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語文學系的困境與未來-透過改組與合作 走向大好未來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公布,民國105年的大學招生來源比前一年約減少5.5萬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也推估民國111年大學入學人口將比現在減少10.4萬人。面對少子化現象,各大學校院都已開始未雨綢繆,研商對策。然而,對目前台灣各大學校院英語相關學系來說,生源減少只是他們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而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都正在考驗主事者的智慧。本篇文章希望透過對於台灣英語系的回顧與展望,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為大家拋磚引玉,也希望能讓激盪出更多更好的解決良方。

科技大學應鼓勵雙主修與輔系

自1990年開始,台灣各科技大學開始廣設英語相關學系,而因為要跟一般大學的英語系有所區別,並強調語言應用成層面的訓練,所以多取名為「應用英語系」或「應用外語系」。應用外語系通常包含日語、德語等語言的訓練。

不管是應用英語系還是應用外語系,目前都有幾個很大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畢業生的英語文能力不夠。目前大部分的應用英語系畢業生英語文能力只有歐洲共同語言能力分級架構(CEFR)的B1-B2等級,也就是通過全民英檢的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或是多益測驗550-650分這樣的程度,然而具備這樣英語文程度的人才只能算是中階的英語文人才,還算不上是大學應該培育的高階英語文人才。

部分科技大學的應用英語系為了能與產業接軌,開的課程以實用英語為主,像是餐旅英語、觀光英語、醫護英語、設計英語、會展英語等課程。表面上看來,學生們好像能把英語能力和實務專業兩種專長都學到,可是投入的時間並沒有比較多,事實上常常兩邊都學得不夠精,不論在哪個領域都無法獨當一面。

既然英語仍是本科專業,大學英語系畢業生的英語能力就應該達到一定的標準。我認為學生要兼顧英語能力和實用專業,最好的作法是修習輔系或是雙主修。學生對觀光感興趣,就再修觀光雙主修或輔系,或修習觀光學程;對企管有興趣,則修企管雙主修、輔系或學程。當前社會需要跨領域人才,各大學應該有一套因應措施去培養這類人才,例如對雙主修學生的第二個主修項目免學分費或部分減免,並彈性延長修業年限。

一般大學的困境

對於一般大學英語相關學系,大略可以分成文學、語言、英語教學與翻譯四大領域。基於招生的考量,許多一般大學英語相關學系也漸漸增加職場實用為導向的課程,像是英文會展簡報、商用英文、科技英文等,然而由於學習時間分散,也造成學生英語文能力,尤其是寫作能力的降低。事實上,英語相關學系畢業的人才,應該是各公私機關英文文書品質的把關者,至少必須有能力書寫標準流暢的英文。然而,能達到這樣品質要求的英文系學生,數量愈來愈少。此外,現今是影音的世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自小獲取資訊的方式皆以影音圖像為主。普遍來說,年輕世代對於文字的專注力已不如以往,而英語相關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文學的涵養以及對英文字的敏感度,則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深化。對於一般大學的英語相關學系來說,更有以下幾點問題值得留意。

 問題1:缺乏小班教學與密集訓練 

由於整個社會風氣偏向實用,各大學對英語相關學系的期望,也皆以實用為導向,希望英語相關學系能夠以最低成本培養出兼具英語文能力與實用專業的英語文人才,而不是花較多的時間培養高階的語文人才。在這樣的風氣下,能夠奠下學生語文涵養基礎的經典名著閱讀賞析與討論課程受到擠壓,學生的閱讀量大大降低,造成了畢業生英語文素質的不足。

事實上,英語相關學系必須以培養國家社會所需要的高階語文人才為己任,然而要培養具備批判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階英語人才,必須透過小班教學密集訓練聽說讀寫能力,才能達到。如果在開課上太過考量開課成本,其結果往往兩頭落空。以英文寫作課為例,學生需要大量練習與教師回饋,一班應以10至15人為佳,但目前許多大學卻常常開成30人、甚至50人的課。我認為,既然目的是為了培養高階的語言人才,政府或學校的經營方針就應該盡可能地支持英語相關學系的正常運作,讓英語相關學系能夠不計成本作育英才,並透過小班制、密集式、全英語環境、閱讀護照等訓練方式以確保學生學到社會需要的英語文能力。

全英語環境的訓練除了上課只以英語溝通外,居所也應該要全英語,比如英文系學生都住同一棟宿舍,並規定只要在宿舍裡就必須要使用英語文進行溝通,而其他系的學生如果想要加強自己的英語文能力,也可以申請進住。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英語文在生活上的內化,並使其未來能夠實質地貢獻社會,提升國家、企業對外溝通的品質與形象。

 問題2:學生缺乏學習動機 

政府廣設大學過後,學生錄取率大大提高,考大學變成非常容易的事,加上少子化因素,許多學校為了要維持學生員額,不敢淘汰程度跟不上的學生。在這樣的前提下,因為沒有嚴格的把關機制,加上缺乏學習動機,不少學生的心態可說是得過且過,並沒有花心思在本科專業或是其他實用專業上。就連學生選課時也多以「上課輕鬆」、「給分高」這樣的原則為選課標準,而不是「學得到東西」或「內容扎實」。劣幣逐良幣下,就連內容充實的課程也漸漸無法開設。

同樣的選擇原則也被用在英語相關碩士班的報考。如果某校的碩士班畢業條件規定嚴格,那麼很可能使得考生卻步,他們寧願報考一所較輕鬆的碩士班。這樣的學生縱使取得碩士學位,是否具備符合社會需求的英語文能力,自然成了問題。

 問題3:因人設課的弊病 

第三個主要原因,我認為許多學校沒有根據教學目標規畫課程。許多系所仍以老師的專長為開課考量。然而,如果能夠整體思考學生學四年應該逐一獲得的訓練,並據此開課,相信學生的訓練會更加完整。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調整建議

另外,我認為英語相關學系的課程應該分成兩類,一類是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課,一類是文學、語言學、語言教學、翻譯、專業英語等專業課,其中培養英語文基本能力的課,其教師應該以學生能力的進步情形進行績效考核。在開課方面,可以安排學生在大學前兩年把基本英語文能力訓練到系定目標,比如托福iBT達到100分或全民英檢高級通過,接下來再繼續修大三、大四的專業課程,包括文學、語言學、語言教學、翻譯與專業英語等。

同時,英語文相關學系也可以分成二類,一是培養高階語文能力人才的英語系,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外交、英語文教學、或是口筆翻譯等工作;二是培養跨領域人才的英語系,畢業的學生應當具備英語文能力與觀光、商務、科技等實務專業能力。

各校分工不但可以展現出各自的特色,也能使教學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以往常常是每所大學校院都開設文學、語言學、英語文教學、翻譯與專業英語的課程,開課嚴重重複下,造成每堂課無法達到預期的開課人數,如果各大學能夠透過分工合作,重新調整各學校的課程目標與課程規劃,相信可以改善目前的諸多問題,真正達到培養高階英語人才的目標。

 

  訪者介紹  

林茂松

現任:東吳大學英文學系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顧問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經歷: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主任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理事長

專長:比較文學翻譯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口述:林茂松∕東吳大學英文學系教授、弘光科技大學顧問

◎文字整理:Winter Chang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