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LF脈絡談ESP起源與發展趨勢 ─ 2012 參訪TESOL 年會看見ESP 的大未來


 

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英語已成為世界共通語言(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英國知名學者David Graddol 曾在The Future of English 和English Next 兩本書中描述這個現象與趨勢,並從英語文發展的歷史軌跡,分析「英語」的地位、角色以及未來可能的演變,同時思考英語教育未來的種種面向。

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促成ESP 崛起

專業英語文(ESP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興起與發展與英語的演進息息相關。依據學者專家一般的說法,ESP 起源於1960 年代,隨著二次大戰結束與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學科與職業趨向專門化,分工更細,更加專業,以致原有的英語教學目標與學習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英語教育必須找出新的因應之道,造成英語文教育的典範轉移,ESP 於是因應而生。

今年受邀參與TESOL 2012 大會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 的劉駿教授亦提出類似的看法。劉教授曾擔任TESOL 國際協會主席( 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206-2007),目前擔任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 Town University)副校長。他以「TESOL 的未來:挑戰與機會」(The Future of TESO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為題,強調英語教師應具備跨領域的知能,因為ESP 是未來英語教學的主流趨勢,而ESP 本身是跨學科/ 領域的,因此,英語教師應儘早培養第二專長,方能因應快速變遷的時代需求。

英語教師應及早培養跨領域專長

唯有具備跨領域專長(cross-disciplinary)的英語教師,才能適應21 世紀英語文教學潮流,提供學習者多元的英語文需求。倘若英語教師未能及早培養第二專長,只滿足於擁有的英語文知識與技巧,只懂得教一般的英語文(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很可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迅速被淘汰。

教師必須具備跨領域專長與《商業週刊》在1256期封面專題提及的「乘法人」概念十分類似,強調各行各業都要不斷為自己累積更多的附加價值,方能在職場中屹立不搖。英語教育產業自不例外,英語教師要多加拓展專業領域,為自己成為多元的專業英語教師預做準備。

ESL 是英語文全球在地化的自然發展

在臺灣,英語尚停留在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的階段,然個人以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在可預見的將來,很可能宣佈英語文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就像新加坡或香港一樣。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統計資料,目前至少已有74 個國家將英語文視為ESL。換句話說,英語趨勢的演進已由「外語」層次進展至「第二語言」的層次,台灣不能自外於此一時代潮流。Graddol在English Next ( p . 1 1 0 )和The Future of English (p.10) 書中,屢次提及Braj Kachru(1985) 對英語人口的三圈分法(Three Circles of English)。Kachru 將英語人口分為三大區塊:內圈(inner circle) 代表英語為母語者,外圈(outer circle) 代表英語為第二語言者,擴散圈(expanding circle) 代表英語為外語者。

從EIL 著手進階至ESP 應用

根據統計資料,世界上最常使用英語的並非母語人士,而是在擴散圈的非母語人士;正因為非母語人士每天大量使用英語,促使英語快速成為世界共通語言,進而延伸出ELF、Global English、EIL(English as International Language)、World Englishes 等新概念。

無論是ELF 或EIL,現今大多數人學英語的最主要目的,無非是為了國際間的溝通。簡言之,先學會英語作為國際溝通的工具,而後進階至ESP 應用,使自己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

什麼是專業英語文ESP?

究竟ESP 是什麼呢?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ESP 大致可分成三個主要面向:(1) 社會言談( social discoursal );(2) 社會文化( social cultural );(3) 社會政治( social political )。社會語言學觀點的ESP,台科大陳淑嬌教授有許多好的見解。我個人是學英國文學的,自然從文學的角度來看ESP。1950 至1960 年代期間,是西方後殖民論述(post colonial discourse) 的濫觴期,有許多英語非母語的作家開始以英文書寫而成名,例如奈及利亞 Chinua Achebe、巴基斯坦Hanif Kureshi、多明尼加Jean Rhys、甚或日本作家Kazuo Ishiguro 等,他們不僅以英文書寫,且有多人獲得當代英文學界高榮譽的布克獎(Booker Prize),早已證明英語已非英國人或美國人的專利,而是所有人的共通語言。隨著傳統英語的質變和大量人口說英語的事實,ESP 自然成為各專業領域溝通的主要工具。

當然,要思考ESP,我們就得回到社群(community) 的概念來探討,因為語言的使用必先產生語境(register),透過語境則能找到相應的文體或文類(genre),而ESP 本身就是一種genre,是社群的共通語言,是一種行話 (an insider language)。

從知識論的觀點來看,ESP 是一種教學與引導學習的理念(approach),屬於形而上或教師信念(teacher's belief) 方面的範疇,而非教學方法(method) 或教學技巧 (technique) 之類的。個人以為ESP 主要有三個核心原則:(1) 以學習為中心

(learning-centered);(2) 以需求為導向(needsbased);(3) 在ESL/EFL 的情境(contexts) 進行的語文訓練。

Edward Anthony ( 1 9 6 3 ) 為語言教學(language teaching) (p.19) 定義出三個層次:(1) Approach;(2) Method;(3) Technique (Richards, J. & Rodgers, T. ,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1.)。第三層次的Technique 指的是課堂的教學解說與指示;在第二層次的Method,教師開始懂得如何將理論應用在練習裡,但真正使學生習得語言的關鍵,其實是第一層次的Approach。第一層次強調語言學習是具特定性的(specified),教師使用語言的原理(principle) 協助學生獲取對語言的想像和信念,學生因而更加懂得如何活用語言。

以學習為核心的ESP 教學、教法與教材

ESP 既然是以學習為核心的教學,自然須與職場情境息息相關,因為每位學生都將面臨就業問題,在職場中運用自己專業領域的英語,是最直接且務實的學習需求。國內有不少人把ESP 與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在英國和歐陸又稱CLIL: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混為一談,事實上,CBI 和CLIL 都不是ESP。ESP 的教學確實要有內容(content) 的考量,但是以content 為核心的教學法並非ESP 教學的本質。正如前面所言,ESP 是以學習為核心,非常注重學習者的需求與個別差異,因此,必須先了解學習者的特定需求,才能落實ESP 的教學。ESP 教學是任務導向的(task-based),但是在ESP 課堂所使用的教材,未必具有完全的真實性(authenticity),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真實教材取得不容易,且牽涉到複雜的商業機密,因此,在教材選擇上,如何compromise 現實與理想,是ESP 教學極大的挑戰。

ESP 的三大核心原則

個人今年榮幸以TESOL ESP-IS Chair Elect的身分參與TESOL 2012 年會,有機會接觸到許多ESP 國際學者專家。依個人了解,只要談論ESP,大致有三個主要思考面向 ( 如下圖所示):需求導向(Needs-driven)、專業性(Specificity),和相關性(Relevance)( 之於學習者)。這三個特點正是ESP 的核心原則,國內有意投入ESP 教學與研究的教師,不妨以這三個面向為基準,再進一步延伸。

利用ESP 教學 累積第二專長

學生對於ESP 強烈的需求,大大影響台灣英語教育的未來,身為英文老師的你我,必須未雨綢繆。如劉駿教授所言,培養第二專長知能應是當代英文教師當務之急。相信只要我們懂得把握機會,拓展多元專業,無論是教師或學生,皆能在自我職涯的探索中,獲取最大利益。做為國際職場溝通的ESP,是國際職場的核心職能。如何落實ESP 教學,是培養國際職場專業力的重要教學目標。

口述:亞洲大學外文系教授兼語文教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陳英輝

記錄整理:Roxanne

作者簡介

陳英輝

現職:亞洲大學外文系教授兼語文教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台灣專業英語學會理事長、TESOL International ESP IS Chair Elect

學歷:台大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英美文學博士

經歷: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所、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外語學院院長、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系主任、中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亞洲大學國際學院副院長

專長:英美文學、英國小說、文化研究、專業寫作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