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英語教學與測驗國際學術研討會採訪報導

 

       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LTTC)舉辦的「2009英語教學與測驗國際學術研討會」於3月6日假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展開,在此為期兩天的大規模國際研討會中,語言中心特別邀請到多位國際知名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包括Diane Larsen Freeman、Lyle Bachman、Geoffrey Pullam以及Yukio Tono,並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學者發表論文,論文內容觸及英語教學與測驗的各種面向。

       此次國際研討會的會議主題是「語言教學與測驗的新視野─英語的『主體』性與『媒介』性」(A New Look at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English as Subject and Vehicle),會議內容涵蓋英語教學、測驗與評量、電腦與網路教學、語料庫及其應用、專業英語及文學、文化與英語教學等子題,內容充實且十分精彩。

       在此研討會中,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即是─我們處在一個變動的世界,語言亦如此。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語言不再是僵固、不變的客體,而是流動、複合的主體。英語在全球使用人口的增加下,已不再是只被少數母語使用者所擁有的語言,而是世界各個非英語母語使用者之間溝通時所使用的世界語言;在這個影響下,英語不論在發音、文法各方面都不再具有不可變更的權威性,而是以一種具有可溝通性的工具。在英語能力的測驗方面,也必須因應變動的社會、符合各種需要來設計測驗,而測驗的設計必須和測驗的目的配合,並必須透過不斷地檢驗和論證過程來證明其測驗的公平及可靠性。

       本刊很榮幸地訪問到四位主題演講的講者,以下是他們演講內容摘要及訪談內容,僅供讀者了解最新的英語教學與測驗的趨勢。

 

 

Diane Larsen-Freeman

任教機構: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

演講主題:O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English as Subject and Vehicle

 

演講內容摘要:

       在全球化的時代,英語已成為地球村的共通語言,我們使用英語溝通的對象已不限於英美母語人士,而包含為數更多的非母語人士。在本場演講中,Prof. Larsen-Freeman將闡述面對此一新時代,英語研究及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新思維。英語不再是一門充滿金科玉律的學科,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多元系統。英語教學應著重提供學習者各類使用英語溝通的機會,使英語成為其獲取知識及表達思想的媒介,學習者將從實際的溝通交流中,建構自己在地球村中的角色。此外,教學及測驗機構應更加重視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的實力、建立更有意義的學習目標。

 

專訪內容:

您將語言形容為一個缺乏固定規則的動態系統,那麼在這個情形下老師們如何進行語言教學?學生學習語言通常是需要有固定規則的,您又如何將動態語言的特質介紹給學生?

       我們永遠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了解學生,因此我會問我的學生,「為什麼你們需要規則?」我想是因為他們需要一些安全感,他們需要抓住一些東西,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而什麼是錯的。我們不能僅僅告訴他們,那裡沒有規則,因為這樣學習語言,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我有兩個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個是,我們可以教學生最重要的幾個規則(rules of thumb),但同時清楚地告訴他們,任何規則都會有例外的時候,因為語言永遠不是固定的,語言永遠在改變,原則只有在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可以使用,但總是會有異常的時候。

       第二個,我認為老師在語言教學上要教導的是規則產生的原因,而不是規則本身。我們必須告訴學生這些規則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當他們問為什麼的時候,回答「沒有為什麼,它就是這樣!」這是個讓人沮喪的答案,並且不能從中得到任何的安全感。我想要強調的是,文法的任意性並沒有想像那麼多,當了解為什麼需要有那些規則,就可以接受那些規則。重點是所有的文法結構都是在意義的基礎上產生的。也許我可以在這裡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不要將動詞分為狀態動詞和動作動詞,並且說狀態動詞不能加ing,但是動作動詞可以加ing;應該是要說明ing在英語裡面代表的是一種進行的過程,所以一般的狀況下我們不會在狀態動詞後面加ing,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們會在最經典的狀態動詞be後面加上ing,表示一段時間的過程,例如你可以說” I’ve been loving my new course”`,那並沒有錯。所以我想要說的是,必須讓學生了解規則存在的意義和原因,這樣學生們在學習上就比較容易接受。

 

 

Lyle F. Bachman

任教機構:Department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TES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A

演講主題:Justifying the Use of Language Assessments

 

演講內容摘要:

       本演講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語言學家Lyle F. Bachman教授發表其獨創的,對測驗使用的論證(AUA; assessment use argument)理論說明:語言測驗成績與學生語言能力之間關係(亦即傳統上所稱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應加以科學的驗證。Bachman教授在演講中也將具體建議驗證的程序,以進一步說明測驗成績的意義與測驗的品質。

 

專訪內容:
您可以和我們談談您發展「測驗使用論證」(AUA, assessment use argument)最主要的動機嗎?

       動機其實有很多個。其中一個是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談論有關於測驗的使用和誤用,但並沒有人將討論連結到測驗的研發上面。這幾年有很多的研究,將焦點集中在效度方面,我們讓學生接受所謂的「閱讀測驗」,然後給他們一個分數,並宣稱那個分數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有什麼證據我們可以證明、支持這些宣稱?這就是效度。但是似乎很少提及效度和測驗之間關連性極可能造成的影響,我想要將它們連結在一起,並且幫助大家了解兩者的相關性。我會問那些考試研發者:「這個測驗是用來做什麼的?」,他們會回答:「這是用來測量受試者的閱讀能力的」,我說「好!這是個閱讀測驗,那麼這是用來做什麼的?」通常大家往往很難連結。但是如果我說:「除了考生以外誰會受到這個測驗的影響?他們如何受到影響?哪些決定會根據測驗結果而做選擇?」,當這樣去想,所有因測驗所造成的決定和後果,就可以比較簡單地了解測驗研發的重要。

 

那您認為有所謂的「完美的考試」嗎?

       沒有(笑)。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對利害關係人說明測驗的用途及目的,而AUA的重點就在於此。每種測驗牽涉到的利害關係人都不同,有時甚至跟整個社會都有關係。比方說,像大學入學測驗這樣大規模的考試,就有很多很多的利害關係人;如果只是教室裡頭的考試,那麼只牽涉到一小群人。

       同時,測驗使用者也應該被教育,利害關係人應該監督測驗研發者,使他們有責任感。在亞洲,科舉考試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儒家傳統,從好的一面來看,此種思想讓群眾普遍相信測驗是良善的,因為測驗引導人們接受教育、得到進步。而大家認為一個人受的教育越多,他就會變成更好的人,社會也會因此變得更好。藉由測驗,可以確保社會上的菁英人才都具有真正實力,而不是憑藉身分或關係。但是由壞的一面來看,亞洲的利害關係人卻因此對自己使用的測驗毫無批判能力。歐洲也有這種情形,但亞洲特別明顯。挑戰測驗是件好事,因為這樣可以讓測驗研發者負起責任,這樣他們才會提醒自己,要以道德且專業的方式來研發測驗。他們才能宣稱,這是我們做的測驗,我們感到自豪。

 

 

Geoffrey K. Pullam

任教機構:Schoo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 Languag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演講主題:The Truth about English Grammar: Rarely Pure and Never Simple

 

演講內容摘要:

       長久以來,學界對於該如何定位英語文法抱持兩種正相反的看法。一派認為現今我們所依循的英語文法由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某種權威體制所訂立,歷經恆長歷史傳承而無重大演變,其地位與價值不可撼動。另一派對於文法是否真為「法」則表示懷疑,認為所謂的文法不該是人為訂定的嚴峻法條,而是人類在使用語言溝通的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實用智慧,其成形的軌跡應該是放諸世界所有語言皆準。在Prof. Pullum看來,這兩種看法各有其偏頗不周之處,但對於英語教學危害最劇的莫過於將文法視為應死守的成規的第一種見解。在本演講中,Prof. Pullum將剖析英語中許多實際的例子,闡示傳統上被奉為金科玉律的文法,其實與日常英語使用情況有極大的差異。

 

專訪內容:

本刊的主要讀者群是大學英語教師,您有什麼跟今天演講內容有關的訊息想傳達給他們嗎?

       如果老師只是一直帶學生做文法練習,那就並沒有把英語當作一個溝通的媒介,而是把它當作一種死亡的語言來對待。就好像拿到的只是一些破碎的片段,所以只能夠去研究那些模式,並且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但是這麼做完全忽略了英語的溝通功能,而且很笨。可是,如果我們採用溝通式活動、角色扮演遊戲,不去管書中的對話或劇情,也從來不講解文法,這樣也是錯的,因為我們把學生當成嬰兒了,他們變得只能從實例中學習,而無法從你這裡得到任何解釋,這也是不對的。當你面對的是18歲的年輕人,而不是嬰兒的時候,你可以跟他們作一點解釋,比方說:這是所有格,要放在名詞前面;所有格都有’s,但是I、you、he、she、it、we、they等人稱代名詞例外,這些字不用加’s,它們都有不規則的型態。如果你解釋這個,那麼他們就能了解「its」和「it’s」的不同;「it」是一個代名詞,所以它的所有格是不規則的型態,沒有’s,「its」就是它的所有格。「It’s」是另外一個字,它是「it is」的縮寫式,這樣就能輕鬆把兩者區分開來了。如果你把這些東西解釋過,學生們就不會搞錯。在恰當的時候,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文法,但是不要特別去強調,同時,解釋文法的時候應該用中文。我想好的語言教學應該是有些時候大家講英文,但是有些時候老師要停下來用中文說明英語的運作方式。

非英語母語國家,使用英語的人口快速地增加,因此非英語母語者之間使用英語相互溝通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這對於所謂的「標準」有什麼影響嗎?

       這還需要觀察。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但是還要做進一步的觀察。對我來說,英語的句法在世界各地只有非常微小的差異,我認為大家把情況想得太嚴重了。我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差別,但主要差別是在語音及字彙上,一些有趣的差異,但是程度不大。在近代,英文在世界各地傳播的速度很快。如果一種語言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傳播出去,就會分裂成好幾種語言,但英語的傳播是從1850年才開始的。英語和華語有一個最主要的不同之處,雖然兩者擁有相近的語言人口數目,但是英語在全世界流通,並不侷限於某處,所以可以在六十個國家被正式使用,華語人口卻都集中在中國,以及鄰近和所屬的小國家。告訴你們一件有趣的事,任何一個人,只要英語和普通話流利,就可以跟二十億人,也就是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溝通。不可思議吧!

 

 

Yukio Tono

任教機構:Graduate School of Area and Culture Studies,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Japan東京外國語大學

演講主題:Corpus-based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演講內容摘要:

       本演講由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的投野教授說明:日本英語學習者寫作及口語的語料庫建置及其在日本國內英語教學的應用。投野教授特別舉出JEFLL與NICT JLE語料庫建置與應用的實例,並示範在日本家喻戶曉、根據語料庫資料所製作的NHK電視英語會話節目。

 

專訪內容:

本刊的主要讀者群是大學英語教師,您有什麼跟今天演講內容有關的訊息想傳達給他們嗎?

       我想要建議大家,語料庫是一種工具及資源。有越來越多的語料庫出現了,所以如果你了解語料庫是什麼、知道如何使用它,這可能會改變你看待語言或研究語言的方式。我希望更多老師有興趣接觸語料庫,並且動手去運用它。

 

您曾經進行過學習者錯誤分類的工作。日本是否將語料庫研究用於課程設計改革呢?

目前還沒有人利用語料庫資料來修改課程,但是大家開始對這件事感興趣了。

       比如說,我受邀分析日本英語教科書的內容。我們的教科書跟中國、台灣、韓國比起來是很薄的。台灣從國小開始實施英語教育,但日本不是。我在分析教科書資料時發現,台灣跟韓國的國小英語教材所涵蓋的單字及文法份量跟日本的中學教科書差不多。所以台灣的學生在升上中學之前,就已經在學日本中學的授課內容了。日本教科書的份量大約是台灣的1/5或1/6;我們提供的學習內容比較少。我向政府部門報告這些發現;事實上,他們正在考慮要從國小開始進行英語教育,但他們對此很謹慎,不希望操之過急。

 

目前已有的語料庫工具是哪些?

我的網站(http://leo.meikai.ac.jp/~tono/)上有一些免費的工具可以下載。我在本次的工作坊中介紹過,很容易使用,也歡迎大家去使用。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