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84年,隸屬於師大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的師大法語教學中心,在課程規畫上採每班不超過20人的小班制教學,教學內容豐富多元,包含了法語普通班、週末班、旅遊班等。在學習法語之餘,學員也有機會參與法國美食文化、葡萄酒、法國留學資訊等講座,一探法國之優雅文化。
目前師大法語教學中心更配合寒暑假開設「暑假密集班」、「寒假密集班」,針對想在短期內有效學習法語的學員,規劃每週5天,每天上課5小時的密集課程。
密集學法語 日久成自然
師大法語教學中心賴守正主任表示,相較於一般課程,參與密集班的學員大多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由於其學習時數與進度都倍增了,這樣的課程能夠幫助學員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學習成效。
賴主任認為密集班的學習成效較高的原因是:「密集式的學習方法能提供給學員一個全然的法語學習環境,透過每天『強迫』自己聽說讀寫,都是使用法文,培養他們使用法語如同使用母語般地直接反應,是『日久成自然』的學習不二法門。」
在課程規畫方面,每班密集班都會安排一名臺灣籍教師和法籍教師,共兩名教師以全法語授課,臺灣籍教師著重在讀本文法的講解,法籍教師則是以指導學生的句型演練、發音和矯正口語練習為主,兼顧班級學員法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因為是不到20人的小班制教學,每個人都有練習對話的機會,在文法和發音有錯誤時,也能適時地得到老師的指導。談到堅持小班制教學的原因,賴主任說,「因為我們鼓勵老師讓學生有多一點在課堂上練習的機會,如果一班30個人,學生能練習的時間自然就少了,也就無法加強法語的學習記憶。」
此外,在課堂中老師會藉由角色扮演和會話練習,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舉例來說,當老師提到主題為「購物」的課程內容,老師便會讓學生模擬購物情境來進行對話練習。
小班制教學 學員能充分練習
任職於國泰航空15年的李玫琴為法語密集班的學員之一,她參與師大的法語密集課程已有四年之久,現為密集班第三級的學員。
談到當初參與密集班的原因,李玫琴說,最初是為了爭取值勤時飛國際線到法國的機會而學法語,後來漸漸對法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因此每當遇到休假,李玫琴就會參加密集班課程。
問她這樣密集式的課程規劃會不會帶來壓力?李玫琴坦言:「雖然會因為課程緊湊而感到緊張,但學到的東西比較多,經過複習後能更了解。」學了法語後,李玫琴除了能在值勤時與法語系國家的乘客作基本的交談,「到法國購物也不用怕買錯東西了!」李玫琴笑言。
因為工作的緣故,李玫琴曾在香港上過法國文化協會為期6個月、一週2次、每次1小時的法文課程。比較法國文化協會和師大法語教學中心的課程安排,她表示,法國文化協會的課程時數較少,法籍老師是以英文授課,即便能夠比較了解字彙和句型的意思,但總覺得多了另一種語言的隔閡。
李玫琴認為,師大法語教學中心全程用法語上課的方式,使得她的聽力進步許多,「在全法語的環境下學習,反而更能融入語言情境,老師在解釋字彙意思時會用圖像或肢體語言輔助,不懂的單字我也會查字典,因此也不用擔心聽不懂,最重要的是聽力會進步很多。」
從生活著手 打造全法語環境
通曉英文、荷文、德文、拉丁文,現就讀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三年級的法語高級班學員許祐綸也認為,「在充滿法語的環境下學習會進步得特別快。」她表示,雖然自大一下學期就開始學習法語,但是進步最快的時期,還是在到法國上語言學校的那兩個月。
然而,許祐綸認為在臺灣也可以自己打造全法語的環境。已經通過DELF B2法語檢定文憑考試的她,除了參與師大法語教學中心的課程、透過老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來觀看法國電視臺和法文電影,平日也會透過TV5MONDE、Radio France、RFI等電視頻道和廣播來增進聽力,並曾找語言交換,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講法語。
就讀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四年級的蔣宜汝,曾到巴黎第七大學當交換生,在回國後也讓生活盡量「法文化」,目前正在撰寫論文的她,已通過DELF B1法語檢定文憑考試,雖然現階段沒有參與法語課程,仍將RFI廣播頁面設為網路首頁,隨時練習聽力。
許祐綸和蔣宜汝異口同聲地表示,學習語言就是要有環境,沒有環境也要盡可能增加練習和接觸該語言的機會,他們相信密集式的語言課程,對於有意想讓自己法語程度大躍進的人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學習語言需要的是動力、頻繁地接觸和充足的練習機會,才能夠學得好。」
賴主任也說,其實不只是學法語,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練習才能有所成效,否則少說、少用,便會容易遺忘。他鼓勵並歡迎對法語有興趣的人參與師大法語教學中心的課程,讓自己能夠「學會多一個語言,開拓另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