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聯經出版公司與ETS台灣區代表忠欣股份有限公司於台北市立圖書館共同舉行了一場關於全球英語的趨勢講座,邀請在國內享譽盛名的政大英文系陳超明教授主講,講題為「全球英語時代:從溝通談語言學習策略」。陳超明點出,學習英語應該先認清自己的學習目標,若是希望能夠在國際場合與人溝通,應該學習Global English(全球英語)這種「易聽懂、不帶有文化價值、具錯誤包容性」特性的英語。對於各國家英語差異(Local Variety),則可利用各種調適的技巧(acommodation skills)來適應。詳見本雜誌記者以下的精華報導。
英語非母語人士也聽得懂的Global English
陳超明表示,台灣大半學生往往在國高中遇到艱澀的文法而放棄繼續學習英語,但事實上以他在美國居住的經驗來看,學校教的艱澀文法在日常生活用不到外,更嚴重的問題是,連怎麼以英語解決諸如水龍頭漏水、車子出毛病等最基本的生活問題,台灣都沒有教。
再者,現今的國際場合大多以英語非母語人士居多,若是使用正統的英式、美式英語與人溝通,即使說得再漂亮流利,也只會對英語非母語人士造成溝通障礙。因此,陳超明認為,台灣應該擺脫這種強調文法結構、重視英美文化內涵的精英式英語教學模式,而優先教授利於國際溝通的Global English。
全球化英語除了Global English外,還有像是EI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或是Globish等等概念,陳超明認為Global English最能夠展現全球化英語的特性,最是清楚明白。他引用Globish世界語發明人前IBM副總裁Jean-Paul Nerrière的說法,表示Global English是一種簡式英語,使用的單字量只有1,500個字、文法約10多種。使用上屬於國際語言的概念,僅具工具性,而不帶有任何美國或英國的文化價值。
他表示,雖然Global English使用上不帶有文化價值,但不代表學習者不能學習英語的文化及文學內涵。再者,台灣的英語使用者約80%都是使用英語進行社交、開會、簡報、購物、旅遊等等,不需學習高深的英語內涵,只要學Global English就足以應付工作、生活所需。
陳超明並在演講中提出,在2010年6月12號的Newsweek曾提到,Global English是一種「具绵伸性、調適性、大眾性的顛覆性概念,是產生了全世界認知了解的一種共同性的溝通工具」(Contagious, adaptable, populist, and subversive, a language as a part of “global consciousness ”),顯示了Global English作為國際語言的成功之處。
Global English的學習策略
陳超明表示,要面對全球競爭,就應該把英語視為重要的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而不是把它視為一個外國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這代表不該再把英語視為一門學科,甚至連帶英語教學方式,課本、教材、學習的態度都要改變。
首先,學習上應先有基本的認知:一、能夠與人溝通無礙即可,不須強迫自己達到英語母語人士的英語程度;二、英語是全世界的溝通工具,因此該先學習英語的功能性能力。三、英語的在地差異如口音等等是正常現象,只要不妨礙溝通,可視為特色。四、不影響溝通的語法錯誤可被包容(如複數名詞加S)。為了避免對方聽錯,在口語溝通上更可以進行調適(比如故意使「Black color」這樣的錯誤語法來強調顏色)。陳超明指出,為了要達到溝通目的,英語母語人士也開始降低單字、文法使用量,學習英語非母語人士聽得懂的英語。
再者,要有明確的目的,明白知道自己學英語要做什麼。目標會產生動機及效率,也讓老師知道如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在學習能力方面,學習者要學的不只是「聽、說、讀、寫」,更需要學習的能力是以英語進行批判性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及以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Problem-solving)。
而至於Global English的文法,則有幾點特色:它是簡化的英式、美式英語;忽略不影響語意的文法規則下,其語法是正確的;最重要的,它重視溝通,所以文法簡單直接、沒有對錯問題。比如和人約時間約九點十五分,可以說「I will meet you at nine, one-five」,外國人一樣聽得懂。在Global English,重要的文法約有10個,其最需注意的文法規則僅是字與字的次序是否正確。
陳超明表示,溝通為主的語言學習者應有跨文化的認知,了解並習慣各文化英語使用者的不同語言邏輯;另外,也要有語言的調適能力,如透過放慢語速及發音清晰等等方式,即可讓溝通零失誤。
而以個人學習英語策略來說,陳超明鼓勵學習者在情境使用中自然內化語言,提出以下看法:一、以興趣或工作為主發展閱讀模式。閱讀時不要抱著學習英語的心態,英語將不自覺內化;二、持續和自己說英語;三、持續以英語寫email;四、每天15分鐘接觸英語。陳超明更解釋,台灣其實到處都是英語,許多用品的說明都有中英對照,學習者若處處留心,也對學習英語有所幫助。
為了讓與會者了解Global English簡易上手的特性,陳超明更提出了「三不」的策略:不要記住文法規則、不要學習沒人溝通的文法(如否定問句)、不要記憶沒有用的單字。他更強調,除了這「三不」外,我們講英語應該更有自信,因此絕對不要因為英語不好向外國人道歉。
Global English是新思維 非新語言
對於Global English,陳超明認為它並不是一種新版的英語,而是將各國使用的英語加以整理,將其中共通部分取出來的核心英語,因此單字、語法量降低,使得各國人士都能溝通無礙。而對於各地口音等差異的調適問題,陳超明預測將是下一波英語教育的一個重要關鍵。
此次演講,陳超明教授介紹了Global English的基本認知以及學習策略外,更總結他對Global English的看法,認為Global English是種在以溝通成功為目的下,使用何種語言最為適當的心態問題;是一種針對目的學習的優先選擇式學習策略;是一種學習英語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希望關心全球英語議題的讀者們都能夠從他的演講中獲得更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