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語言管理解決前進國際的語言障礙 / 老闆、企業、人資必看

P12

◎記者:賴亭宇

 

在全球化時代,愈願意將人才視為「資本」而非「成本」的企業,往往愈能擁有高水準的員工與顧客滿意度,獲利通常也更亮眼。而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更需要積極朝國際化發展、培養全球化人才,才有機會獲取更大利潤、永續經營。

企業有了國際化的企圖心,接著該如何朝目標邁進呢?日前ETS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於「人才發展協會2016 亞太區年會及展覽」(2016ATD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 Exhibition)舉辦「語言職能管理及全球化人才發展」工作坊,便邀請了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CHRMA)常務顧問張瑞明、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理事長陳超明、以及台灣康寧顯示玻璃公司人才發展部經理鍾嘉欣,向眾多企業的人資主管分享「語言職能管理」的操作方法與實務經驗,並針對企業國際化提出以下建議:

 

訂定具體目標提升員工英語即戰力

「數位技能、靈活思考、人際溝通、全球化運作……,為了達到國際化,上述4 項全球化人才必備能力,貴公司最重視哪一項?」工作坊一開場,GEAT 理事長陳超明便如此詢問與會者。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參與本場工作坊的人資主管多認為「人際溝通」是最重要的能力;其所任職的企業,也有針對英語力方面採取內訓課程、考績加分、獎金等方法,希望提升員工的英語溝通力。然而他們也認為,員工實際運用英語溝通的純熟度仍有落差,例如東元電機人資主管現場就發問:「該如何訓練員工英語簡報能力?如何讓員工無懼英語溝通?」

陳超明建議,除了文件以外,企業還可先由網站、會議、電子郵件等方面審視當前國際化環境的落差(參考表一),並跨部門整合現有資源,依企業特性進行改革。他也補充,最好能在初始階段就將雙語規劃納入考量,「譬如公司英文版網站,從操作介面就要依國外使用者的角度來設計,而非僅是純粹『中翻英』,才能真正符合使用需求。」

 

運用能力指標評估員工表現刺激進步

國際化公司應將員工的語言能力視為公司資產,定期追蹤、管理。主管可根據實際職能需求,訂定語言能力指標(參考表二)。陳超明解釋,透過設定量化與質化的能力指標,可系統化且迅速地追蹤員工的表現,無形中也設定了具體的進步目標,激勵他們持續進步。

陳超明笑說,常聽到公司不敢將具體的英語能力標準設為招募門檻,「擔心招不到人」,但在公司內部,不妨設定英語能力為加薪、升遷的條件,讓適任的員工更有意願精進自己的英語職能。

全球職場趨勢瞬息萬變,沒有誰是永遠的常勝軍,本場工作坊講者皆不約而同提醒上班族時時自我提升。陳超明指出,短短十數年來,台灣企業的跨國經營策略就經歷了「西進」、「東進」,乃至於近期新政府喊出「南向」的大轉彎,令上班族應接不暇,「很多人以為去中國發展就不需要英語能力,其實中國企業也很重視!」他說:「只要管理好你的英語職能,不管去哪裡都多一分優勢。」

鍾嘉欣則分享自身橫跨美國、日本、菲律賓、中國、韓國等國家的工作經驗,「當我能說流利的英語,別人對我第一印象會比較好,也比較容易爭取到表現的機會。」因為在職務中常常需要用到英文,她甚至運用下班時間,召集志同道合的同事,組成社團一起加強英語力,「組織學習比單打獨鬥更有成效」。

張瑞明也有感而發地表示:「英語力帶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習,我能夠掌握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最新的第一手資料,而不是人云亦云,引用第二手、第三手資料,不知不覺中為自己創造了優勢。」他勉勵與會者,跨界整合是未來趨勢,善用英語能力輔助自身專業,就能讓自己在職場上脫穎而出。

 

全球化人才必備4大關鍵能力

þ 數位技能Digital Skills

þ 靈活思考Agile Thinking

þ 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þ 全球化運作Global Operating Skills

© Global Talent 2021, Oxford Economics

 

P12-2

P12-3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