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的英語教育政策白皮書


international#5108195

語言的目的是溝通 

       Graddol所謂的全球英語不同於傳統英美國家所使用的「標準英文」,其主要使用者為全球各地人數不斷增加的雙語專業人士,而這全球英語的使用者也有別於大多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前者擁有國際性跨文化情境所需的翻譯、詮釋、文化理解以及應變的能力;此書也指出,與英美籍教師相比,具雙語背景的英文教師不但擁有學科知識的雙語能力,更能夠有效地訓練雙語學習者以及提供學生更多的扶持(頁91)。

       Graddol認為全球英語的學習有別於傳統的英語教學:語言學習的目的不在於擁有如母語般流利的口說能力,而是在於能夠和其他國家的雙語人士達成有效的溝通(頁91)。亦即,傳統英語教學導向,如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式的精緻發音、生澀字彙的累積、及艱深文法準則的背誦方式已經被培養溝通理解力(intelligibility)所取代。因此加強英語使用者的被理解力以及解決現實的溝通障礙應為全球英語的教學目標。

       本文將從Graddol的洞見進而思考台灣的大學英語教育,並針對政策與執行層面提出以下幾點回應:

一、 大學英語教育以培養學生全球化能力為主要目標

二、 學術英文教學以文體類型為主,培養大學生的閱讀及口語能力

三、 研究所課程以學術研究為主,培養專業領域的閱讀、寫作及發表能力

四、 職場專業能力以實務溝通,提供大學生職場競爭力為主

五、 打造專業英語教學中心,整合成大各系所資源

 

思索台灣英語教學之困境

       Graddol在其著作中試問:「為何全球英語可能意謂著英語學習不再是外語學習?」(“Why global English may mean the end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全球化英語的來臨代表英語在非英語系國家(如台灣)的定位不再是第二外語的學習,而是身為全球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有鑑於此,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應該再以擁有語言及文化知識為導向,而要以實用功能性為主要訴求;亦即,英語能力不再以通過英語鑑定考試為主,而是要培養專業學習及日常生活上必須具備的技能。因此我們也必須重新思考大學的英語教學訓練,並針對內容設計進行有效的調整,重新定位課程目標以強調實用性,藉此提供大學生成為全球公民的訓練,使其在全球化的政經環境中擁有競爭力,得以發揮專長。

       現階段台灣大專院校學生所修習之英語課程大都為一般共同科目,教師所教授的上課內容屬性傾向於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其內容或是銜接高中英文,或以一般日常生活的實用英文為主,較難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興趣或符合其未來生涯規劃的需求。現階段台灣大一英文課程面臨的困境在於教學目標較難考慮學生個人的需求,此侷限在一般目的的語言課程無法面對學生程度差異以及學生多樣性的期待,因而教學成效有限,學生語言能力難以提升。

 

以學習目的為教學導向的成鷹計劃與ESP

       因應Graddol指出的全球英語趨勢,成功大學教務處特別委託成大外文系規劃執行「國立成功大學提升全校英語能力計劃(簡稱成鷹計劃)」,以期達到成大學生具有全球公民水準之國際競爭力目標。在過去一年教學團隊的規劃執行下,成大的英語教學已經從傳統的大一、大二英文逐步轉型為以實用功能性為主的學術及職場ESP課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課程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已是外語教學領域中最主要的範疇之一。不只英語系國家對外籍學生提供的專業英語課程增加,許多大學也提供ESP的研究所課程。此外,以ESP為主要訴求的專業期刊及國際學會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這種以學習目的為教學導向的語言課程改變了英語教學方法、教師角色、學生學習方式、教材及活動。語言不再只是傳統學科學習的科目之一,而是結合學生學科學習與生活實用上的工具。

 

分類教學 強調實境應用

       不同於EGP,正統的ESP教學通常有一套周延的前置作業:從學生的語言需求分析、專業語言分析、到學生英語能力評估,繼而綜合統整以上分析結果,再選擇或編寫教材及設計課程內容。ESP課程設計不再以單字或文法教學為主,而強調跨國文化、專業情境、以及專業語言的使用。

       目前國立成功大學的大一英文課程雖然仍以一般英語訓練為目標,但是定位上已經稍作調整:以銜接高中職的英文課程,以及預備學生選修專業英文課程的方向為主;教學方向強調閱讀教學、文化教學以及口語訓練。教學內容以四大領域為主:人文藝術(Humanities and Arts),社會關懷(Civil Society Concerns), 科技發展(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環境生態(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研修大一英文的學生必須具備下列產出(productive)技巧: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簡報技巧(Presentation Skills),提問及回答技巧(Questioning & Answering skills)。

 

以文體類型為主 學習專業領域英文

       大二英文將以專業學術英文為主,協助學生研讀專業書籍以及預備上課討論所需的口語能力。此訓練將以學生專業所接觸的文體類型為主,類型將因系所不同而有差異:例如,理工學院學生面對的文體包括教科書、報章雜誌報導、學術論文、實驗報告以及操作手冊等;而商管學院的學生將以研讀教科書、企業案例、產業報告、財務報表等為教材。因為各文體都具備鮮明的溝通目的、特定的功能與其特有的組織結構,將文體類型為本的學術專業英語文融入閱讀及口語訓練可幫助大學生在學科學習上培養其所應具備的學術能力。

 

成大成鷹計劃之課程設計

       目前成鷹計劃團隊試辦的專業英文課為選修課程,98學年度正式開設的ESP課程將取代過去的大二英文並於日後逐年增設大三、大四的ESP通識選修課程。藉由文體分析、閱讀技巧的講解及延伸活動,專業英語課程訓練學生理解其相關領域的各種資訊,從數種文體類型中能夠迅速並有效地了解文本中的主要論述以及擷取所需的資訊。此外,全英語的教學環境也讓學生在英語環境中進行有效的聽力與口語溝通。學術寫作及研討會論文發表等進階訓練課程將暫時以研究生工作坊的方式舉行。

       大三、大四英文選修課程原則上以職場專業英語教學為主。課程將提供人文學院、商管學院及理工學院畢業生相關的職場訓練,從英語應徵面試到開會、簡報、及專業報告寫作等技巧。不同於以文體類型為主的學術英文,職場英文課程以不同情境(如公司內部會議、與客戶協商、與廠商議價等)為其主要訴求。

       除了原先設立的新聞英文及商用英文,計畫團隊在2008年也陸續推出經貿英文、管理英文、旅遊英文、職場英文、及簡報英文。試辦課程推行一學期後,計畫團隊回收的問卷中發現學生對此課程的反應極為熱烈,反映出此英語教學改革的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也協助其培養專業實務所需的語文能力。因此,於2009年針對理工背景的學生,成大又積極推出等五門課,全面性推廣ESP課程。

 

全球化 帶動高等教育的轉變

       因應全球化現象,不只語言教學及學習需要轉型,Graddol認為當今非英語系國家的高等教育也必須回應此競爭趨勢。《英語下一步》一書指出各地區的菁英學府及地區性大學之間將出現明顯的差距:菁英式的大學教育將以英語為學習媒介,提供當地菁英與國際級的教師及來自全球各地學生互動的機會;地區性大學則主要服務一般當地學子,延續傳統式教學(頁80)。此非英語系國家不斷提昇其競爭力的現象,將有效提昇當地學生留在國內進修的意願;反觀英語系國家的許多大學,隨著國外學生人數降低,在過去幾年也積極在亞洲成立分校,招收當地學生,Graddol指出馬來西亞及中國研究生已經不再需要出國就可以獲得國外學位(頁80)。

 

打造專業英語教學中心

       因應此全球化高等教育的競逐,成大藉由積極改革也逐漸轉型為國際型菁英學府;打造「全球公民」的英語教育只是第一步,我們將以目前的專業英文計畫為基礎,打造大專院校專業英語教學中心。此教學中心不但有助於整合成大各系所資源,亦可藉由成大經驗協助其他大專院校規劃相關課程。此中心爾後也將致力於專業英語教學的發展及研究,推動專業英語教師認證,舉辦大師級演講,安排學術交流,讓成大與國際接軌。

 

後記:作者誠摯感謝成鷹計畫 ESP團隊成員 陳慧琴 老師協助撰稿。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