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努力吧! 一位家長對十二年國教英語教育的想像


今年103年度國中會考結束,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了一份「103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當中列了各科的能力等級人數百分比統計表(表一),從這個統計表可看出,英語科位於C級「待加強」的人數百分比為總考生人數的33.73%。代表了十二年國教若要「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英語老師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根據心測中心說明,「待加強」等級代表學生「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的基本學力」,也就是說,「待加強」代表的是「不及格」,因此這些學生需要進行補救教學。今年會考英語科總考生人數267,475人,換算比例,待加強的人數約是9萬出頭,相當可觀。

再看學測英語科作文成績,2009年時,英文作文未得分的人數佔了英語科總考生人數的16.10%,之後逐年遞減,到了今年2014年降至8.41%,其比例已是2009年的一半左右,雖有進步,但高中學測作文未得分,意味著該學生從小三到高三共上了九年的英語課,卻沒有累積任何英語寫作的能力,顯示台灣英語教育出現了問題。

教到會 再前進

以往教學,老師常常追著課綱「趕進度」,學生不一定跟得上老師的節奏,老師為了要照課綱進度走,也沒有辦法放慢節奏等學生,久而久之,跟不上進度的學生很可能就此從學習中逃走,就連補救教學也不一定幫得上他們。既然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精神強調有教無類,強調「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筆者認為應該在課堂中想辦法把每位學生教會,等學生都學會了,再進行下一階段的課程。

也就是說,老師應該思考,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才能讓這些始終被認定「跟不上進度」的學生也能體會學習的樂趣,進而啟發他們繼續學習的動機,而不是持續讓他們待在教室,要他們不能影響上課秩序,不能在台下交談,不能看課本以外的書,也不能睡覺。

也許有人會說,一味照顧成長較慢的學生,是不是就顧不上那些發展較快學生的學習權益?這個問題,只要進行能力分班就可解決。透過能力分班,或是參考大學選修課模式,開設不同程度的英語課讓學生選修,使得程度相近的學生能沒有壓力地共同學習,就不會有教師顧此失彼的煩惱。

表一:103 年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人數百分比統計表

 

表二:2009-2014年大學學力測驗英文科作文未得分人數比較表

 

英語免修 運用時間更周全

大學還有所謂的「英語免修辦法」。只要學生考過多益、托福等英語檢定,且成績超過學校設定的標準,就可以向學校申請免修大一英語,省下的時間,學生可以自行選擇修習進階的英語課,或是其他感興趣的課程等,有效利用時間。筆者認為國中、高中都應該比照這樣的免修條件,由學校研擬一套標準,只要學生英語成績達到標準以上了,代表他的程度明顯超過該班預期目標,就可以免修英語課程,讓學生把時間用在他感興趣的課題上。

筆者女兒讀小學時,她的英語老師曾經跟我們一群家長說,「許多學生在校外有補習英文,也許課本上的內容他們早就已經會了,但學生們該學的不是只有課本的內容,也應包含他們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們也會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納入學生平常成績的計算之中。」雖然這位老師說得也有道理,但這樣的規定使得那些已經學會的學生們只能乖乖坐在座位上,而不能把時間拿去做更有效率的運用,當下聽到,筆者覺得相當可惜。

今年是十二年國教執行第一年,政府部門及一線教師似乎仍在摸索階段,希望上述意見能刺激大家的思考,共同為改善台灣英語的教學方法而努力,如果真能有效減少國中會考英語科C級人數,或是降低基測英語作文未得分的人數,相信是學生之幸,筆者期待教師們的努力。

◎作者:游能專∕台北市立金華國中家長會代表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