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OL ESP-IS主席對話 Kevin Knight X陳英輝


 

亞洲大學國際學院副院長陳英輝目前為美國TESOL英語教師協會專業英語主題小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Interest Section, ESP-IS)的實習主席,他以專業英語的角度,就臺灣的英語教學現狀,向目前於日本推動ESP教學的ESP-IS正式主席Kevin Knight進行了一番精彩的對談。在雙方討論下,ESP理論的全貌,以及如何將之實際運用在臺灣的英語教育圈,似乎都更加明朗了,請看本篇收錄的對談內容。

陳英輝(以下簡稱CYH):在TESOL 專業英語主題小組(ESP-IS)中,你運用到Principled ESP這個專有名詞。請問這個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Kevin Knight(以下簡稱KK):我想,要解釋為什麼在TESOL ESP-IS 開始運用Principled ESP 這個名詞,應該要追溯到幾年前。Karen Schwelle 在當時是TESOL ESP-IS 的主席,她希望我可以為小組製作一個有關專業英語(ESP)的簡報。於是,我開始向各個ESP 實踐者(ESP practitioners)尋求幫助。很幸運地,我們獲得Margaret van Naerssen 和Anne Lomperis 的幫助:這兩位是從事ESP 教學研究領域多年的專家,也獲得當初ESP-IS 的共同創立人,同時也是TESOL 理事會成員之一的Kay Westerfield 的協助。因此,我們四位成為了這份ESP 簡報「ESP:an overview for practitioners and clients」的共同作者。這個簡報主要是為那些試著要替公司客戶去建立合適教材的ESP 實踐者打造的。他們可以使用這個簡報去解釋ESP 存在的目的,以及身為ESP 實踐者,他們提供的是什麼服務。因為,對不是身處語言領域的人或公司等單位來說,時常無法了解我們提供的是什麼,而要去解釋我們的英文課和其他課程有什麼不同,總是十分困難。因此,設計這個簡報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去幫助這些ESP 實踐者,可以順利在公司企業中,明確地說明他們的教材,並且得以進一步推廣ESP 服務。而這個簡報的另一個目的,是向ESP 領域中的人,闡明ESP 是什麼。因為在這個領域中,還是有許多人以不同的方式運用這個說法。比如說,內容本位語言教學和專業英語的不同處在哪裡?於是,「Principled ESP」變成一個用來指稱在這個簡報中的專業英語教學:它被定義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用來做為第二外語訓練使用;它以需求為本位;它必須和工作環境或專門人員相關聯;它必須運用適宜且真實的教學材料,並且以它的明確性及相關性為特色。我會說,所謂ESP 的核心概念,就是一個以需求為本位的教學法。ESP 是一個滿足學習者真正需求所設計的課程,這就是我們在TESOL ESP-IS 中所提到的Principled ESP。

CYH) 你剛剛提到了很多關於「需求」的東西。當談到「以需求為本位」時,到底談論的是誰的需求呢?

KK) 當然是學習者的需求(learners' needs)。確實我們也需要去考慮到「利害關係人」,但還是要以學習者的需求為主。然而,當設計一個ESP 課程時,必須同時考慮所有會牽涉到的人員。至於我所說的「利害關係人」是什麼呢?比如說我即將要為一間公司的員工訓練設計一個課程,那麼,這間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就是利害關係人,因此我必須考慮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以及他們對這個課程的期待是什麼?但是,如果我們回頭討論Principled ESP,我們要考慮到的就是我們的目標學習者。他們是只要把「英語溝通」當作在訓練中使用的工具,還是要當作在工作時使用的工具?這就是我們討論Principled ESP 時所需考慮的。

CYH) 讓我跟你說一個臺灣的真實情況。政府想要讓臺灣更加國際化,於是他們要求所有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必須畢業前參加TOEFL 或是TOEIC,達到一定的分數後才能畢業,這是政府設定出來的政策。但是以護校為例,護理專業是一種非常在地化的訓練,老實說,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要在國際間使用醫學英語的需求。因此,臺灣的護校學生很想擺脫他們的英文課程。然而,因為政府的政策,學校得要求他們要上課,於是,在此產生了學生和學校的衝突。學校必須遵守政策,因為政府支持著他們的營運。這就是我說的,這裡存在了利害關係人的衝突。你說ESP 是以學習者的需要為基礎,但是在這個情況裡,學習者並不需要醫護英語;你也說ESP 是以需要為導向的,可是我們在談論的又是誰的需要?我想我們應該要非常注意這個部份,因為不同需求之間總是有衝突。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讓我再給你另一個例子參考,我成立了一個讀書會,叫做TOEFL class,用來幫助學生通過TOEFL 考試,進而出國進修。你會稱這樣一個以準備TOEFL 考試的課程是ESP 課程嗎?

KK)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以我們所說的ESP 定義而言,英語溝通技巧的部份是限定在使用它來作特定的工作的,可是TOEFL 並非一個溝通技巧的訓練,不是嗎?它是一個英文考試的準備,雖然學生是有一個特定的目的,但如果你像我們一樣將ESP 定義為一種特殊的溝通技巧,我必須要說這並不是ESP,而是考試準備班。現在TOEFL 準備班常常被用來作為指導學生學習特定英語溝通技巧的工具或方法,比如學生是要去美國學習英語,教師就把通過TOEFL 考試作為學生可以順利在美國學習的標準,雖然他們利用這個考試作為學習目標,但其實他們還是以學習特殊的溝通技巧為目的。我並不是說這是一個好的教學法,但是當我們從我所說的這樣一個角度去討論ESP時,英語溝通技巧才是學習的重點。

CYH) 另一個問題,其實我是有意在給你找麻煩,可是也真的想讓你思考一些我們在臺灣遇到的問題。我的問題是,當我們定義專業英語時,我們必須要從教師的角度還是學習者的角度呢?我為學生設計ESP 課程,可能我認為這是一堂ESP 課,但對學生來說,這可能不必要是一堂ESP 課程,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的問題是,從你的觀點來看Principled ESP,你著重在所謂的溝通語言技巧,那內容呢?你也會同時著重內容本身嗎?

KK) 跟你分享一個我在日本教學的經驗。一個建立在公司內部的教學環境,學生可能是一群即將被外派到陌生國家的工程師,如果是建築業他們到異國的新角色,可能是不同的建築專案主導者。因此,他們需要特定的英語溝通技巧以在異國的環境專業的做好工作。也因此,對這些學生來說,學英文就是為了這個特殊的目的,為了可以出國。但相反的,對公司來說,卻不見得注重學生的溝通能力,公司只想要看到學生的TOEIC 成績是否有進步。在這個狀況下,學生們因為工作而有學習英文的特別需求,但同時,他們也必須提升他們的考試成績,因為公司並不是以他們的是否能夠順利的在工作中和他人溝通,而是以他們的考試成績有否進步來作為他們的成果表現。這是一個和你剛剛的問題相關,卻又些微不同的狀況,同樣也存在了來自利害關係人給教師和學生兩方的壓力。在你剛剛跟我描述的狀況中,似乎在學生和教師間對於需求的想法有所不同;而在我給你的例子,也就是這些工程師必須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學習新技巧的例子,對他們來說,需求是什麼非常清楚。如果這些學生對他們需要的東西沒有真正的了解,可是老師確實了解他們的需求,那麼這個老師會設計一個配合相關活動和教材的課程,來讓學生為他們的需求作準備。這絕對是屬於principled ESP 課程。可是話說回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是很可惜的!

其實剛剛的討論主要是關於職場英語教學(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但ESP 外的另一種類型是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針對EAP,討論的是那些在準備入學考試的學生,比如說是美國的入學考試。他們必須要能夠進入那個環境,在課堂上充分的表現,和他們的教授、同事以及同學互動,並且完成作業。這類的課程,可以被設計成完全以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中達到成功為目的。如果同樣的,教授可以理解這些學生的需求,並且按照這些需求來設計課程,這當然可以算是ESP 課程,雖然學生們可能並不了解,這實在是太可惜了!但你知道,通常在ESP 課程中的狀況是,學生明確的知道要學什麼,也清楚的知道目標是什麼,這時候,教師同樣也應該透過課前學生需求評估分析知道學生的需求和目標。有時候讓利害關係人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以改變他們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教學法,來達到及時的需求,而這些教學法中,包含了以內容為本位的教學法,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談論到內容。

CYH) 來談談我們稱作真實性的這個東西,有時候我會質疑要怎樣使用真實語料來做為訓練學生進入真實工作領域的準備。我們使用真實語料教材,然而要怎樣能得到這些教材?在許多工作環境中,真實語料是非常機密的。舉例來說,我有可能可以獲准進入像蘋果這樣一間公司的電子郵件信箱嗎?當然我們沒辦法,因為在其中存在著商業機密。因此,當我們想要訓練這樣工作背景的人,我們要如何獲得所謂的真實語料呢?

KK) 這其實真的取決於你所處的環境。就像當我在Sony 教學時,我擁有許多能夠獲得我需要的材料的權限。有時候專業英語從事者必須簽署一個保密協定,教師被給予取得材料的權限,因為公司希望他們使用真實的材料,但他們不想要這些材料被流通到訓練課程之外,於是我們的挑戰變成是如何將這些真實語料使用到極致,讓學習者去能夠運用這些材料,得到進行語言溝通、書寫或是對談的最佳準備。相反的,如果你是在一個學術的環境中,卻去向 Apple 這樣的公司要一些特別的語料,在這樣的狀況下,我相信,你沒有辦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作為一個ESP 實踐者,你必須試著去找尋相似的材料。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程度。真實語料對某些學習者來說,可能在使用上過於困難,而教師就必須要更花心思讓這些學生能夠理解這些語料。他們不需要真正被使用的教材,但可以構成一個學習的鷹架,幫助學生了解真實狀況。

CYH) 有一次David Kertzner(現任TESOL ESPIS榮退主席)和我說了一件讓我很驚訝的事,並且他也在IATEF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研討會上談論到這件事。他們提及了一個叫做CLIL 註1(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教學法,而CLIL 其實就是美國教師所稱的CBI 註2(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而在IATEFL 中,所有的CLIL 教學法都被歸類為專業英語教學。

KK) 在我看來,專業英語好像對許多不同族群的人有著不同的定義。就像我剛剛所提到的,我建立簡報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去區分principled ESP和其他不同的教學法。現在的狀況是,要使用一個外國語言來學習某些內容,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以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法。我過去在日本曾經教過行銷,我使用一本行銷教科書,並且用英文來教授書本內行銷的內容,可是學生們並沒有即刻使用這些內容的需求,但是他們對學習這個有興趣。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堂專業英語課,但這在美國可以被視為一堂CBI 課程,也可說是歐洲所稱的CLIL 課程。另一方面來說,或許可以當作我是在幫這些學生做前往美國學習行銷的準備。當然他們會想要做好充足準備,於是我選擇使用那些真實語料教科書,並且我希望他們有能力寫行銷相關的論文、閱讀行銷類別的教科書,並且能夠在課堂上發表評論等等,那麼我教這堂課是為了他們的立即需求,那這絕對屬於專業英語。

CYH) 在臺灣,越來越多的大學語言系所開始了所謂的專業英語碩士課程。他們有像是科學英語、商業英語、觀光英語等等的課程。他們將所有的這類課程集合在一起,把他們稱做是一個提供給碩士學生的專業英語課程。

KK) 你所說的這個東西好像不太符合專業英語以需求為導向的這個特色。

CYH) 這就是我說的!這些系所並沒有顧及到學生的需求,他們自己決定了課程的內容。這個課程是早就設計好的!很多的語言系所設立這樣的課程,因為這種課程可以招來很多的學生。

KK) 然後他們稱這個為專業英語?這真是十分有趣。在我聽來,這樣的課程我們可能只會稱它是一門提供給學生的商業英語課程。如果他們只是為了學習這個內容而選擇這個課程,卻沒有立即的需求,並且在課程中也不存在溝通的部份,那麼我想我們並不應該將他歸類為專業英語。

CYH) 可以請你說說要如何設計一份合適的ESP 課程嗎?

KK) 若是要設計一堂好的課程,有許多不同的階段必須被包含在其中。如果我只是要將重點放在設計一個課程,那麼最重要的關鍵會是你所提到過的課前學生需求評估分析。進行課前學生需求評估分析,並且找出他們真正且及時的需要是什麼。之後,你藉此來決定使用不同的教學法、不同的教材等等。你會去決定要如何達到學習者的需求,這是最重要的部份!一旦你了解學習者需要的是什麼,那麼你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去達到他們的目的。

CYH) 一個母語者可以是ESP 學習者嗎?讓我跟你說一個實際的例子。我們雇用了很多大學畢業生中,他們必須要寫各種提案或是文件,而且是用中文而不是用英文!但是結果是,許多大學生做不到!就算他們是中文的母語使用者,他們也不知道要如何撰寫一份提案,因此我們必須要教他們如何用中文來寫提案!你會稱這樣的作法是什麼教學法呢?

KK) 我偏向稱它做商用溝通。在美國的大學中,也確實存在有這樣的課程,指導母語者學習如何製作各種不同的報告或是自傳,或是增進他們的商務溝通技巧,這樣的課程就是所謂的商用溝通英語課程。若是ESP 課程,我們只會將它用在非母語使用者。對母語使用者而言,我不需要去教他們要如何使用他們的母語,我或許可以教他們要如何在使用商業領域的專有名詞,但我並不是在教他們英語。這是不一樣的兩件事!

CYH) 讓我們以臺灣或是日本學生為例。這兩個地方的學生的英文程度可能是幾近於零或是零,完全沒有英文程度可言。在這樣的狀況下,對這些學生,也有辦法進行專業英語課程嗎?

KK) 好的,讓我們回頭看我們的框架。首先,我們必須要去找出這些學生對英語的特別需求。假設這些學生是要在工廠裡頭工作,他們必須要在這個工廠內用特定的英語去溝通,若我們現在要進行的是principled ESP,那麼必須考慮到他們即時的需求。如果說現在這些學生的需求是要在兩個星期內使用英文來交涉複雜的合約,而你跟我說我們要從毫無基礎的學生教起,那麼我們的語言缺口就太大了。相反的,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們可以在兩星期之內使用yes/no 來回答簡單的問題, 那麼我們就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達成。所以並不能說這是不可能的,只是取決在語言缺口的大小。同時,我們必須要去考慮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生要花多久的時間可以學到他們需要的東西,取決於許多不同的因素,以及指導者的能力,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這是可行的!

CYH) 你會建議學生如何讓自己做好充分準備的參加專業英語課程呢?

KK) 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需求。當他們了解自己的特殊需求是什麼時,下個階段他們則要能夠找尋到不同的材料來滿足他們自己的需求,而不僅僅是透過課程的幫助。他們可以進行自我學習,或是和彼此合作。我總是和我的學生說,你不需要藉由我的課程來達到你所想要的結果。如果說學生參加的是一個禮拜90 分鐘的課程,這其實對於訓練來說是一點都不夠的。我總是鼓勵他們去找出自己的需求,並且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他們應該把這個課程看做是一個他們可以獲得所需知識和技巧的選項,這個課程不可能可以滿足他們需要的所有內容。所以學生們在課程之外,應該也必須要去尋求其他領域的知識。

CYH) 在我們結束之前,讓我再問你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在有一個由30 位商業人士集合而成的班級,而你有兩個選擇,一位是拿有商學博士的教授,可以指導學生商業上使用的英語;或者是一位語言教師,來指導學生和商業相關的語言,你會選擇哪一位呢?

KK) 在我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必須要知道這個課程的目的、你透過這個課程想要達到什麼,然後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去選擇一個最好的教學法。這要視你的目標而定。

CYH) 就讓我們把目標設定為要增進學生在商業環境中的溝通能力吧!

KK) 好的,那我也必須要多了解一點兩位教師的背景。比如說,如果你擁有一個博士學位,並且在大學內擔任一個和分析經濟相關數據的職務,那麼你很可能對於在商業環境中的溝通一點概念都沒有;但如果你在校園外的工作經驗,是和業界的人士相處溝通,那麼你就會知道關於商業會談的要點以及如何去做專案發表,也知道如何去進行商業談判,那麼你是擁有商業背景技巧,同時還擁有學術背景的。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哪一種教授呢?

CYH) 我們來討論第一種,那種沒有校外經驗的教授,但同樣的,具備語言背景的教授也是沒有實務經驗的。

KK) 那學生呢?這些學生已經是專業的商務人士,還是是以主修英語的大學生呢?

CYH) 他們不是英語系的學生,而是商學院的在學學生。

KK) 我想我會傾向選擇語言教師。理由何在?因為在一般英語溝通技巧和商業英語溝通技巧間,存在有很多重疊的部份。所以舉例來說,要如何打電話?要如何寫一封電子郵件?一位英語教師會知道如何去教。他們只需要在一般的英語之外,特別學習一些商業英語的字彙就足夠了。因此我並不需要一位有充足專業知識的商學教授來指導這類的東西。不過,話說回來,這一切還是取決在學生的程度以及他們的特殊需求為何。當然,教師的程度也會是關鍵。這樣的一個狀況其實並不特別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會存在,我們在討論的是如何在一個特殊的情況下,選擇最好的教學法。

採訪:Roxanne、Morris

編譯:Rox、Stephanie Morris、Crystal Lee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