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國際化教育在地化 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有家日商徵半導體工程師,月薪10萬,工作地點在台灣。由於需與日本工程師聯繫所以要用英文溝通;再者,老闆是日本人,也得有基本的日文會話能力。看到月薪每個人都睜大眼,但看到外語就打退堂鼓,這是台灣職場的普遍現象。台灣地稠人多,外資不來、公司少,走向國際是必然趨勢,要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就必須培養台灣人國際接軌和國際移動的能力。

所謂「國際接軌」是指國際視野,要閱讀原文資料,知道自己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是什麼,才能快速轉化成企業或是自身的能力;其次是英文書寫, 即使不常跟外國人交談,也要具備處理英文信件的基礎,才能做好第一線的溝通。

而「國際移動力」是異地就業或創業的能力。百達化學的工程師需要到德國跟客戶討論精密化學的原料規格,然後帶回台灣生產;學資工的陳先生到馬來 西亞創業,察覺整體環境並不適合IT產業,反而是橡膠產業才有發展空間,當下決定轉行並且用IT背景優勢自行研發管理系統。不管是外派到國外工作或是自行闖天下,專業加上國際能力都是贏得先機的重要關鍵。

推展英語為官方語言 先做好國際化教育

十多年前,陳水扁總統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的看法引發各界討論,甚至提出國格爭議。近年來,為了提升國人的英語能力,政府投入上億經費陸續在各 縣市府設置英語村、聘請師資,鼓勵民眾學習英文,至今看來成效似乎有待加強。

以國家整體發展而言,無論是城市觀光、企業經營或是個人職場等,的確需要提升國人與國際接軌的能力,才能在全球化競爭激烈的市場,找到自己的一席 之地。然而,要將英語列為台灣第二官方語言,需要 先思考政治、文化、教育等問題,以台灣人從小學英語,到現在很多人卻仍開不了口的情況來看,推展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確實有其難度。

一般採用兩種以上官方語言的國家,除了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大都是有殖民歷史背景,才會將殖民國與當地的語言並列為官方語言,如印度。台灣曾被西班 牙、荷蘭與日本殖民統治,雖時間不長,未能形成第二官方語言,但因著歷史的關聯性,對外國的語言文化接受度高。

不過,台灣是多族群融合的社會,各族群都將母語文化的保存視為重要資產,如果英語成為官方語言, 勢必排擠母語文化的學習。況且,語言本身隱含的意識形態,容易造成使用不同語言的階層產生拉鋸,形成對立。例如,曾有位外省朋友去修車,車行老闆得知他不會講台語便奚落他。雖現今的台灣族群問題已 不若以往尖銳,如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在每個人並非都有能力使用英語溝通的狀況下,階層差異與文化隔閡的現象勢必再起。

政府推動國際化,提升國人英語能力的用意良善,但語言的學習需要環境的配合,絕對不是多上幾堂英語課或是取得英檢證照就能開口說英語,也不是會講 英語就有能力與國際接軌。現在各大學都設有英語畢業門檻,但踏出校門後大都困在台灣,想去新加坡找工作、去香港做服務業、到澳洲打工遊學……。不管目的為何,他們都需要走出台灣,但走不出去的原因不外乎英文不夠好、信心不足、沒有機會練習如何走進國際舞台等等,所以,要先做好國際化教育才能達 到國際化的目標。

靜宜經驗國際驚豔

大學生是成年人,社會化、語言能力、文化教養 等發展已趨成熟,知識、思考與判斷力也都有一定的 程度。以當今台灣青年就讀大學接近百分之百的高比 例來看,從大學進行國際化教育是可行的方式。但是成立國際學院、規劃國際課程、招收外籍生或英文授課,其實還不夠國際化,所謂國際化是要全面整合, 從外語學習、專業課程到校園生活,一氣呵成才能建構完整的國際化環境。

外語是溝通工具,雖不等於國際化,但卻是邁向國際的最低門檻。要求學生必須通過外語畢業門檻,不能只鼓勵學生要努力,學校卻放牛吃草,缺乏積極輔導作為。靜宜的做法是開設多益、托福等英檢課程, 並輔以配套學習措施,例如請學生至Subway以英語點餐,提供實際應用場域,學生亦能因而體察自己的英語程度及有待加強的部分。

好的國際溝通能力,除了外語,還必須學習國際文化及禮儀,並瞭解國際事務,才能有足夠的文化尊重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目前國內各大專院校的國際學院大多停留於背單字、文法,或是開設跨文化課程,此舉皆只停留在知識階段,要將知識轉化為文化素養才有機會成為國際人。靜宜的國際學院是扮演國 際舞台的角色,透過競賽、課程、國際互動、虛擬仿真等方式,讓學生習慣使用外語與外籍生互動,培養學生具備表達能力、文化理解力;透過建立信心與體認語言與國際化能力不足之處,進而主動學習外語。不是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國際洗禮,因此,唯有國際化教育在地化,才能夠幫助大多數的同學融入國際環境當中。

想成為國際人一定要了解國際資訊,想蒐集第一手的資料也必須使用英文。目前靜宜已開始著手整合各系所的專業知識與英文課程,並進行提升原文書閱讀和英文寫作能力的推廣工作。讓同學熟悉原文書的閱讀技巧,先讀懂內容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後用寫作做為挑戰,嘗試將一些專業詞彙以及常用句型寫出來,慢慢累積成就感和自信心,這對適應國外學習或是研究所課程極為重要。

打造學生在校園練習講英語的環境,首要任務為協助教職員具備外語表達與溝通能力。當職員於辦理 繳費、申請文件時都講英語,同學便不怕與外國人互動,對國際事務也較為關注,思想及視野更加寬廣,全校外語氛圍自然成形。此外,培訓老師全英文授課的能力,並非局限於使用原文書、撰寫英文課綱和教 材,而是安排老師直接面對外籍學生,從學生的反應調整自己的授課與英語表達方式。

通過外語檢測不代表有能力在國際生存,會用英語對話不代表能全英文授課,在校園落實國際化教育, 要不做表面功夫,實際得面對、解決的環節便十分繁 多,但政府機關不若學校單純以教育為目標,需要顧及的層面更加複雜,推動以英文為第二官方語言的思考及作為,宜更加周全細膩。

雙語校園 英語融入日常生活

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從小學開始推動國際教育, 台灣卻仍停留在外語教學階段,十分可惜。為了提升國人適應全球社會生活及全球經濟的終身能力,或許 參考靜宜雙語校園的概念,採取日常生活融入英語的方式,先降低全面施行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所帶來的衝擊,再依執行成果作為制定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之思考,可為雙贏之緩衝策略。

唐傳義

現任:

靜宜大學校長

學歷:

交通大學計算機工程研究所博士

 

 

專長:

 

演算法、平行處理、電腦輔助、藥物設計、計算生物學

 

經歷:

清華大學教務長

清華大學盲友會負責人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執行長

清華大學計通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副教務長

清大資訊工程系系主任

 

作者:唐傳義 / 靜宜大學校長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