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演說與告別贈言


 

       傑出或偉大的元首,都會有不凡的就職演說與告別贈言。其中的許多都已被歷史學家定義為「黃金演說」,成為人類的共同遺產,叮嚀著後人不敢懈怠、力求進步。

       偉大的元首就職演說前後相望,這些演說無論在智慧及道德上都有相當的高度,只要有高度就必然器宇化為文采,擲在歷史的地面上,也會發出鏗然的聲響,動人肺腑,移風易俗,傳之永遠。

林肯以「語言之劍」征服人心

       就以林肯為例,他一八六一年三月第一任就職,當時南方七州已宣告退出聯邦,內戰一觸即發,他在就職演說裡就以「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為主軸,諄諄告誡,最後以「願被我們天性裡更好的天使所觸摸」作結,希望打動人心,弭患於未然。但當時內戰之局已成,終究難以扭轉。一八六五年三月,林肯二任就職,距內戰勝利只剩三十七天,但他雖勝利在望,卻無絲毫喜悅,就職演說都是在談療傷止痛,重建團結。這篇演說不長,只是在闡明一個《聖經》上的道理。內戰是對美國的懲罰,因為美國人民對上帝的愛與公義仍做得不夠。這篇演說以「我們對任何人皆無惡念,對所有的人只有慈悲」。這篇演說是「蓋茨堡演講」的延伸。林肯早年受正規教育的時間極短,都靠自修;他讀的書也極少,最常讀的就是《聖經》。這養成了他文體上有很強的宗教道德感。當代「林肯學」權威學者威爾森在二零零七年新書《林肯之劍──總統職位及語言力量》就對林肯自覺地發展出獨特、從未來視野看現在,因而他亟力追求超越現在的心情與努力做了深入的探討。林肯的二任就職演說及蓋茨堡演講,就是以未來的心情看內戰,自然恢宏有力,替未來歷史的方向作極大的導引。他用「語言之劍」征服人心。

 

甘迺迪只談未來願景

       後來甘迺迪(肯尼迪)總統於一九六一年一月就職,對自己的就職演說該怎麼講很覺苦惱,他的首席幕僚索倫森就勸他讀只有二百七十個字的「蓋茨堡演講」,把自己浸泡在林肯的心情裡去體會「偉大」的力量。於是就出現了他那篇同樣成為美國歷史文獻的就職演說。

       這篇演說完全不談現實問題,只談國家精神及未來的總體願景,要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拋棄包袱,充滿自信的為國家開創新方向,其中那句流傳千古的「別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什麼,要問你們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什麼」即對改變時代發揮了極大作用。

       甘迺迪在美國青年心目中取得神祗般的地位有許多原因,就是演說所發揮的影響即佔了相當份量。美國從殖民時代起就有所謂的「政治布道(Political sermon)」傳統,它經過林肯與甘迺迪,可謂已到了最高點。

       偉大的就職演說史不絕書,在此可舉一些特例:例如,十九世紀拉丁美洲在西蒙‧玻利瓦爾(Simon Bolivar)領導下相繼脫離西班牙統治。他一八一九年二月就職委內瑞拉總統時,就敦促人民、官吏、政客齊心向上。玻利瓦爾特別談到「物質、暴政及腐化,乃是我們的三重束縛」,必須以最大的努力來克服。作為一個新興民主領袖,能如此深刻與民共勉,其高度與遠見確實不凡。儘管因為時代所限,玻利瓦爾壯志未酬,但他的期許已被奉為圭臬,呼喚著拉丁美洲人民的心靈。

 

小羅斯福挑起「國家責任」

       再如美國小羅斯福總統於一九三三年三月首任就職,當時美國正深陷於經濟大蕭條,慘況空前,大規模失業使得許多人流離失所,美國也出現了只有貧困國家才看得到的逃荒,人心的恐懼絕望已到極點,大家都認為這個國家完了。小羅斯福在就職演說裡,就很明白地替這個時代注入了「信心強心針」。他提出許多可行的想法,向人民承諾「我們的目標,是要保障一個圓滿而永久的國民生活」。他的這個保證後來成為全球信奉的「國家責任」。

       此外,他又深入闡述「我們唯一必須恐懼的是恐懼本身」,要大家不必也不能因為國家而恐懼,而是要認清問題,以信心毅力加以解決問題。他就職百日內,快速推出各項「新政」法案,不但化危機為轉機,也一掃過去美國長期以來投機奢侈的社會病態心理。

       羅斯福於一九四一年將這些新價值條理化,提出所謂的「四大自由」承諾,包括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等,已成為全球每個政府必須向人民保證的承諾。今天全球經濟動盪,如果我們回頭看小羅斯福七十五年前的就職演說,就格外會對他的高瞻遠矚欽仰不已!

 

布萊爾期許英國成世界標竿

       今天的英國早已沒有昔日大英帝國的國力,但英國作為全球政治經濟創新中心的地位卻始終未變,英國的保守黨及工黨一向也彈性極大,懂得自我修正,英國採內閣制,多數黨黨魁即首相,因此多數黨選舉勝利後,黨魁在黨大會上的演說即相當於就職演說。一九七五年十月十日撒切爾夫人(柴契切爾夫人)的演說《讓我告訴你們我的願景》,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日布萊爾演說《讓我們成為世界的標竿》,就是英國兩黨始終自我調整、走在時代前面的最佳例證。這兩篇演說,都視野和思想不凡,改變了過去政治上左右的簡單劃分。研究近代政治思想變化的,都視之為里程碑。

       傑出的就職演說,在俄國也未缺席。赫魯曉夫在斯大林死後的五六年黨大會當選為蘇共總書記。他在黨大會之後的一個秘密會議上發表演說,相當於就職演說。他在演說裡即以「我們必須斷然拋棄個人崇拜」為題,將過去大規模的壓制和鬥爭做了深入反省,這篇演說等於讓蘇聯開啟了改變的新時代。赫魯曉夫的那篇演說坦白而務實,不是有些人簡單的「鞭屍」可以涵蓋的。

 

哈維爾訴求「道德政治」

       還有,一九八零年代末,前蘇聯以及東歐出現自由化運動,捷克的劇作家哈維爾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當選總統,就職前他就在一九九零年元旦發表公開信,透過報紙電臺而播送,形同就職前的告同胞書。這封公開信指控在捷共統治下,由於壓制與說謊,大家都兩面人格,使得捷克成了「一個被污染的道德環境」。因此他遂呼籲全民要建立一種「基於道德的政治」,讓品質好的人出現。哈維爾後來所有演講都以「道德政治」為訴求,這乃是今天捷克在東歐表現得最好的關鍵。道德污染,一切努力就都會只有反效果,「道德政治」改變了捷克。

       元首的就職演說,傑出的可以為國家提出方向與願景,偉大的則可以改變整個時代。相對而言,元首的任滿離別贈言,由於說者不在其位,它對現實的直接影響當然不大。但離別贈言真的就無用嗎?卻也未必。由於偉大的離別贈言,少了現實的負擔,反而能心無罣礙,真情流露,產生另一種更大的作用。

 

伊麗莎白一世心懷人民福祉

       例如,十六世紀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奠基者,文治武功皆極不凡。文化上,「伊麗莎白一世時代」早已成了文學藝術上的一個專有名詞,文風鼎盛;她自己也寫得一手好詩,是「帝王詩」的代表。而在武功上,則英國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為海權時代的大英日不落國奠下了基礎。這個「她自己嫁給英國」的女王,到一六零一年已六十九歲,在位則四十四年。她的人生已到了最後,於是當年十一月三十日她向一百多位貴族發表演說,對「為王之道」做了總結性的真情告白,由於她在一年多後逝世,這次演說遂成了她晚期最重要的演說,相當於離別贈言。這篇名叫《為王之道(To be a king)》的演說,幾乎可說是由古而今所有統治者裡境界最高的演說,英國人皆視之為「黃金演說」,是「政治聖經」。

       伊麗莎白一世這篇演說,是她那個時代的高尚文體,句子長,一句句有力而層次分明,動人肺腑,她說﹕「對於我自己,我必須說,我從來不是貪婪刮財而緊攢之人,也非嚴厲抓權的君主。也從不浪費揮霍,我心從不理會任何塵世財貨,我只在意萬民之福善……在治理這片國土時,我把最後審判那一天放在我的眼前。我以有一天將會在更高裁判者面前受審並應答的態度而治,在祂座前我將申訴說,在我的心裡,任何與我的人民福祉無關的事我都不曾理會。」

       伊麗莎白一世還說﹕「作為女王,戴著王冠,看到的人會認為榮耀,而我自己則無此種喜悅。對我而言,女王的顯赫名號及皇室的權威,並不能引誘我;我只是欣慰於能被上帝挑選為祂的工具,來維繫祂的真理與光榮,並捍衛這個王國,使它免於恥辱、傷害、暴政及迫害。」

       為王之道,要畏天愛人;要相信王的權力再大,也大不過那天上的道理。伊麗莎白一世的真情告白裡能有如此高度的自省,普天之下的當權者又有幾人!

 

華盛頓秉持正直獻身為國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於一七九六年九月十七日發表的任滿臨別贈言,也是同樣震鑠古今的典範文獻。這篇贈言當時以公開信的方式發表於報刊雜誌,它原文甚長,多半皆為心得與惕勉。包括他強調美國憲政極為脆弱,必須大家警惕與呵護;不能有地域政黨,否則一定會在嫉妒憤恨下讓國家紛亂不已,造成國家悲劇;要特別小心軍事力量的擴大會傷害到國家及國民的利益。他的這些贈言,有許多都不幸證明為真。此外,他也有很多真情告白,最動人的是這一段:

       「檢討我在任期內所做各事,我不感覺有故意的錯誤。但我很明白我的缺點,不會以為我沒有犯過許多錯誤。不管這些錯誤是什麼,我懇切的訴求上帝,把這些錯誤可能產生的壞處,予以避免或減輕。而且我也將懷著一種希望,但願我的國家永遠寬容這些錯誤。我秉持正直的熱忱,獻身為國,已四十五年,希望此後我因能力薄弱而犯的過失,會隨著我的長眠地下,而湮沒無聞!」

       這是華盛頓最動人的告白,那是徹底的謙卑,一種對歷史、對永恆的謙卑,在境界上可以說和伊麗莎白一世同高。難怪會有歷史學家認為,有了這樣的第一任元首,乃是美國的福氣。

 

艾森豪誡防「軍產複合體」

       而在當代,說話最坦誠、影響也最大的。當屬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七日美國艾森豪(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告別演說了。這位二戰統帥出身的總統,對軍隊的正面反面了解至深,他在離別時即殷殷告誡,要提防「軍產複合體(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對美國的禍害及對民主的侵蝕。他特別警告﹕「在政府的各委員會,我們必須防備軍產複合體,它刻意或不刻意去獲得不當的影響力。」當軍事產業不斷擴張,會侵略成性。他的贈言,華盛頓也同樣提到過。到了現在,「軍產複合體」已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和警告標誌,艾森豪實在功不可沒。

 

元首演說為理想世界點燈火

       傑出甚或偉大的元首就職演說與臨別贈言乃是歷史的瑰寶,有的提振人心,把國家帶到更高境界;有的鼓舞希望,移風易俗,讓國家化危機為轉機;有的則成了對人類的永恆叮嚀,替理想的世界點起燈火。今天的臺灣,社會撕裂、對立、思想混亂、價值顛倒;而人民生活則因貧富兩極而問題日深,再加上兩岸關係混沌。在這個百廢待舉的時刻,我們又能企望馬英九給人們什麼樣的就職演說?而陳水扁又會從自己的失敗裡凝聚出什麼教訓,在告別贈言時給予往後的人們什麼另類智慧呢?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