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全世界提到台灣 就想到自行車/捷安特強化品牌價值的下一步


DSC02622

  • 記者:Ting Yu Lai

 

提到瑞士,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手錶;提到法國,可能會先想到名牌包。談起捷安特(GIANT)的願景,巨大機械集團發言人兼全球行銷暨公關部經理李書耕這麼說:「我們希望提到台灣,世界上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想到自行車!」

 

鎖定全球市場 締造台灣自創品牌傳奇

「巨大集團於全球14個國家設有銷售子公司、共有9座製造基地、行銷全球80餘國, 可以說一天24小時都有夥伴在上工!」李書耕說,打造這座自行車的日不落王國,除了精益求精的技術和品質,關鍵就在於「從一開始,捷安特就把自己定位為國際高級品牌。」

因此,捷安特在自創品牌、踏入國際市場之初,便大膽選擇了歐洲作為起點。李書耕強調,「歐洲是自行車文化的發源地,當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最懂車、也最挑剔的歐洲消費者,就等於在全球競爭中站穩了腳步。」李書耕坦言,台灣內需市場較小,「企業若是不國際化、沒有世界級的產品,未來難以生存!」以捷安特而言,便將設計團隊設於台灣、歐洲、美國、中國四處,所有車款皆為匯集全球市場意見所設計。

比方說,美國流行登山車,歐洲盛行公路競賽車,而日本則多將自行車視為代步工具;捷安特便採取綜合各國產品特色的策略,持續推出新款,並將不同車種引進不同國家市場,成功打造多款全球暢銷車,也奠定了捷安特品牌在全球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認同感行銷 養出一票死忠消費者

相對其他民生、休閒產業來說,運動產業較屬於小眾市場,「但消費者黏著度也較高,一旦愛上你的品牌,就會很死忠。」這也是為什麼捷安特不以銷售獨霸全球市場為滿足,還要致力推廣「自行車文化(cycling)」,李書耕說明:「就是要讓消費者對捷安特有認同感、歸屬感,離不開捷安特。」

「我們不只是要賣車,還要教大家怎麼騎車,把這樣健康又環保的生活方式分享給大家。」為了號召全民騎車健身,捷安特甚至成立旅行社,設計客製化的單車旅遊行程,不僅全程提供捷安特自行車,包括騎乘導覽、安全維護、維修補給等,全由捷安特包辦。

除此之外,捷安特也成立「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到國中小、高中推廣單車安全教育、舉辦單車夏令營,還有為學生及親子共遊所設計的「單車成年禮」環島活動。李書耕表示:「文化得從教育著手,希望台灣人從小開始愛上騎車,讓cycling 向下扎根。」環境方面,則大力推動新北河濱自行車道、台北市自行車道、YouBike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等軟硬體建設。「與其坐著期待政府端出體育政策,不如企業先起而行,把氛圍、環境、市場都一一營造起來,政府感受到民眾的需求,自然會主動找我們合作。」李書耕並期待良好效應能擴散全台灣,持續打造一座座適合騎車的宜居城市。

 

引進精彩國際賽事 帶動騎車追風的渴望

捷安特不僅要一步步提升國內的騎車風氣及環境,更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外國人來台灣騎車悠遊。李書耕分析指出:「台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能在一天之內飽覽不同氣候帶的風光,對世界各地的戶外運動愛好者而言,其實很有吸引力。」

舉例來說,除了年年響應「國際無車日」舉辦單車環島活動、於去年參與「2015亞洲自行車城市論壇」,接下來也將贊助並出席由台北市政府及歐洲自行車聯盟(ECF, 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主辦的「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Velo-city Global 2016),與世界自行車專家切磋交流。「事實上,對運動產業來說,讓人熱血沸騰的『競技』往往是最好的行銷。」李書耕表示,近年台灣逐漸興盛的「鐵人三項」賽事、創下高收視的「環法賽」轉播,捷安特都是幕後推手,「希望讓大家喜歡單車競技,進而產生騎車的渴望。」

 

國際化經營 英語溝通是基本

近年台灣運動風氣已有所提升,嚮往國際運動品牌的求職者也愈來愈多。對於想加入捷安特的求職者,李書耕提醒「英語溝通能力是基本」,包括行銷人員、設計師、研發工程師等職務,都要會英文。此外,捷安特也特別注重求職者的態度,以及對運動產業是否具有熱忱,「最好也是愛騎車的人!」李書耕笑說:「奇妙的是,我們發現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大多有陽光、積極的特質,心胸也較開放!這正好就是捷安特想要的人才。」

身為傳統產業的一員,卻在運動休閒領域開創國際新局,捷安特對台灣產業的未來發展深有期許。綜觀捷安特的經營之道,便是要藉由深耕自行車文化,將台灣打造為全世界認可的自行車新故鄉,以期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讓台灣運動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及國際能見度向上提升。

 

捷安特品牌經營心法

鎖定全球市場,不斷追求最佳品質

與時俱進,突破傳統製造思維

推廣騎乘體驗,讓品牌精神與消費者深度連結

恆心與毅力,堅持專注本業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