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英語未來的主導者

       Jennifer Jenkins博士目前任教於英國南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早在1980年代便開始研究英語為世界共通語(EL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現象,是ELF首席大師。今年Jennifer Jenkins博士特別受TESOL大會之邀擔任大會專題演講者,並以「ELF:挑戰著英語文正統標準」為題發表演說,並特別接受本刊專訪,與讀者分享ELF發展現況以及ELF在英語教學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關於此次專訪,本刊特別感謝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鄒文莉以及台灣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副教授Jeremy Sykes二位的參與,使得訪談內容得以更加貼近臺灣英語教學面的本質問題。本刊記者茲將訪談內容整理如下:

 

       English Career(以下簡稱EC):ELF現象說明了英語的「溝通力」更重於「正確性」。如此一來,是否意味著英文老師不需再要求學習者,要把英語學到如母語般的程度?

       Jennifer Jenkins(以下簡稱J):我認為現在談ELF教學法還言之過早,目前是要先讓英語教學者與學生們了解ELF的概念。舉例來說,假使學生在第三人稱後的動詞沒有加上s,老師與其花時間修正這個錯誤,不如忽略它。同樣的,假如學生們在某些不可數名詞後面加上s,例如「furnitures」、「informations」、「advices」等,我的建議也是,不用太在意這種問題。

       我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相較於一般的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在英文文法上是屬於例外(exceptions)用法。然而使用者多偏好採用有規則可循 (regularize) 的語言,因此,為了溝通效率,英文文法將會變得越來越規律化,「例外」的單字及文法將會慢慢消失。舉例來說,一些會出現在過去式時態中的不規則動詞,在英語用法上也會被越來越「規則化」。

       在ELF環境中,若有越來越多人將某些不可數名詞變成可數名詞、不規則動詞用成了一般動詞,就會強化(reinforce)他人也使用一樣的用法,進而加速英文文法的改變。舉例來說,現在人們已經很少說「two cups of tea」,反而會用「two teas」。因為這樣比較簡單、明白、易懂,溝通上也較有效率;同樣地,越來越多人會直接用「coffees」、「beers」諸如此類的用法。不過,除了茶(tea)、咖啡(coffee)、啤酒(beer)之外,酒(wine)則還是維持既有用法,至今還沒有聽過人講「three red wines」的用法。

 

EC:您說得很有趣。您剛剛提到了「Reinforcement」,教學界通常把這種情況稱之為負面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一般教學者通常不希望學生受到這樣的影響;但您卻認為,這種強化的過程是相當正常,且會形成一種Pattern。

       J:確實,語言是有生命的,且仍不斷在改變,因此英語文法將會以規則化的方式(regular forms)呈現,「例外」的用法將會越來越少。儘管非英語為母語者有時正使用著目前英語母語者不會用的特殊字詞或語法,但對以英語為母語者來說,是可以被接受的(acceptable)。正因為在ELF環境中的英語使用者都是來自不同的語言背景,因此彼此間會出現強化(reinforce)某些特定的英文文法與用法的現象。

       這次TESOL大會中,我聽見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教授在發表報告時說:「All of our curricula is online.」這種簡單且規則化(regularization)的語法,同樣也會出現在正式的國際會議的正式場合中,但不會有人會去質疑,因為這是從英語母語者口中所說出來的話。

 

EC:所以您認為第三人稱單數不加s,又或是把「不可數名詞」當「可數名詞」使用之類的問題不應該拿來當作測驗考題? 台灣有許多英語老師花很多時間在教這類的文法,並修正這些問題。

       J:就我而言,我真的建議老師們不要浪費時間去修正這類的問題。我不會花太多時間要學生背誦哪些字彙是「可數名詞」、哪些是「不可數名詞」。但我會提醒學生哪些英語語法的錯誤使用,有可能會造成英語母語者們的誤會,但並不會刻意去修改這類的問題,也不會在英語測驗中出這類型的考題。我認為,英語母語者需要開始瞭解現況,瞭解英語文目前在全球被使用的現況,並認識這些新產生出來的英語語法。

 

EC:您的想法對於廣大的非英語母語者(non-native speakers)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J:當然,非英語母語者才是使用英文最主要族群,因此,英語母語者並沒有權利去制訂所謂的標準。很可惜的是,某些單位或機構會堅持握有這份權力,他們將自己視為把關者,決定非英語母語者能否進入某些大學;為避免喪失進入好大學的機會,非英語母語者只好服從這些標準。

 

EC:去年在維也納舉辦的ELF年會,現場有人舉手問你一個問題:ELF是否為一個可以用於教學的語言?我記得您當時的回答是:ELF不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認知。而當我們採訪Alastair Pennycook時,他提到ELF是一種情境(Context),您贊成這樣的說法嗎?

       J:Alastair Pennycook採用了另一個用語–Lingua Franca English (LFE)。但我個人並不贊成「LFE」的概念,也否定「LFE」的存在性。Pennycook與Suresh Canagarajah(編者注:Canagarajah教授目前任職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應用語言與英語系主任)皆提出,「LFE」比「ELF」更貼近現況,但我並不瞭解為何他們有這樣的見解。

       Canagarajah認為LFE是一種在情境中(Context)的溝通協商(negotiating);而ELF則是一種被修改過(fixed)的英文,但我卻不這麼認為。Barbara Seidlhofer(編者注:Seidlhofer教授目前任教於維也納大學英語與應用語言學系)最近在他的新書《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編者注:預計在2011年9月出版)中即直指「LFE」是無益(unhelpful)的說法,因為大家會將「LFE」與新加坡英文、奈及利亞英文並行(parallel),都是屬於世界英文(World Englishes)之一;換句話說,「LFE」是其中一種英文。但事實上,ELF並不是一種新的語種,儘管目前已有一些在非英語母語者中非常普遍、且頻繁出現的語法規則(regularities)被觀察出來,但ELF目前還無法被精確定義,它只是一種概念(concept)。

 

EC:這些規則(regularities)是否可稱為世界通用語核心情境(Lingua Franca Core)?

       J:除了語音學(phonology)之外,目前我不認為有所謂的Lingua Franca Core,現在在ELF中並未有情境核心(core)。而語音學之所以可以被研究出來,主要在於人類受限於構造,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因此它是一個封閉(closed)的系統,世界上所有語言也僅能發出有限的聲音。而ELF主要是在觀察並研究非英語母語者們在透過英語溝通時,有哪些特殊的方式,也觀察到了一些規則(regularities),但沒有人可以斷定這些規則就是ELF的情境核心。

 

EC:這樣對於英語老師在進行ELF教學上相當困難。

       J:是的,這也就是為何我剛剛說,目前還不適合進行所謂ELF教學,此階段是要建立更多對ELF的認知(awareness)與適應(accommodation)的技能。英語學習者應該要試著去了解不同母語的人正在說什麼,並適應著聽懂來自不同母語環境的人所說的英語,自己所說的英語也要讓不同母語者瞭解,當聽到不同口音的英文時,不要只是想著:他們說的英語不夠標準。

 

EC:來自不同地區的非英語母語者彼此之間在以英語溝通時,有時確實會不瞭解對方在說些什麼。

       J:這是為何我一開始即針對有關語音的適應(accommodation)進行研究。所要瞭解的是最常導致溝通誤解的發音,包括口音(accent)、重音(stress)。但有關語法(grammar)、詞彙(vocabulary)或語用(pragmatics)之類的ELF研究,則都還在進行中。

 

EC:這很有趣,若有人研究出ELF具有某些patterns,英語指導者就可以透過這些語句結構來教英文文法。您剛剛提到兩個非英語母語之間的溝通,必須要具備適應(accommodation)的能力,以瞭解各種變化(variations),指得是沒有必要將這些變異給規則化。

       J:是的,儘管ELF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但多數的研究是近10年才開始,因此現階段還不適合將其分類,我也不認為有人可以宣稱是否已經找出一些patterns,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資料。

       目前ELF有幾個語料庫(corpora),蒐集超過上百萬的單字量,其中一個是ACE(Asian Corpus of English),我聽說已經蒐集了上百萬個單字庫(words);另一個語料庫VOICE (Vienna 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成立多年,花了很多時間建立了上百萬單字。但相較於native English語料庫中有著成千上萬的單字量,大約有2千萬,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且是個艱鉅的工作。

       現在仍屬於ELF研究初期,僅可略看到一些規則。但最重要的,也是目前非英語母語者做得非常好的,就是彼此之間如何透過適(accommodation)達到有效溝通。

 

EC:為提升在國際溝通效率,您認為透過教導非英語母語者一些交談(discourse)的語法與策略,這種做法合適嗎?舉例來說,在某些特定的國際情境時,可以採用特定的語句或語法,譬如說以「once upon a time」為開頭,對方就會預期你要開始說一個故事了。英語教學者是否可以用這種情境式的語法結構(structures)進行教學?

       J:這比較像是英語母語者在教導非英語母語者時的英語學習技巧,與ELF無關。ELF的研究目的主要在觀察及瞭解國際間非英語母語者彼此間溝通的真實情況與做法,而不是研究有關英語母語者如何教導非英語母語者。

 

EC:所以非英語母語者會慢慢發展出自己的溝通的語法結構(structure)嗎?

       J:嗯,應該是如此,這也是我們想要深入研究的現象。大家可以去看看VOICE語料庫,就會發現許多非英語母語者是如何以不同方式使用英文,並發展出有效的溝通模式。

 

EC:雖然您提到要觀察NNS,但教學方法還是需要有規則可循,英語教學者在面對ELF時,應如何將其概念融入教學之中?

       J:ELF研究者們還在持續研究這方面的議題,所以我現在也還沒有答案。我們現在正在建立語料庫,當蒐集到越來越多的資料與證據,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定義ELF,到時才能提供更完整的ELF教學建議。

       Robin Walker(編者注:於2010年出版了《Teach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一書)目前已經完成了ELF語音學方面的研究,藉此英語教學者可以讓學生知道ELF的發音,並瞭解在國際溝通上適應(accommodation)與調整(adjusting)技巧的重要性,這是目前為止有關ELF教學一點點的進展,其他的都只是觀察到一些趨勢,如同之前所談到的可數/不可數名詞用法的轉變。

       針對這些趨勢,我會建議英文老師們不要去修正這些問題,只要提醒學生,有些英語母語者已經開始使用「Teas」、「Coffees」之類的用法,但沒有人說「informations」,因此當學生要跟英語母語者溝通交談時,即可知道哪些「不可數名詞」可以當「可數名詞」用,哪些又不可以等等,也就是接受目前可被觀察到的規則性。

 

EC:有人提出教簡約英文,可讓英語學習更為容易。

       J:有人認為ELF會讓學習英文變得更簡單,但事實不然,ELF研究並沒有要簡化英文,ELF重點在於更有效的溝通的方式,而非於更容易的學習。任教於University Brunei Darussalam的David Deterding曾在一份中國期刊發表的文章中提及,有些人以為ELF趨勢會讓英文變得更簡化、更簡單、更輕鬆學習。但實際上,在ELF趨勢中,英語學習可能會變得更困難,因為適應(accommodation)比模仿(mimicking)更困難,不是只要背誦英文單字或文法就好了,還需要認知到英文是如何被其他非英語母語者所使用,進而學習accommodation技巧,並調整自己說英語、聽英語的方式,這是更複雜且困難的技巧。大多數以英語母語者對此是感到絕望的(hopeless)。比起模仿英語為母語者的口音、文法詞句,Accommodation反而是更難學習的技巧。

       曾經,有位替我一篇文章校稿的校稿者跟我講了很多次:「你應該把『Data is』改成『Data are』」,但我沒有理他。也曾有另一個人也跟我說過:「你不應該總是在句首用不連接不定詞(dangling infinitives) 」;但我說:「很抱歉,這就是我的用法(that’s how I write)」。我並不想要遵循傳統且狹隘的英文文法,那些早已經落伍了(old-fashioned)。

       2006年,Anna Mauranen(編者注:Mauranen教授現任教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英語系)曾經替《Nordic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期刊的ELF專題寫了一篇序言,該篇文章最後並未再請英語母語者審稿。2009年,我與Kumiko Murata(編者注:Kumiko Murata教授現任教於日本早稻田大學英語文系)合作出版了一本書,由Kumiko負責所有編輯流程,所有文章也並未再請英語母語者進行校對與協助。這是趨勢!在即將出刊的新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我們也要求出版商將期刊中所有論文都必須要經過英語母語者審閱的這條合約刪除,且出版社也同意了。我們相信很快其他的國際期刊也都會跟進這樣的做法。

 

EC:對於以英語為國際語 (EIL,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一詞,您的看法為何?

       J:基本上我不喜歡EIL這個詞。我過去曾經用過EIL這個詞,因為當時我認為人們不容易理解何謂ELF,而EIL則比較容易被人瞭解。不過,當大家討論EIL時,同時會提到國際英語(International English),會讓人誤解成英語正在國際間散布的意思。所以我現在不用EIL這個詞,以避免造成誤解。

 

EC:但在亞洲地區,部分英語教育中心開始採用以EIL為核心的教科書。

       J:其實有幾本以ELF為核心概念的教科書陸續在去年出版。但問題是,我認為ELF的研究目前還未有成熟到可以應用於教學;目前僅有關ELF發音方面的研究較為成熟,透過比較,可以瞭解英語為母語者與非英語母語者在發音上的差異,其他部分則還在研究當中。

 

EC:最後,可否給台灣的英語老師與English Career讀者們一些建議?

       J:好的。你與你所指導的學習者都代表著英語的未來。要對你所說的、你所寫的英文有信心,千萬不要相信「英語非得要說的跟住在倫敦、住在波士頓的人一樣流利才算是好」的論調。你才是這個世界上,說英語人口中重要的人之一。要相信自己、忠於自己!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