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地化與競合時代
這是一個「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時代。由於資金、科技、資訊、文化、人才的快速地跨國流動,全球(global)與在地(local)的互動性,越來越強。兩者的連動關係,彰顯了自我與他者一體共生的有機關係。同時,這也是一個「競合」(co-petition)的時代,世界各國都處在一個既競爭(competition)又合作(cooperation)的狀態,這兩者的辯證關係,透露了以合作為競爭基礎的事實,但也弔詭地透露,沒有競爭力就無法與人合作的權力關係。
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也反映了上述的「國際化」現象,因此各國高教莫不把國際化當作學校發展重點,希望培養學生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因此積極透過各種手段策略,與各國友校建立國際合作關係,選送學生出國進修實習,透過交互培養或共同訓練,以增強學生的跨國交流學習的經驗,也同時大量招收外國學生,企圖創造「校園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以培育學生國際化的素養與國際移動的能力(global mobility)。
國際化養成教育三主軸
從教育觀點來看,學生跨國移動能力的培養,主要來自三方面的訓練:專業素養、溝通能力和生活能力。學生的專業素養是教育養成的核心價值,嫻熟的外語能力則是國際化溝通的工具,而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調適能力,則是未來國際化社會必須的生活能力。簡言之,專業力、語言力、適應力構成國際化養成教育的三個主軸。
專業力
這是個知識分化的時代,每個人依據自己的性向能力,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作為自己的專長領域,並在這個領域中深耕基礎知識,並學會分析與詮釋的方法,了解這個領域的歷史發展與未來展望,並對此一專長項目的國際性發展,能有明確的掌握。
專精一套知識,是建立自己基本能力的基礎。現代高教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用合一,推動企業實習,知識轉移,畢業銜接就業。但據調查,現代人的一生平均轉換五次職業。因此只會一件事恐怕應付不了變遷快速的未來。而且大學所學的技術性知識離開學校後大概只夠用三年,因此學習不只是學習學科內容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學到「學習的能力」,培養求知的態度,才能應付未來的職業轉換。
知識來源分為已知領域和未知領域,前者是寫在教科書的經典知識,後者是尚未開發的知識。具有終生學習能力,才能面對無以名狀的未來。當前教育偏重理工科技運用的培養,強調即時的應用,對「無用為用」的軟性人文教育相對忽略。事實上,科技的訓練與人文的薰陶,對人的基本素質的提升,同樣重要。人文教育的價值在於發揮思考判斷的能力,以洞悉真理,直陳事物的核心,進而提出創意,解決問題。人文訓練不是工藝技術的訓練,它是一種心性的培養。人文素養並非人文學者的專利,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愛因斯坦說:「人文教育的價值不是學習多少事實,而是訓練心智,去思考那些教科書沒教的東西。」(“The value of an education in a liberal arts college is not the learning of many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learned from textbooks.”)。良好的人文訓練,不是對已知知識的記誦,而是一種思考的訓練,用以學會未知的事物。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與思考批判能力的人,對於跨領域的學習或不同學門的整合能力,也相對較強。自然比較能在不同的就業領域裡,發揮優越思考整合能力,進而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專業力的養成,不應只是技術導向,更應兼顧心智的訓練,才能應付未來,終生受用。
語言力
這是個地球村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相對人與人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也越形重要。語言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外顯,隨著時十九世紀大英帝國的崛起與二十世紀美國的新霸權,外加當前網路科技的全球化,英文已經成為全球溝通的共同語言。因此學好英文,才能一「技」在身,但英語力的養成,需要長期努力,非一夕可及。
英語力也是一種終生的能力,利用年輕在學的日子養成這個終生能力,無比重要。英語聽說讀寫的四種基本能力同樣重要,否則能寫不能說,或能說不能寫,都不足以應付國際化的競爭。英語能力可分為生活英語與專業英語。日常生活英語容易學,無須嚴謹的文法規範,輔以適當的肢體語言,也能達成一般性的溝通目的。專業英語的溝通則要求較高,若要在專業的領域,用英文暢所欲言,就需要長期耕耘。平常關心國際局勢變化的報導,也在工作中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磨練自己的英語。具有良好的專業英語能力,才能開創自己的跨國工作機會。學者或政府單位的公職人員,才能在國際會議適當發言,參與討論,表達自我,甚至於加入國際組織,擔任委員,承辦國際性活動,進一步發揮國際影響力。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一種所謂的「全球英文」(global English)也跟著興起。全球英文強調跨文化溝通,以直接表述代替委婉修辭,減少使用英美厘語。全球英文也改變我們的英語學習,強調文化理解,設身處地,也尊重在地文化對全球英文表達模式的貢獻。例如,英文裡用“tunnel vision”來表示一個人的視野有限,但把中文的「井底之蛙」 轉化為英文“a frog in the well”,也可生動地表達同樣的意義。這種帶有華文特色的英文表達,也是我們利用英文發表意見抒發感情時,可以加以利用的文化語言資料庫。英文是全球溝通的主要工具,但最多人使用的中文也正在崛起。全球學習中文的人口正在急速成長。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更應該加強培養中文讀寫與批判表達的能力,為自己與國家創造更多的國際利基。
適應力
全球化影響了我們的學識養成歷程,也改變了我們與快速變遷社會的關係。在求學階段就必須磨練自己的適應環境能力,畢業工作時才能有較佳的調適能力去應付外在環境的轉變。大學裡的學習,除了課業的訓練,還有更重要的生活能力培養。
學校的社團提供了各種活動來磨練同學們領導與被領導的合作精神,學習組織、規劃、執行、與檢討的辦事能力。大學的理想色彩也鼓勵同學培養世界公民的素養,例如,許多的服務學習,已進入學校的課程體制,推動同學到海外擔任國際志工,以自己的熱情與專長,到全球需要協助的地方去服務。這種跨國的服務,除了愛心,還需要參與的人有良好的生活調適能力,才能在他鄉異國陌生落後的環境裡去服務他人。
此外,這也是個「在地訓練、全球就業」的年代。每個人都想進入好的公司工作,但是哪一家好公司不是跨國公司?不論是本國企業或外國集團,都是國際化的公司,你在台灣受教育,但將來的工作地點可能是在全球各地。因此如何能夠以開放的心胸、跨文化的包容、彈性的思維、獨立的能力,快速調適自己,融入變遷的環境,也成了檢驗一個人國際移動力的指標之一。
結語
國際移動力是國際競爭的關鍵能力。而專業力、語言力、適應力這三種能力的養成,刻不容緩。這三種能力的交集越大,你的移動能力就越強,勝算就越大。
作者簡介
莊坤良
◎現任: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逢甲大學外語教學中心主任
◎學歷:美國南加大大學英美文學系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
◎經歷:曼谷台灣教育中心主任
逢甲大學外語中心主任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處長
◎作者:莊坤良教授∕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