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寫作與投稿的實務策略 ─ Publish, or Perish 不登則廢?


引言

放眼當今學術界,「Publish, or Perish」 早已成為無數學者在「象牙巨塔」當中奮力求生的寫照。著作的量化評量儼然成為放諸所有學門的準則,即使是文史哲領域也以各種指標(index)來評鑑學術著作的優劣。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學者的成功與否,大多取決於每年發表著作的質與量;從前「一本巨著走天下」的時代已悄然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短時間內大量發表之「不可能的任務」。發表學術著作這件事,可想而知,必然造成學者一定程度的焦慮與壓力。

儘管如此,無可否認的是出版學術著作與學術職級的擢升(如升等),甚至與學術工作的去留(如定期的評估評鑑),確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學者D. Kennedy(2002)指出:「我們所有的思考、分析、實驗和資料收集工作,在撰寫論文之前,就什麼也不算。在學術領域,我們的成果是以寫出的東西來體現的,出版物就像硬通貨幣,是學術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 如果結果沒有公開發表,就等於沒有做實驗,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頁229)。誠如Kennedy 所言,學術出版是分享學術創見與成果的首要途徑;即使寫作與投稿的過程漫長艱辛,箇中甘苦非外人所能理解,但研究者能夠看到自己的著作獲得刊登,不啻為學術生涯當中一大慰藉,由此可見,寫作與發表實為學術人員的首要課題。

本文寫作的目的,在於整理近年來關於學術寫作與出版的相關著作,特別是討論實務經驗與技巧的論文專書,重點在於破除學術寫作的迷思與障礙,希望藉此與學界同仁分享國內外學者的經驗,並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學術寫作能力與著作發表的機會。

學術寫作的迷思

初入門的學術研究人員,往往因為受到學術寫作的迷思所惑,造成書寫上的心理壓力或抗拒,使得產出論文格外困難。Joseph Moxley(1992)在Publish, Don't Perish 一書中,列出學術寫作常見的迷思,特摘錄重點如下(頁4-11):

◆ 研究與教學無法相容

◆ 作家都不是凡人;資質聰穎的人才能成為作家

◆ 作家無時無刻都喜歡寫作

◆ 優秀的學者總是靈思泉湧,隨便一想,創意就信手拈來。

◆ 優秀的學者在計畫草擬的階段,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想法與作品。

◆ 優秀的作家在下筆前就已經知道要寫什麼。

◆ 寫作是一門孤獨的技藝,所以作者大多是內向自閉的人。

◆ 好文章都是靈光乍現的結果;真正的寫作高手不需要修改文章。

◆ 論文同儕審查的過程是公平客觀的。

Moxley 針對上述個點,逐一提出反駁。例如他認為學術寫作的真相是:好的作者不是取決於文采,而是他們維持寫作紀律,不斷產出文字,並且加以修改(頁6)。而在論文審查的部份,Moxley更舉出兩項研究來證明「公平客觀」的確是迷思。首先是Douglas Fiske 與Louis Fogg(1990)的研究,兩位學者分析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屬期刊的153 篇論文及402 則相關的審查意見,發現每篇期刊的兩份意見,在重點評論方面,幾乎沒有一致性(引自Moxly,頁11)。第二個證據則是由Douglas P.Peters 與Stephen J. Ceci 進行的研究,將十二篇已刊登在主要大學期刊的論文,改過其作者姓名,又將作者所屬機構換成學術地位較低的院校,再將論文重新投稿到先前刊登的期刊。結果38 位主編及審查人,只看出三篇文章是已經刊登的,其他的九篇論文則遭到退稿,理由是「研究方法有重大缺失」(Coughlin 120,引自Moxly,頁12)。上述兩項研究顯示,期刊審查常有主觀因素涉入,故論文寫作人不應將退稿視為挫敗,或是對自己學術成果的否定,甚至因此不再投稿。

此外蔡今中於《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一書亦提到社會科學研究的迷思,如「太本土的研究,國際期刊不會接受」、「在國際期刊發表,需要與主編熟」、「要有經費,才可能做研究」等(頁44-56),皆有詳盡的分析論述。當前國內計畫經費日益緊縮,尤其是近兩年人文領域的計畫通過率也較往年偏低,學術研究者倘若計畫未通過,不但資源受限,同時信心與士氣也遭到沉重的打擊,進而影響研究與寫作的動力。蔡教授卻以親身經驗為證,說明只要不是大規模或是太深入的研究,沒有經費也能進行研究、發表成果,因為「研究的本質還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研究議題的特殊性和潛力才是重點(頁52)。

發表寫作學術論文的主要障礙

即使學者普遍了解發表是學術生涯的重要任務,實際上卻是知易行難,由於種種內在外在的阻撓,無法順利產出發表學術論著。根據筆者個人經驗與目前研讀的資料,國內外學者發表出版研究成果時,遇到的障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的時間不夠,二是投稿困難,尤其是退稿造成的挫折。以下針對此兩點分別引述論著,探討相關狀況與應對策略。

障礙一:缺乏寫作時間

學者常須擔負各種不同的學術工作,幾乎大多數人都是處於「多工」(multi-tasking)的狀態,特別是大專院校的教師,除了研究之外,還有教學和服務,而且教學常佔去大部份的時間,甚至影響到研究的進度。長久下來,往往形成兩種極端的狀況,一是全力研究,減少或甚至放棄教學事務,使得學生權益受到影響;二是因為太過投入教學而放棄研究。不過依目前大學教師評鑑的走向,還有先前東華大學林福岳助理教授不續聘事件看來,第一類的學者可能會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顯然大多數的學術界成員仍認為教學與研究不易兼顧,甚至會互相抵觸。

Moxley 在書中雖然將「研究與教學無法相容」視為迷思,但也承認研究型大學當中,教學往往不受重視,而許多學者的確感到研究時間被教學佔用(頁4-5)。依高教法規定,大學教師必須承擔一定的授課時數,因此除非是申請進修或訪問研究,否則幾乎不可能完全放下教學的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是否意味著只有等到寒暑假才有可能專心研究寫作?還是是否有方法可以在教學繁重、各類大小事交相煩擾之際,還能有時間進行研究,甚至產出論文?

從相關研究觀之,的確有方法可以減輕上述的問題。Paul J. Silvia(2007)在How to Write a Lot 一書當中,詳細討論學者在寫作上可能遇到的阻礙,以及排除的方式。首先他建議要訂出每週固定的寫作時段,然後要堅持執行,並且移除所有可能的干擾,如絕不排進其他的會議或活動(頁12-17)。其次是設定具體的每日寫作目標,如每個寫作時段需產出的字數,或是閱讀一定頁數的參考資料等(頁18-9)。第三則是需排定各項研究事務的優先順序,如:閱讀將要出版的論文稿件>完成有期限的研究工作或寫作計畫>修改論文準備再投稿>擔任審查人>撰寫新論文>其他次要的寫作計畫(如非學術性的文章)。此外如能找到同好,成立寫作研究互助會(Agraphia Group ),也能收到互相砥礪之效(頁49-58)。

蔡今中則認為,寫作的秘訣,在於「把論文當作生活習慣」,「每天或每周都讓自己有寫作的進度」(頁104-5),如此一來,才能及時把握發表的機會。另外研討會也是督促寫作的有效目標,可藉此設為論文的寫作期限(頁66)。當然如果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將研究主題設法帶進教學內容,或是由課程資料得到新的啟發,也可望能解決教學與研究互相衝突的問題。

障礙二:投稿困難

除了時間管理之外,學術寫作另一個常見的難題,即是投稿與退稿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的確研究者面對心血結晶遭到無情的批判,甚至是完全拒絕,内心的失望與挫折可想而之。針對此一問題,蔡今中於《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一書中,針對投稿與寫作提出二十五項策略,其中與退稿應對相關的主要有下列兩項(頁103-104):

(1) 由「拒絕」中成長:研究者應該要有所認知,既然大多數的期刊退稿率都很高,那麼「被拒絕其實沒有什麼好丟臉」,與其覺得受挫難過,不如善用退稿期刊提供的建議,修正改進論文,並藉此檢討未來的研究方向。

(2) 文章不放抽屜裡:許多研究者遭受退稿的挫折,往往將論文擱置,甚至不再投稿,因此蔡今中以自身經驗建議,即使被退稿,也要努力盡快再投稿,不讓任何有可能刊登的文章,埋沒在抽屜或電腦裡。

除此之外,Silvia 詳述一般期刊的幾種投稿結果,從接受刊登到完全退稿,以供作者判斷是否值得重新投稿(頁92-93),也具體列出重新投稿的工作順序:列出意見大要、陳述作者採取的行動(含頁碼)、說明上述行動如何對應審查意見(頁96-97)。他也建議作者必須做到以下三點,才能在退稿的狀態下,還有動力重新投稿:

(1) 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寫作計畫與每日進度,就算心情不好也要寫下去(頁99)。

(2) 認清真相,也就是「退稿是常態」,就能消除失敗的恐懼(頁100-1)。

(3) 改變心態,採取行動:作者舉出自己收到措詞嚴峻的退稿信為例,說明與其浪費時間向期刊抗議,不如設法從審查意見當中找到改進的方向,努力修改論文,然後再投其他期刊(頁100)。

結論

學術寫作與發表是每一個學者都會面對的課題,然而由於學術機構普遍缺乏相關的訓練資源與支援,使得研究者在巨大的發表壓力下,往往孤立無援,只能自行摸索嘗試。本文簡要介紹引述國內外相關的論述,希望能讓國內學者了解學術寫作與發表的迷思和策略,也期盼各學術研究機構,以及教育高層主事者,能夠思考如何以更具體、更有系統的方式,引導支持研究人員克服寫作與發表的障礙,進而提升論文的質與量,讓更多優秀創新的研究成果得以公諸於世。

作者:趙恬儀/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趙恬儀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色薩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博士

專長:女性文學、文學翻譯、比較文學〈中國道家思想與西方煉金術〉、學術英文、雙語教育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