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討論今後的桃園市的教育發展方向,桃園市教育局在2015年3月6日舉辦了103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教育發展會議,邀請桃園各級學校校長與會,並特別邀請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以「桃園市教育國際化的反思:從中小學做起」為題,針對教育國際化進行一場演講,精要的見解讓現場與會者時不時低頭記下筆記。
國中小應進行「能力」教育
針對十二年教,陳超明認為中小學一直以來教學生的都是「知識」而不是「能力」,將知識由學生內化後形成、能夠實際應用的「能力」才是學生應該學習的。他舉例,諸如自然學科、社會學科、公民教育等課程,教的都是知識,即使有些學校開了一些特別的課程,像是談論理財、談論全球暖化,仍然是在傳授知識的範疇,還不是能力。「我去新加坡參加一場研討會,一位講者是英特爾(Intel) 在當地的區經理,是位新加坡人,他就認為老師不應該教太多知識,而是應該教能力。」
試想,一位2015年剛進國小讀書的小朋友,要經歷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共16年的時間才會離開學校,在2031年進入社會,那麼,「2031年世界會變得怎麼樣?2031年我們希望台灣的年輕人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來應付全球的變化?」陳超明表示,要為16年後的台灣儲備好人才,就應該用這樣前瞻的視野來規劃學校教育方向與課程。
進行能力教育應先設下能力指標
在未來,學生需要具備什麼能力?陳超明以美國、新加坡的教育計畫舉例:美國規劃的高中畢業所需的基本能力,第一項是「獨立生活能力」、第二項是「跨國思維能力」、第三項是「外語能力」;新加坡則規定高中畢業生應要能用英文或中文進行15分鐘的簡報。
相對這些國家訂出的能力要求,陳超明也建議台灣的學生應該要在高中畢業時具備以下的能力:1. 能進行3分鐘的自我介紹;2. 能進行8分鐘的英語簡報;3. 能看得懂2,000字的文章。同時,小學畢業則應能做到:1. 完全認識26字母,看到單字,即使不同意思,也能透過自然發音法念出來;2. 至少會50個單字。
乍聽之下像是天方夜譚,但陳超明認為這些要求是可能辦得到的。只要減少過多的知識教學,轉而透過老師要求每位學生針對能力進行練習,並隨機檢驗學生的自我介紹、英語簡報等能力,學生的能力一定就能提升。
◎記者:Winter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