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實習:畢業即就業 – 專訪AIESEC 海外青年實習計畫台灣區負責人周柏源


 
面對經濟與科技的快速變化,以及國際交流的頻繁,台灣企業面臨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壓力,許多企業皆意識其市場策略發展計畫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國際人才。然而,台灣教育環境是否培養出足夠的國際化人才?企業又需要什麼樣的國際化人才呢?此次特別專訪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 AIESEC )台灣區負責人周柏源,透過他的觀察與分析,瞭解企業對於國際化人才的需求現況與培育困境。

具備國際實務經驗人才炙手可熱
 
對企業來說,所謂國際化人才,光是具備國際觀、國際視野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職場的實務經驗;然而,想要在台灣企業內培養出國際人才實屬不易,此時,在海內外都具有高知名度的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 AIESEC )海外青年實習計畫( Global Internship Program ),即對於企業所需的國際人才培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AIESEC 海外青年實習計畫台灣區負責人周柏源表示,AIESEC 提供給國內外的青年朋友一個能擁有跨國際實務經驗及培養領導能力的機會,並與全球各大型企業合作,每年釋放出數千個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在就學時期就了解職場所需的能力,也協助企業在發掘、挖角或延攬人才時有更多選擇。周柏源表示,海外實習計畫已越來越龐大,顯示全世界企業對國際人才的渴求越來越迫切,當然台灣企業也不例外。
 
外籍實習生協助提升企業員工英語力
 
周柏源表示,此計畫除了讓台灣學生有機會到他國的國際企業實習,學習到珍貴的國際職場工作經驗,也引薦許多優秀的外籍實習生到台灣企業實習,對於企業來說帶來許多好處。
 
「舉例來說,外籍實習生是一種低風險、低成本並且能夠迅速了解海外市場、國際文化的最佳方式,能夠協助企業做出有效行銷策略、開發當地市場。」周柏源指出,三個月到一年半的實習期,足以讓主管看出該人才的能力,企業能夠避免聘用到不適任的專業外籍白領,降低成本的浪費,更可彈性運用人才。
 
此外,由於台灣企業主對員工語言能力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因此也多會希望能夠藉由外籍實習生來提高企業內部員工之英語能力。周柏源提到,日前某家國內的電子產業公司企業主,特別要求希望能透過AIESEC 海外實習計畫,找一位完全不會講中文的外籍實習生與該公司研發部門( Research & Development, RD )合作。短短幾個月時間,該電子公司的研發人員們從與這位外籍實習生幾乎「無話可說」進步到能夠聊天說笑,每位員工的英語能力皆有明顯的進步,也提升了該部門學習英語的風氣。
 
科技、製造及服務業對外籍人才需求大
 
周柏源表示,台灣以製造業、科技業及服務業對外籍實習生的需求量最高,其中更以IT 產業求才若渴,主要原因是台灣的各大科技業和製造業皆需要拓展海外市場,所以尋覓國際型菁英人才就成為了最大的課題。
 
「例如,華碩電腦( ASUS )近幾年積極拓展歐洲市場,大力招聘歐洲各國的行銷人才,以更有效幫ASUS 產品在當地曝光,因此ASUS 與AIESEC合作相當密切。」周柏源又以鼎泰豐為例表示,該餐飲集團會透過AIESEC 外籍實習生來進行國外客戶管理、員工外場服務訓練及協助新進人員的英語面試,以確保新進員工的能力品質。
 
然而,即使AIESEC 海外實習計畫與企業們強力歡迎外籍實習生來台,但周柏源表示,台灣相關法規是阻擋國際人才來台工作的一道牆。「不僅申請工作簽證的程序複雜,且外籍實習生的停留時間最多一年到一年半,企業就算非常想留下實習生,但也礙於法律問題只能忍痛送人才回國,政府和企業不能一同配合運作,這是海外實習計畫在推行上最的大困難。」
 
台灣人應重視並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
 
相較於外籍生對於台灣企業助益極大,那國外的企業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的大學生呢?周柏源表示,以台灣實習生到國外企業實習的面試經驗看來,國外企業不太在乎實習生是畢業於頂尖大學或是私立技職院校,關鍵在於個人特質和語言能力,因為專業知識與溝通能力是在國際職場上必備的基本能力。
 
不過,許多國外企業對於台灣人才的特色與優勢並不非常清楚,以致於影響他們晉用台灣國際人才的意願。周柏源指出,當大家看到印度人才會想到該國的軟體產業( Software Industry )很強,看到德國則會快速想到該國的機械工業( Mechanical Industry )非常知名,而西歐和北美國家則是在行銷( Marketing )和金融( Finance )領域的具有優勢,這就是這些國家人才的「品牌形象」。但如何培育出在某一領域具備專業強項的台灣國際人才,建立台灣人的品牌,則還有待各界一起努力。
 
國際化人才:專業力、語言力+實務經驗
 
「AIESEC 計畫執行多年以來,台灣企業普遍對外籍實習生的評價高於台灣應屆畢業生,其主要是國外實習生擁有獨立作業的能力,不管是工程技術或是行銷能力都高過於台灣人才。」周柏源表示,曾經遇過來台灣的三位德籍實習生,企業主事後反應:由於這三名實習生的學術理論和實務經驗在德國就做了最扎實的訓練,在大學時期就具備能寫出一篇完整論文的能力,所以到實習公司也花了短短的時間就能上手,而這樣的人才就是企業想要的國際人才。
 
最後,周柏源以自己為例,強調要把握作學生時的黃金時期。他目前是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學生,因為未來想成為IT 相關領域的領導人才,他從高中時期便開始計畫在大學要選讀工科,培養理工專業知識,但他真正的目標是申請美國頂尖研究所的MBA 學位,打造自己成為一位被全球企業認可的國際化人才。他鼓勵所有年輕人在就學期間積極培養自己的學術與專業知識,以及優秀的語言能力,為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而努力。
 
  外籍實習生看台灣國際化現況  
 
Hanny Ali
◎實習企業: 美商優派(ViewSonic)
◎國籍: 加拿大
◎學校: Ryerson University
◎主修: 國際管理與行銷雙主修
 
當初會選擇來台灣實習,是因為我對亞洲文化非常感興趣。我工作上八成的時間是負責公司對外往來文件的英文校稿,以及協助編輯企業會訊,其餘兩成的時間則是負責行銷專案。因為產業的關係,公司會議上大部分皆以英語為主,同事們的英文也相當流利,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溝通上的問題。
 
在來台灣之前,聽過很多關於亞洲國家職場文化的事,大部分的人都會告訴我,對亞洲人而言,長時間或超時工作是正常現象,所以對此我已做好心理建設,而到台灣之後也確實有經常加班的狀況。即便如此,台灣讓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是,這裡的人們都非常友善且願意幫助他人,讓我備感溫馨。
 
依現在國際商業趨勢,許多國際大型企業已紛紛向亞洲靠攏,所以我覺得透過AIESEC 來亞洲工作的經驗非常有價值,相信將有助於豐富我的資歷,在未來求職時容易取得更多面試機會。
 
Alan García
◎實習企業: 三龍產業
◎國籍: 墨西哥
◎學校: University of Monterrey
◎主修: 機械工程
 
我之前在香港擔任交換生的時候曾經來台灣觀光過,當時對台灣留下不錯的印象,所以選擇了台灣做為實習的國家。我所實習的公司主要是從事塑膠材料的加工製作,像是汽車內裝、3C 通訊產品等等,而我是擔任3C 產品手機保護殼的行銷工程師。
 
工作上,我能跟同部門的同事還有老闆及老闆秘書以英語溝通,但是與其他部門同事的溝通卻大有障礙。像是開會時大家都用中文溝通,所以我比較無法參與討論,只能會後再由其他人翻譯成英語讓我了解會議內容,這點讓我感到有些困擾。
 
整體上,台灣是個非常有趣的國家,但是相較起西方國家,工作環境顯得較為緊張和嚴肅。例如,在西方國家企業文化中,星期五就應該要放鬆身心、迎接周末。我們會延長星期五的午餐時間,和同事們一起聊天,談談周末的出遊計畫等等;但是對台灣而言,星期五就像一般的工作日一樣。
 
在台灣的實習經驗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認為具有國際職場或是跨領域的工作經驗,比起一張高學歷文憑更能吸引企業的目光。所以,我相信這份工作經驗對我來說將受益無窮。
 
  AIESEC 簡介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IESEC 是法文縮寫)主要是由關注跨文化合作能力、領導管理能力及國際議題的青年、大學生(18 至30 歲)所運作的非營利國際型組織,該組織分布在全球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60,000 名成員。
 
AIESEC海外實習計畫(Global Internship Program)提供台灣學生到海外實習各大型國際企業的機會,每年約有一百多名台灣實習生獲得到海外實習的機會,同時也大力推薦外籍實習生到台灣企業實習。該計畫成員的基本條件為英語能力,並以TOEFL iBT 80分、TOEFL CBT 213分、TOEIC 750分、IELT 6.0級+、FLPT 筆試總分240分 口試S2、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複試等英語檢測為徵選門檻;除了英語門檻,國外雇主還會安排實習生進行面試,以了解實習生個人特質、生涯及職涯規劃。
 
  周柏源  
就讀於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2010 年擔任AIESEC 台南辦事處副處長,現為AIESEC 台灣總會會長。
 
◎ 記者:謝宜君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