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國際化人才要全面且不能停下腳步


       國際化人才的培育不止是學校或中央政府的工作,更需要靠各縣市政府、各機構、各學校,甚至社團、民間等,全民有共識才能有齊一步調,逐步達成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本刊就國際化議題專訪高雄市長陳菊,她娓娓道來高雄市在這方面一直有的努力,更強調這樣的工作不會停止。

 
高雄世運會 帶動建立國際人才庫
 
       從高雄市政府在2009年承辦世運會為例,承辦這樣大型的國際賽事,絕非短時間內可以達成,陳菊表示,在5年多的籌備期間,高雄市政府全力推動國際環境營造,強化市民、公務人員及相關服務人員的外語能力,讓市民從環境中學習,除獲得不錯成績,並備受國際肯定,就是邁向國際化、營造國際化學習環境的最佳明證。
 
       陳菊強調,這些為籌備世運所培訓的各類國際人才,除於世運會期間全數投入支援賽會活動,在賽會結束後,為延續世運志工熱情,並特別成立「高雄巿政府國際志工聯盟」,納入原國際事務菁英、世運貴賓接待志工及在地大專院校學生,目前已有包括英、日、韓、德、義、法、西、越、印、葡等10種語文專長志工,作為高雄市政府辦理大型國際活動的人才庫,持續扮演高市國際化的推手,此外,她說,市府也會繼續努力,鼓勵公部門與民間加強培訓人才,提升高市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化行動 沒有休止符
 
       做這麼多的事都是希望曾有的努力工作要能延續成績,要能凝聚已有的外語能力培訓、志工組織、國際化環境的營造等,不要因為世運會結束就結束了,相信這些都有助於繼續提升高雄市的國際化成果。至於邁向國際化,高雄市到底有何準備?如何建立培養國際人才的策略?又如何執行呢? 
 
       陳菊說明,這幾年,高雄市為全面邁向國際化,做了許多努力,主要政策目標就在以軟硬體的整備,凸顯高雄巿與國際接軌的誠意與決心,並以政府部門的實際作為,帶動民間共同參與。
 
       在教育方面,以「海洋高雄、全球佈局」為願景,規劃全球公民、國際競爭、國際交流、全球服務四大主軸,以提高外語能力、強化溝通能力、提升公民素養、建構國際環境、發揚高雄特色、瞭解國際文化、推動國際參與、促進國際交流、擴大雙向留學、參與國際志工、增進國際關懷、強化責任教育等12個重點,透過24項行動方案,由下而上,自幼兒教育至各級學校,全面營造國際化的教育環境,以培養學生恢宏的國際視野與世界觀。
 
 
逐年培訓國際事務專才 實習交流
 
       另為培育高雄市政府國際事務人才,市府訂有「高雄市政府涉外事務單一窗口規劃案」及「高雄市政府國際事務菁英培訓計畫」,加強辦理國際事務人才培訓,將國際事務人才之甄選、培訓、國外學習及未來運用方式,詳加規劃並逐年培訓,要讓它成為各項國際事務交流活動中主要的接待及服務專才。
 
       陳菊並交出努力的成績單,她說,94至97年度已培訓69名國際事務菁英,全程以英語授課,每年並從中擇優選送6位至姐妹巿實習交流(4年來已有24位同仁,分別赴國外城巿學習1個月,對於提升英語能力及國際觀甚有助益),結訓後由市府秘書處統籌運用提供服務,全力協助國外人士至本市投資、居住、觀光等相關事宜。
 
 
配合推廣英語服務標章 最佳外使
 
       除了高雄市政府本身的推動工作,為提升服務業的英語服務能力,市府也與行政院研考會合作推廣「英語服務標章」認證,讓商家具備英語服務能力,讓外國朋友有機會感受到屬於南台灣高雄獨特的好客與熱情。目前高雄巿計有約580家個人或業者,獲不同等級英語服務標章認證。這些經輔導認證的商家,在2009年世運會期間,於食衣住行育樂醫療各方面,擔任第一線的外交使者,為來到高巿的外籍人士,提供令人難忘服務。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