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改革 從量到質的轉變/ 談新加坡「少教多學」教育改革


8-15(4)

摘要

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新加坡的教育發展在經歷了生存導向階段和效益導向階段後,開始了以能力為導向的教育。在此階段,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提升教育品質,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而「少教多學」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改革。它強調教育要由先前重視教學內容的數量,向重視教與學的品質進行轉變,並在這一指導原則下實施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以實現改革目標。當然在「少教多學」教育改革的進程中,也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如:如何更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評價學生等。這需要更多的思考,甚至需要對整個教育體系進行更深刻的變革。

新加坡政府自2005年開始推行「少教多學」教育改革,強調教育從過去重視教學數量轉變到現在重視教學品質,即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使學生樂於學習並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這個教育理念與近年來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編按:即“Quality Education” 是一種重視學習者個別發展與滿足社會需求並重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教育措施和口號相一致。

因此,研究新加坡的「少教多學」教育改革措施和實施情況,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乃至大學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新加坡教育發展概況

新加坡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僅為647 平方公里,人口近400 萬,自然資源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人力資源成為新加坡生存發展的唯一條件,因此新加坡政府尤為重視教育的發展。

新加坡教育發展基本經歷三個階段[1]:第一是生存導向階段(1965 年~ 1978 年)。自1965 年獨立以後,新加坡全力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這期間的教育重點是普及義務教育,並推行英語加母語的雙語教育。第二是效益導向階段(1978 年~ 1997 年)。隨著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其在教育方面開始強調提高基礎教育的品質和教育體系的效益。學校實行分流體制,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班,為不同群體打造適合他們能力的教學方法。第三是能力導向階段(1997 年至今)。面對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挑戰,創新型人才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必備資源。針對這種變化,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增強學生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教育方針,注重個性化培養,並努力營造終身學習的氛圍。

8-15(3)

「少教多學」教育改革背景

自建國以後,新加坡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很大成就,特別是在數學和科學方面。1995年,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編按:即“IEA,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又譯「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對41個國家13歲兒童的數學和科學成績進行了比較(註1)。從公佈的資料來看, 新加坡在數學和科學方面得分最高,為643分, 而世界平均成績是500分。在1998年和2005年該組織的同類調查中,新加坡又名列榜首[1]30。

儘管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新加坡教育部認為, 學生仍然可能只是被動的學習者,並沒有真正投入學習。他們的學習動力可能主要受到外部力量的驅使,而不是由內心深處產生的興趣推動。為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並轉向以能力為主導的教育模式,近年來新加坡陸續推出了多項教學改革。從1997年開始,新加坡開始推行「重思考的學校,好學習的國民」(編按:即 “TSLN, Thinking School, Learning Nation.”)教育改革。

「重思考的學校」強調學校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好學習的國民」強調使國民終生保持學習的熱情,並將之發展成一種國家文化。這項改革的宗旨即是在學校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 並宣導在全社會創建全方位的學習環境,即於學生、教師、家長、公司、社區和政府等社會各個層面,皆全面參與創造學習型環境。

在TSLN 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教育部針對教育改革的不同層面陸續頒布了各項具體改革措施,如1997年開始推行的「資訊技術教育發展計畫」。該計畫要確保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使新加坡的每所學校都具備推行「以資訊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和學習環境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在離開學校時,都會使用現代資訊技術。

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創新與企業」教育口號,鼓勵學生改變思考模式,培養好奇心, 鍛鍊勇氣和韌性,培養合作精神等。在2004年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演講中強調「教育有必要進行變革」。他提出,「我們要少教一點,讓孩子多學一點」,「成績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學生可以在學校學習到很多生活中會遇到的事物。」[2] 隨後,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便展開了「少教多學」教育改革。

 

「少教多學」的內涵──由量到質的轉變

「少教多學」,不是讓老師減少投入,而是強調教師要更好地教,把教學重點從重視教學內容的數量,轉向重視教與學的品質上來[3],從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多教」,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學」上來。

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單純為了考試,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正如新加坡前教育部部長尚達曼所說:「少教多學是呼籲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沉浸到學習中,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學習並非為了測試與考試,品質是少教多學的核心精神。」[4]

同年,在教育部工作規劃研討會上,尚達曼進一步指出:「少教多學」就是「更少地依賴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重複的考試和缺乏個性的教學模式,而更強調從經歷中發現、強調個性化教學, 學習終身受用的技能,通過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塑造學生的性格。」而且要創造更多的「全面學習」機會,使「學生不再簡單地追求課業成績,而培養未來發展所需要具備的特質、性格和氣質」[5]。換句話說,「少教多學」即強調教學方式和學習過程的創新,使教育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實際上,「少教多學」教育理念觸及的是教育的核心,即「為什麼教」、「教什麼」以及「怎樣教」的問題。新加坡教育部對這幾個問題給出了更詳細的答案(註2)。

「為什麼教」,即在教育中要牢記更多地為學生而教,而非追趕教學進度;更多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非使學生產生對失敗的恐懼;更多地促進學生瞭解事物的本質,而非僅僅傳遞資訊; 更多地為人生的考試,而非考試的人生(編按: 應為”…teach more to prepare our students for the test of life and less for a life of tests”)。

「教什麼」,即在教育中要更多地進行全人教育(編按:即 “Holistic Education” , 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 而非灌輸科目知識;更多地以價值為中心,而少以成績為中心;更多地重視學習的過程,而少強調學習的結果;更多地提出激發思考的問題,而少提供現成的答案。

「怎樣教」,即在教育中更多地促進投入型學習(編按:指新加坡教育部為進一步推動「少教多學」教育改革所推出的課堂教學法改革原則, 以「讓學生投入學習」為目標,本文稍後將進一步詳述),少些簡單操練;更多地進行差異化教學,少些千篇一律;更多地引導、協助和示範, 少些講授、灌輸;更多地進行形成性、定性評量(編按:即“Formative Evaluation”與“Qualitative Assessment”), 少些總結性、定量評量( 編按:即“Summative Evaluation”與 “Quantitative Assessment”);更多地激發創新和創業精神,少些程式化、標準化。

註1: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是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比較研究,由1967 年成立的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組織實施。

註2:參見https://www.moe.gov.sg/

8-15(1)

 

「少教多學」的實施情況

為促進「少教多學」教學改革,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系列輔導措施,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加強對教學改革的引導和監督工作。

 

1. 賦予學校和教師更大的改革自由度新加坡教育部鼓勵學校和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從2006年開始,一些學校率先開始了自主開發適合學校實際情況、體現學校特色、發揮學生特長、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校本課程。2006年參與開發校本課程的學校有29所,2007年又新增加24所,這些學校成為「少教多學」的示範學校,將開發校本課程的經驗與後來者分享。新加坡各中小學陸續開始空出原來教學課程10%~ 20%的課堂時間,學校和教師自主利用這段留出的時間,開設更適合該校學生特長的課程,並且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以及評量模式,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2. 為教師減壓,進行師訓,提高教學品質新加坡教育部計畫到2010年,學校教師能夠從現有的每週課表中平均空出2個小時,用以集體討論及制定教學計畫。同時在每所學校增設「課程專案協調員」職位,協助教師處理除教學以外的其他事務性工作,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並且,教育部為教師提供了各種培訓機會,讓老師們在課程設計、教學法和評量方法等方面得到系統培訓。學校可以提名教師成為「活躍研究教師」,學習科研方法,以便能夠系統、科學地觀察及分析學校新課程及新教法的實際效果。

3. 提供配套資金新加坡教育部在2005年實施的「學校設施彈性計畫」為學校進行硬體改造提供了資金支持。在五年內撥出大約4 千萬新幣(編按:約新台幣9.4億元)給新加坡全國大約60所中小學校,用於改進學校設施,使校本課程能夠順利進行。這個彈性計畫中的「彈性」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學校的設計有彈性,各個學校可以本著體現學校特色及學校文化的目的對學校進行改造。其次,學校的空間有彈性,通過改造,平時教學用的普通教室,可以擴充成更大的空間,以舉行大型講座,或能夠劃分成更小的空間進行小組討論。最後,學習區域有彈性, 例如可以將很普通的走廊進行設計改造,使其融入教學區域,給學生提供更彈性的學習空間。

而2008年實施的「少教多學啟動計畫」則給予學校在設計推廣校本課程方面提供資金支持。該計畫從2008年開始實行,連續三年,每年資助100所學校。學校每制定出一項獲教育部認定的創新校本課程,就能獲得一筆1.5萬新元(編按:約新台幣35萬元)的資金,來推動落實校本課程。新加坡教育部將為此拿出共約159萬新元[6](編按:約新台幣3千7百萬元)。

4. 引導和監督改革過程,評估教學效果為了讓學校和教師在設計校本課程、進行教學實踐時有所依循,以學生為本,不搞花架子,新加坡教育部於2006年設計了「投入型學習框架」提供教師具體的指導原則。它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教學法」、「學習體驗」、「學習氛圍」、「評價」以及「教學內容」。

 

第一、教學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需求來選擇教學法,設計適合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方法,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倡的教學法有「探究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等。

第二、學習體驗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教師要設置高層次的思維問題,利用心智圖及概念圖等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學校要成立學習中心,鼓勵學生自主尋找學習資源,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第三、學習氛圍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安全、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敢於大膽嘗試,不怕出錯。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誘發學習情緒。

第四、評價根據學生平時表現、進步程度進行評價,而不是僅僅以最終一次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為學生提供建設性回饋意見,以促進學習成效。

第五、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連結起來,內容的真實性可以使學生瞭解學習的意義, 激發學習興趣,使他們更有動力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並將有能力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上述五個維度就如花瓣一樣交互聯結、互相影響。教師的教學法以及學習環境的創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同樣地,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上獲得及時且有意義的回饋(評價),就能夠激發他們自主學習(學習體驗),以進入下一個獨立學習的階段。只有使學生在行為上、情感上、思維上都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才能體現「少教多學」的本質與精神。新加坡教育部為了評估教學效果,專門設計了學習調查問卷,包括學生問卷與教師問卷。學校可以利用這個問卷來檢測學生、教師對學習的態度及感受,以及評量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樣就可以評估新課程是否與「少教多學」教育改革的初衷相吻合。

8-15(2)

「少教多學」面臨的挑戰及啟示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遇到困難和挑戰。在實施「少教多學」教學改革時,新加坡也同樣面臨各種挑戰。其中比較顯著的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挑戰是如何使教師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果,最終要看課堂中的教與學是否真正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教師在這種變化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教學法的改變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它不是透過喊一個教育口號就能夠輕易實現的。教學方法由教師信念決定,而教師的信念深受其學習經歷影響[7]。目前,教師對「少教多學」的理解乃至應用還有很多不足,如何促進教師發揮主動性,有意願、也有能力改變現有教學模式,是新加坡教育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同時,儘管有些學校在教學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如何讓更多的學校、更多的教師把這些新教法應用到課堂中, 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個挑戰來自對學習成績的評估教育從量到質的轉變需要考慮家長乃至教師長久以來已經習慣用學業成績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一直以來,只有考試成績好,才會被認為是好學生,而學校也多半熱切於關心其在全國考試中的表現。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改革深入下去,需要更多的思考,甚至需要對整個教育體系進行更深刻的變革。

「少教多學」教育改革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教育改革,是上至國家總理,下至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的教學改革。這項改革也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它包含了新加坡政府從政策到資金再到思想等全方位的支持與鼓勵。同時,它也是不斷調整的改革,政府對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監督,及時發現各方面問題,並及時解決,這樣最終才可能實現改革目標。

 

◎作者:于紅霞∕ 大連外國語大學應用英語學院副教授兼外教教研室主任
何志波∕ 東北財經大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副教授

©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 卷第5 期(2010 年9 月)

※ 原文以簡體中文撰寫,本刊於作者同意的前提下,轉載為正體中文,並針對部分差異性較大的詞彙或表達方式略做修改,以符合台灣讀者的閱讀習慣。

 

◎責任編輯:Ting Yu Lai

 

參考文獻

[1] Goh C B. Gopinathan 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 Since 1965 [C]// Lee S K. Goh C B, Fredriksen B, et al. Toward a Better Fu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Since 1965.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2008: 12-38.

[2] Lee H L. Our Future of Opportunity and Promise [EB/OL] . (2004-08-22) [2010-03-10] www.gov.sg/nd/ ND04.htm.

[3] 陳曦. 少教多學── 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視角 [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7): 39-42.

[4]Tharman S. Fy 2005 Committee of Supply Debate Reply by Mr.Tharman Shanmugaratnam, Minister for Education on School Sector [EB/OL]. (2005-03-09) [2010-05-20]. http://www.moe.gov.sg/media/ speeches/2005/sp20050309a.htm.

[5] Tharman S. Achieving Quality: Bottom up Initiative, Top down Support [EB/OL]. (2005-09-22) [2010-05-20]. http://www.moe.gov.sg/media/speeches/2005/sp20050922.htm.

[6] The “TLLM Ignite!” Package [EB/OL]. (2008-01-08) [2010-05-20]. http://www.moe.gov.sg/media/ press/2008/01/more-support-for-schools-teach.php.

[7] Grant S G. Local Authority over Content and Pedagogy: Cross-current Influences on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s [J]. Theories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1996, 24: 237-272.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