文能力,並且依照程度安排的課程,使學生不至於過早感到困難而放棄,因而達到各級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
 
英文檢定多元參照 要通識更要專業
 
長庚科技大學的英語教學規劃,除了前述基礎領域之外,為了加強學生的外語能力及未來就業競爭力,他們進一步將總體目標放在更為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其中的核心工作,可分成英語能力( EGP ),以及專業英語能力( ESP ) 兩大領域。
 
首先,英語能力屬於一般必修課程的學習,以增進聽、說、讀、寫能力為主,校方每學期都會舉行EGP 各項競賽。目前長庚採納以下具指標性的英語測驗,例如GEPT、TOEIC、TOEFL( ITP TOEFL、CTP TOEFL、IBP TOEFL )、IELTS、劍橋大學英語能力認證分級測驗( Cambridge Main Suite )、劍橋大學國際商務英語能力測驗(BULATS)、外語能力測驗(FLPT)、全民網路英語能力檢定( NETPAW )大學院校英語能力測驗( CSEPT )、通用國際英文能力分級檢定( G-TELP )、全球英檢( GET )等測驗。值得一提的,長庚科大為了提升學生外語能力,還特訂定「獎勵學生通過英語能力檢定實施辦法」,以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能力檢定考試。
 
校方預估,未來長庚科大畢業的學生,除了要通過EGP 的畢業門檻外,尚需要通過各系ESP 的基本能力評鑑。由於認知不同科系的學生必須具備不同的專業英語能力,因此校方特地規劃一套針對職場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舉辦適性各科系專業的ESP 競賽。例如護理系的學生就舉辦病例閱讀、醫學術語或英文護理紀錄等競賽。
 
除了前述的扎根英語基礎、專業英語的部份,校方規定學院部的二技、四技各系的學生,皆必須通過CEF A2 的英語測驗的畢業門檻;此為基礎的英語鑑定,可讓學生具備起碼的英文能力證明。通識中心楊名暖老師表示,目前在校生參加考試的測驗通過率,大約為全校的10.39%,但實際上,英語能力等同CEF A2 的學生人數,已經超過前述的百分比。
 
補救計畫方案 小兵立大功
 
長庚科技大學的英語教育除了必修基礎課程、專業英文的要求之外,校方另外提供了特殊的補救教學方案,為部份學習表現不佳的學生提供了另一個有效學習途徑。校方在考量老師是否能充分掌握每位學生能力、以及個別差異的前提之下,決定選擇基礎分班的老師作為英語補救師資的主要人力。
 
實際上,長庚科大在構思以何種教學形式作為補救課程的過程中,十分認同IEP( 密集訓練)以小班教學、天天上課,藉此不斷強化密集學習的授課特徵;此種屬性的課程,十分適合短期需要提升英文能力的學生,尤其適合開設在寒暑假期間。
 
然而就校內的現況,長庚科大由於每學期學生的修業學分、以及不定期的實習佔據了大部份的學習時間,很可惜的,要在課程繁重的學期中另外開闢IEP 密集訓練課程,無論在課表安排或是學生參與度,目前在操作上皆有困難。
 
短時數、重點式教學
 
由於上述的限制,長庚科大目前的補救教學,未能採取IEP 密集訓練課程,相反地,他們充分運用現有的程度分班,作為英文補救教學的支幹;換言之,此補救課程的特徵將不妨礙軸心課程,並且以補充性質的小單位教學為主。
 
具體來說,長庚科大界定出基礎英文課程中,英文閱讀A、B 兩班的學生未達能力標準,因此必須加入補救教學的行列;他們除了必修英文既有的兩學分之外,隸屬A 班的學生,每星期需要額外接受兩小時的補救課程,而B 班則需多上一小時。楊名暖老師指出,補救課程的班級人數,將依各系學生的能力而定,大致上A 班人數約為27 人至48人,而B 班的班級人數則是在35 人至45 人上下。值得一提的,即便同屬補救課程的部份,然而A、B 兩班的教學方式、教學重點,卻經常依學生程度,使得課程目標有所差異。具體來說,A 班教學重點放在英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如基礎單字的背誦、閱讀技巧的演練、基礎文法的理解、基本句構的應用,以及基礎聽力的掌握。
 
對照之下,B 班的教學內容除了延續英文閱讀、聽力的面向之外,雖然少了單字背誦,但B 班卻多了英文寫作的要求。由此來看,B 班的補救課程要求學生將字彙、文法和句構,三者融會貫通,並且強調英文的進階實用。
 
要如何瞭解補救教育的成果呢?長庚科大讓補救生在入班前,先接受一次前測,而在完整接受補救課程後的第二個學期,再接受一次後測。楊名暖老師說:「實際上,兩次測驗均為同一份試題,我們只要對照前、後測成績,即可瞭解學生在過去一年的學習成果。」校方經由長時間的觀察,發現無論是A 班或B 班的學生,兩者在接受英文補救教學一年之後,在英文基礎能力的成效上,呈現明顯的進步;每週多上一、兩個小時的補救課程,表面上看來不起眼,卻可以小兵立大功。
 
◎ 記者:呂思穎
 
人物介紹
楊名暖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英國語文學系博士
◎專長: 英語聽力教學、英語閱讀教學、英語教學、語言學
◎研究領域: 英語教學、語言學習策略、專業英語、專業英語語料庫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