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非政府組織(NGO)在國際化中實際遇到的困境難題,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 於(2014) 今年5月6日邀請了五位NGO的代表,來到市長官邸藝文沙龍一聚,以下午茶的形式進行座談,期能彼此分享、討論,並為台灣NGO如何在國際社會上發光發熱的策略與途徑提供一些建議。
這場會議的主持人為GEAT執行長陳超明教授,與會者分別是屏東基督教醫院海外宣教部專案經理吳宗樹、畢嘉士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兼創辦人張良伊、AIESEC(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2014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會議籌備委員會主席蔡孟修與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研發室主任魏季李。
曾經擔任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主任、第三部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的陳超明指出,NGO工作能培養年輕人「走出去」的能力,日本、韓國早在二三十年前就認知到,投身NGO志工行列能在同理關懷下看見許多實際問題,是培養國際事務人才領導力的重要過程;歐美國家甚至會把政治家與企業家有無NGO經驗當作能否奉獻自己把事情做好的參考之一,他們對於NGO的重視值得台灣人深思。此次希望能透過在場第一線人士針對服務時所遇到的問題、難處以及解決方法進行分享,讓更多人了解NGO 的工作,也讓更多有意願的年輕人投入參與。以下茲為當天座談的精華報導:
條件一:英語力
英語沒有標準 表達才是關鍵
為了能在世界各地從事服務工作,語言能力是NGO國際化人才首重的條件之一。然而,部分台灣青年往往認為自己的英語不夠好、不夠標準,因而對於開口說英語存有相當程度的恐懼。事實上,不管是進行國際服務還是參與國際會議,使用英語的重點始終都在於達成溝通目的,而不是說得標準與否,不需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在非洲馬拉威持續服務、屏東基督教醫院海外宣教部專案經理吳宗樹即認為,英語能力只要可以溝通就好,不用非常好,但要勇敢表達自己意見,毋須害怕。
比起印度、日本人而言,台灣人講起英文較沒有口音,也較標準,聽者很容易就能辨識其中的意思。主持人陳超明即指出,他的許多美國朋友就認為「比起其他亞洲國家,台灣人講的英語,是美國人最聽得懂的」。
再者,語言說得流利,也不見得就代表說的東西一定有內涵。吳宗樹與AIESEC世界大會會議籌備委員會主席蔡孟修都表示,國際會議中,雖常可見歐美青年滔滔不絕,以英語發表自己看法,但只要仔細聽,常常會發現內容不一定有什麼洞見,所以如果心中對會議主題有想法,即使英語說得不是非常流利,其實只要敢提出來,都能夠幫助會議主題的討論。
條件二:文化適應力
打開心胸適應當地環境
除了語言外,文化適應力也是NGO組織尋找國際化服務人才時的考量。人才必須要能適應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才能真的在他鄉紮根服務。畢嘉士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舉例,之前服務於聯合勸募期間,曾經連續三年徵選同仁出國參加2個月的短期訓練。然而三屆徵選上的夥伴,出國參加完訓練,卻因為受到太大的文化衝擊,而無一人留下來工作。文化適應能力正是他們遇到的最大挑戰。
什麼是文化差異?吳宗樹舉了最簡單的例子:「在馬拉威常常一個禮拜沒辦法洗澡,這就跟台灣很不一樣。有些台灣夥伴沒辦法適應,但也有適應很好的。」他認為,唯有盡量的打開心胸,去理解甚至喜愛不同的文化,才能夠真正適應當地的環境。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研發室主任魏季李也認為,NGO組織到外地服務時,使用英語固然能夠幫助彼此的溝通,但若能進一步學習、使用當地語言進行服務,被服務的對象也會因而感到自己與自己的文化受到尊重,更容易接受志工的服務。
條件三:問題解決力
發揮創意 彈性應變
如何發揮創意並解決問題,是NGO組織很重視的人才素質。魏季李表示,面試新人時,她常常會要面試者提出意見,看對方會如何在三個月內完成指定的扶助任務,並從中判斷對方是否適任。
事實上,根據目標問題、場合、資源等各面向差異,問題的解決方式也不一樣。吳宗樹分享,解決問題時,認清目的並保持「彈性」也是重要的事。他指出,在服務或是會議時總會遇到一些不合理的規範限制,但不代表這些限制規範完全不能被挑戰,通常可透過禮貌溝通與協商等方式,找到對方真正的底線,並在某種程度上達成自己的目的。
至於參加國際會議,蔡孟修與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張良伊則認為,團結台灣與會者相當重要,若能有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則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蔡孟修表示:「第一次參加AIESEC國際會議時,我發現與會的台灣人很多,表達的意見卻很少,意見也不太受重視,我和幾位台灣青年注意到了這個狀況,便找來現場的台灣青年,凝聚意見後,決定共同代表台灣發聲。」於是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只要是台灣人上台發言,台下的台灣青年都給予熱烈支持和響應,不但給人「團結」的印象,發言也較有人重視。
張良伊也分享自身經驗指出,他曾遇到與蔡孟修相似的狀況,他認為參加這種國際型會議,來自台灣的NGO團體應該要有長期並穩固的合作關係,以便互相能有個照應,所以便主動在場外一一接觸與會的台灣青年,並在回到台灣後聯繫大家,共同討論能在國際會議上為台灣以及世界做些什麼事,也因而在之後催生出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長期投入的心理準備:NGO服務是活動?還是工作?
魏季李也表示,許多青年朋友對NGO的工作懷有錯誤的幻想,認為出國助人是浪漫的,或認為是一種追尋自我的過程,又或者僅把出國服務當成一種短期的「體驗活動」。「但是國際志工的任務是解決當地問題,我們需要的是長期務實的投入,大家應該把國際志願服務當作是一種工作,而不是活動。」
魏季李指出,有了這樣的理解後,還願意接受挑戰的青年朋友,就是NGO期待培育的人才。
走出台灣 拓展國際服務
NGO在國際上的積極發聲和行動,幫台灣做了良好的外交工作,因此政府對於NGO組織的協助往往也不遺餘力。其中外交部的「選送國內非政府組織中高階幹部赴國際非政府組織實習計畫」,提供NGO人才到國際NGO組織實習機會,可實質有效獲得實作經驗,魏季李表示,獲得政府補助是相當難得的機會,因此她建議NGO組織應進一步思索,如何將補助機會發揮最大的效益,例如選送出去的人才除了服務之外,還能在當地多做一些什麼事。她舉例,家扶基金會利用選送人才前往史瓦濟蘭、吉爾吉斯和越南三地實習的機會,也順便完成了這三個地區服務前的調查準備工作 ,因而得以在之後的半年內扶助一千多名當地兒童。
此外,現場與會者還建議,政府可提供一個平台,讓NGO得以彼此交流意見、統整資源,如此一來,將對於NGO舉辦活動有相當的幫助。
◎整理:Winter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