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化的大趨勢,大學使用英語作為各學科的授課語言,已經成為大學國際化的一部分。然而,現今大部分的台灣學子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一直到進入大學,至少也有10年之久,最後才發現自己無法使用英語做為求知的工具。在台灣高等教育的課堂中,能真正運用英語溝通的學生卻是十分有限。這不僅是國際人才庫枯竭的警示,也是大學國際化政策的瓶頸。
究竟是為什麼學了10多年英語的大學生,在面對外國人時依然無法順利溝通呢?我認為這與教育環境和制度有著切不可分的關聯。在大學以前,台灣的英語教學從來都是以升學為導向,把英文當作是一門「學科」來傳授,鮮少有為了溝通目的而開設的課程,因此讓台灣學生誤認為學英語就是為了要考試、出國的觀念。若以海外居旅或出國深造的人來說,10年足以讓對英語一竅不通的人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本出國留、遊學,因此,創造全英語授課(EMI,English as a Medium Instruction)環境便是不可輕忽的課題。台灣若想要站上國際的舞台,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勢必要改變教學方式。
當我們使用一種語言(language)與他人進行溝通(communicate)時,語言也同時反映了說話者的內在想法;語言對於人際關係的表現是複雜且多功能性的,同樣隱含著對國家、文化的認知。在「地球村」概念的推波助瀾下,學好一門外語,尤其是英語,對現今大學生來說極其重要。然而,當大學教師們在以EMI授課時,卻時常遇到一些困難而感到窒礙難行。我在此舉出教師們普遍會遇到的疑惑:
全英語授課是否影響教學效果?
許多教師表示這是他們都遇過的難題,以英語作為傳授各學科的媒介,確實會增加不少學科教學上的困難。在EMI的課堂上,教師們常會有「自己是否解釋得夠清楚」、「學生們是否能夠完全理解」,以及「學生到底在學英文?還是在學專業?」等疑慮。回歸根本,問題其實來自於教師自身及學生的英語程度。若是教授者的英語能力極佳,學生在台下卻是聽得一頭霧水,仍然會造成教學資源上的浪費;相反地,學生的英語能力足以融會貫通,但傳授者的英文卻無法確切地傳遞學科內容,也會使課程難以進行下去。
個人以為,EMI教學中能否視師生雙方的英語能力,做適當地調整是極其重要的。若學生的英語水平夠,教師的能力也足,EMI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對雙方無疑都是有益的。但若教師因為語言能力而無法適應EMI,而改而使用較為淺顯易懂的英文單字、文法進行授課,也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老師該在意的不是「翻譯」(translate),而是學生能否「以英語思維理解學科的內容」,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全英語授課的目的。
以英語授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對大部分台灣學生來說,中文表達及理解能力,肯定比英語來得好;那麼,為何還要捨近求遠,以英語當作各學科的教學語言呢?其實不然,以英語授課,除了能夠訓練並增進學生的外語能力外,還能活化思考和激發更多的創意與想法。舉例來說,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普遍較不標準,往往排斥開口說英語,但事實上,部分日本的國際企業正推動英語為社內語政策,規定在開會時只能使用英語作為溝通的媒介,發現使用母語時會讓交流者處於放鬆的狀態,用英語開會反而更能產生創造性思考。
在全英語授課課程環境中,除了能拓展學生國際觀及跨文化整合力外,對促進語文的發展與組織能力也是大有幫助。有鑑於此,我建議學校及老師們,不僅是在課內,也要在校園中創造出學科、英語教學平衡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除了在課堂上習慣大量地使用英語交流之外,下課後也願意繼續沉浸在外語環境中,同時也要允許甚至鼓勵學生用英語多表達自己的意見。
聚焦課程內容
簡單來說,全英語授課重點大致可分為四項:
首先,做好課程內容與進度的對照工作,也就是說初步可利用複製的模式來簡化授課計劃,同時對照實際上課的情形改正計劃。授課須適才適性,為學生制定「能力指標」,而非照著課程大綱「教完」。
第二,教師要明白傳授內容的方式及語言覺識(language-awareness)。舉例來說,英語文系和其他系要使用EMI教學時,教師應該要了解學生的英語程度差異,並且針對不同系別學生選擇適合的詞彙、文法。
第三,課堂上的英語傳授必須是建立在知識為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空有英語溝通不足以支撐課程所需,並不是教學雙方開口「會話」就夠了,而是要以內容為本的「溝通、交流」。
最後一項便是鼓勵同學間的良性競爭,藉此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動機並降低開口說英語的焦慮。
管理概念的應用:整合知識和語言
EMI教學的理念不是在於教學(teaching),而是更偏重於管理(management),要有效利用EMI教學,前提是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管理及組織能力,尤其是在知識與語言的整合。
EMI不是讓學生透過間接性的「翻譯」來理解內容,而是直接讓學生接受英語思維,以英語的方式來領會課程內容(The way you use language to think)。因此,教師的整合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傳授知識者必須熟悉英語的使用目的性,例如依授課情境使用「學術英語」(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及「全球英語」(Global English),並要有技巧地挑選合適的字詞、文法。
根據MLA美國現代語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的報告,現今大學應該協助學生,發展批判分析思維能力和知識溝通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創造人生成功職涯的先決條件。應以管理的概念,來強化語言學習與知識吸收的效率。
透過不同於母語環境的學習,有益於對知識或文化的反思。教師應先評估自己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使用適合雙方的語言程度,來進行教室溝通,並採取表一策略步驟,可以增加EMI授課的成功機率。
為了要整合學科與語言,在EMI課堂上使用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能有效提升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競爭力。而所謂的EAP學習,不僅是有助於聽、說、讀、寫能力上有學術性的轉移和提升外,其中還包含著培養組織架構、團隊項目、獨力學習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教授者也需要培養學生對「教室用語」(common classroom language)的熟悉度,建議可透過參考教材、分享故事和經驗等方式來實踐。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學生們並非為英語為母語者,大多會有不敢開口說英文的恐懼;對此,筆者以為「溝通與交流的重點,並非在於能流利地說出一口正統英語,而是該如何使用正確英語來表達自己的學科專業」。我建議,教師可以藉由分組討論來減低學生對英文的焦慮,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
表一:EMI授課策略步驟
EMI學習須建立在內容基礎上
不過,EMI課程雖能幫助學生提升競爭力,但也必須配合學生在期中、期末評量的表現來做彈性調整;除此之外,以問卷調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來進行評估,也是另一種有效改善EMI授課成效的管理措施。
正如上述所言,語言的學習必須在「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在「傳授知識」,而不是在「教英文」。跨文化及多元社會的洞察力也是EMI很重要的一環。想要透過EMI課程更有效率且完整地學習,教師及學生都必須持續吸收學科知識,且培養獨立且批判的思考能力。
EMI是大學國際化的開端
知識與外語的整合是EMI執行的第一要件,教師不必太過擔心自身的英文能力,而是要思索該怎麼以英語表達專業。其次,培養學生對EAP與Global English的語感,可以在課堂上同時吸收語言和新知。
EMI學習的社會文化視角也是教學雙方都要理解的,在面對全球化的同時也能找到並定位自身的價值。語言能力的進步是無法立竿見影的,以雙語教學開始並持續推動EMI授課,或許在台灣現在的教育環境下仍然困難重重,但應勇敢地面對,就會成為推動大學國際化的良好開端。
◎作者:陳超明∕實踐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