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屆ETRA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究國際研討會-全球化時代下 探索英語多元性


近年來,非英語系國家的學者針對英語的定位有相當廣泛的討論,這樣的討論也鼓勵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語言教育界。呼應這樣的現象,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語言中心與台灣英語文教學研究學會(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ETRA)共同於2014年5月17日、18日兩天舉辦了「第三十一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提供一個多元的平台,讓包含語言學、教學、文學、翻譯以及跨文化研究等各英語文學者有機會針對實務應用交流心得。

此次研討會主辦單位分別請來了Neil Anderson教授、李嵬教授與投野由紀夫教授擔任主題演講者。Neil Anderson 教授目前是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語言學系的教授,曾於2001 至2002 年間擔任TESOL主席;李嵬教授是英國大學普通和應用學會會長,也是英國倫敦大學柏貝克學院(Birkbeck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至於投野由紀夫教授則在東京外國語大學任教,為研究應用語料庫的著名學者。

有幸請到這三位享譽國際的大師學者,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林賜德、應用外語系系主任盧怡君與ETRA 理事長陳秋蘭皆表示十分感謝,並表示語言能力與跨文化溝通力是全球化時代所應具備的競爭力,如何透過教學增加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是教師教學的最大課題,因此此次特別將研討會主題訂為「掌握英語,掌握世界」(Empowering English Edu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希望讓所有與會者都能有所收穫。在本次研討會中,上述三位主題演講者分別分享了學習動機、第二語言學習與語料庫應用等主題,以下為研討會摘要報導。

第二語言的學習新思維

李嵬的演講主題為「English Teach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他主要分享multicompetence的概念,指出第二語言使用者(L2 User)學習目標語言時,學到的目標語言並沒有完全獨立於母語之外,並點出了母語在語言學習上的重要性。

以英語學習為例,台灣人學英語時,會受到中文認知的影響,因此學到的英語不可能和英、美人士使用的英語相當,同時,原本早已學會的中文也會因為新學的英語而有程度不等的改變。李嵬表示,這代表了教師應該思考怎樣透過母語協助學習目標語言,因為不管課堂中有無使用母語,第二語言學習者都會在腦中透過母語來理解目標語言。他也指出,在全球化時代,以英語做為主要溝通工具的情況將會更常發生在英語非母語的人士身上,因此學習英語的成功標準也應調整為「能否使用英語融合不同觀點、不同文化的溝通者」,而無須在意英語表現是否能與英語母語人士相當(Not to pass as native speakers but intercultural speakers who can mediat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viewpoints)。

李嵬並提出了「Translanguaging」的語言學習概念,他表示,Translanguaging 是一種透過語言實踐(language practice)與溝通互動讓未知語言逐漸產生意義的過程。舉例來說,大部分人都知道心型符號代表「愛」,因而知道的意思為「I love Taiwan」; 而當把心形換成了苜蓿時,閱讀者根據這樣特殊的圖文排列形式, 多半仍然會「猜」這句話的意思是「I love O’Bama」,心型圖案在這句話中,「愛」的意義就成形了。也就是說,透過語言觀察與模仿目標語言的使用、透過已知的部分猜測未知的部分,也能有效學習目標語言。

教師是啟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夥伴

孔子曾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習動機(motivation) 一直是一個人能否持續學習、有效學習的重要關鍵。Neil Anderson 的演講「Strengthening Student Initiated Motivation through Motivational Partnerships」, 希望能夠鼓勵教師們都能保持教學熱忱,隨時準備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Neil Anderson指出,理想的學習歷程,應該是透過一連串短期學習目標的累積,逐漸達成一個較長遠的目標,而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習者建立持續學習的夥伴關係(Motivational Partnership),因此教學者的心態相當重要,老師要時時保持教學熱忱,並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透過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充分的溝通、充分的鼓勵,都是支持學生學習的方式。

教師的角色是如此重要,若當教師情緒低落時又該怎麼帶領學生學習呢? Neil Anderson認為,如果真的陷入負面情緒,又要馬上進行教學,就應該趕緊從中抽離。方法不一而足,Neil Anderson自己則喜歡在沒人的地方以持續、堅定、有力地喊出「Stop it」來轉換心情。是一種發洩,也是一種讓自己不再悲觀的自我暗示。

語料庫的廣泛應用

專長研究語料庫的投野由紀夫教授講題為「Corpus – Based Research in Vocabula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in ELT」。他分享,透過分析語料庫可以觀察到許多語言現象,比如分析教科書的語料庫與課室活動的語料庫,就可以明確知道學生學的是怎麼樣的內容;分析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料庫,就能知道第二語言學習者是怎麼應用英語的、又是怎麼發展中介語(Interlanguage)的,語料庫的應用已十分廣泛。

語料庫也可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方式進行資料探勘(Data Mining)(註),找出資料間的特殊相關性。投野由紀夫以自己的研究舉例,透過這樣的應用,可找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CEFR)各等級的基準特性(criterial features),也就是能夠標示學習者英語能力落於CEFR哪個等級的指標性單字或片語,一旦找出基準特性,英語教師將能更有效地提供符合學習者程度的語法和詞彙進行學習。

掌握英語 掌握世界

在全球化時代下,語言學習者可以學著使用英語做為不同觀點、文化的橋樑,可以透過語料庫的輔助讓學習方式更有效率、更加多元;不變的是,學習動機始終是學習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教師也始終是學生學習歷程的重要夥伴。有著教師的陪伴與各式教學理論與教學應用的幫助,相信學習者終有「掌握英語,掌握世界」的一日。

註: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理論主要是設計和分析一些讓電腦可以自動「學習」的演算法。資料探勘即為機器學習的一種應用。

資料探勘(Data Mining):資料探勘一般是指從大量的資料中自動搜尋隱藏於其中、有著特殊關聯性的訊息的過程。

 

李嵬

英國倫敦大學

柏貝克學院副校長

 

投野由紀夫

東京外國語大學

語言研究系教授

 

Neil Anderson

美國楊百翰大學

語言學系教授

前TESOL主席

 

◎整理:Winter Chang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