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及戰術 看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


前言:

討論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對台灣的前途有非常大的影響。只是語言的戰略重點與戰術重點完全不同,宜加以區隔。戰略重點主要在討論英語的地位、組織、目標指標與資源分配,而戰術重點主要在討論教學課程、教材師資訓練與考試。不過有些重點的戰略及戰術規劃是重疊的,為了方便討論,大略列表如下供大家參考:

戰略重點 戰術重點
  • 語言的策略地位 (母語/國民第二語言/外國語,工具性/文化性)
  • 決策機構與層級:跨部會層級
  • 能力指標 (各級學校教學部門及企業或公務機關人事部門)
  • 成就評量,進步指標及良率目標 (各級學校完成能力指標之比率)
  • 資源分配優化結構 (各級學校之英語經費及師資、上課時數分配比例及階段)
  • 公共化程度(目前英文學習自費學習比重高,且受貧富差距影響過大)
  • 考試機構,教育機構及人事部門
  • 考試範圍與考試方法
  • 訓練教學方法與內容
  • 課程目標與大綱
  • 教材編寫與審訂
  • 師資訓練及評量
  • 班級人數與分班方法

由於戰略及戰術的範圍過大,本文僅能就部份的戰略議題做概略式的論述,以就教大方,則能拋磚引玉,有關戰術部份請參照附件筆者撰述之三篇文章。

 

1.  戰略重點觀察(1): 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的「英語至上主義」回顧

       2010年談「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議題,不能不提到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在1999年為文論述英語國家具有經濟優勢的理由,他在當時檢視使用英語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等,經濟成長力都比較好,因而提出四種主要論點:

1.1「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理論」,即英語系國家中負責經濟營運的官員大多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一樣,和學術界淵源深厚,這批學者出身的官員在變動激烈的時代比固守教條主義、事務官僚出身的政治家更能掌握時代的脈動。

1.2「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理論」,即1980年代時以柴契爾政權下的英國為首,各英語系國家都成功的重視市場機能,減少政府對市場的介入,但其他非英語系國家沒能趕上這股時代潮流。

1.3「全球化理論」,即在經濟國際化趨勢中,英語成為商業貿易的共通語言,英語能力即商貿能力。

1.4「網路化理論」,即世界資訊與智識大多以英語傳遞,因而未使用英語的地區會產生資訊及智識的落差。

 

2.  戰略重點觀察(2): 重新檢視克魯曼的英語至上主義論述在今日是否依然有效?

2.1       語言對國家競爭力關係牽涉多元的人口、經濟、文化及網路通訊科技運用規模等變動因素。

       有關克魯曼主張的「葛林斯班理論」與「柴契爾理論」兩項論點,在面對2007年美國兩房事件及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衝擊所引爆的金融大海嘯後,幾乎不能應驗,甚至包括葛林斯班在內的一些經濟學家,不但不是經濟成長的功臣,反而是罪魁禍首,另外,幾乎所有的英國經濟學家都被英國女皇伊莉莎白質疑,為何在經濟大海嘯發生前一年,未能事先提出預警與對策。英語系國家的經濟學者、官員、與經濟理論政策不但沒有優勢,還拖累了全球非英語系國家。

2.2       大中華經濟圈崛起引起的華文熱

       2008年西方經濟蕭條,尤其是美國與英國的經濟失靈,反而給了中國一個機會,由於東協加一或三的區域經濟合作體制順利推動,及中美經濟共體(Chi-merica)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發揮的需求面經濟效應,華語文的優勢也相對崛起。早在2006年美國前總統布希召開的國家語言戰略研討會,即明白的要求美國大學、中學語言教育要重視四大國家戰略語言:華文、俄文、阿拉伯文及波斯文,其中華文為四大戰略語言之首,美國政府還撥出美金1.7億預算在全美三千所高中及大學改善中文教育,開設進階課程(Advance Program,簡稱AP) ,並由College Board委託 ETS設計AP進階華語文的測驗可以抵大學學分。2007年及2008年全球各地也同步興起了華文熱,背後牽涉到複雜而多元的參數,除了大中華地區整體的經濟成長及活動量之外,還包括華文人口總量、華文的文化深度,大中華地區網路通訊科技的運用能力,都在互相作用。所以未來台灣的國家語言戰略目標,不只是改善國民的英語能力,而且需要提升國民的英、華雙語能力。台灣在制訂國家外語教育政策時必須雙語並重,形成一種跨語言(Trans- Lingual)、跨文化(Trans-Culture)優勢,下一代人才才能善用老祖宗的語言文化基因,而產生對日、韓的經濟及社會競爭優勢。台灣需要的外語教育政策不只是加強國民的「全球化英語文力」(Globalization),更要加強「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及「在地全球化」(Local-globalization) 所需的雙語能力(1)

2.3       有關克魯曼的第(3)論點: 全球化理論部分。

       除了上節所提到的全球在地化及在地全球化的演變外,基本上,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日益加深,不論是       否帶來好與不好的影響,「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全球化的主要國際溝通語言平台已定於一尊,大致上以英語為主要的國際溝通工具,不過此一英語已不是克魯曼所認知的「英語」,英國語言學家David Graddol(2)及David Crystal(3)都做了長期大量的田野調查與研究,發現國際間大量使用的英語,既非英國人的英語,也非美國人的英語,而是英語非母語國家人士使用的溝通英語,他們二位稱之為「全球英語」(Global English),ETS在為非英語母語人士研發多益測驗時則稱之為「國際英語」(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簡稱EIL) (4),其單字量較少,約7000字,在分類上則較屬於生活、職場情境的單字及詞彙,文法句型較簡單,口音也較多元;David Graddol甚至預測未來使用Global English最大的人口國是中國與印度,正統英國英語的觀念日益模糊,Global English 可以接納多元化的英語口音及表達方式,例如多益測驗聽力部分採用英、美、加、澳四種腔調發音以反應全球英語使用的真實現況。

2.4       有關克魯曼的第4點理論,網際網路使用英語的力量在方向上大致正確,只是影響力的程度及衍生的IT與通訊科技創新力早已超出了克魯曼當時的想像。1999年當時Google尚未發展出今日搜尋功能所具有的速度、廣度、及深度,Wikipedia的知識百科平台以及i-Phone的上萬種軟體服務通路都是2003年至2006年以後的事,而後來興起的網路社群包括YouTube,Facebook,Plurk,Twitter等普及全球的程度也加速且加倍地實現了克魯曼的預言。另外大部分IT及通訊服務使用語言雖然是英語,但由於中國運用IT產業及通訊工具的程度及規模,例如中文網站百度、騰訊等紛紛崛起,使用華語文的網路戶數及手機人口的量化效應,也形成了一定的華語文優勢,這也是克魯曼所見不及之處。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