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浪潮來襲,大學面臨招生危機,要如何加強產學接軌、經營品牌以求轉型存續?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昨日(2016年3月17日)舉辦「邁向國際化——大學語言管理論壇」,邀請業界與學界領袖對話,台下也吸引超過50所大專校院的校長、副校長、國際長、教務長及主任與會。
GEAT理事長、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觀察,台灣有許多年輕學子,為了喜愛的偶像明星,日文歌、韓文歌、英文歌都能夠琅琅上口,可見其具備國際化的潛力,但如何有效養成溝通、思考、整合等國際人才必備的能力?這是企業的期待、個人的目標,也是所有大學正在面臨的課題。
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表示,國際化的涵蓋層面很廣,僅有英語力並不等同國際化,但絕對有助於迎向國際化。儘管每所學校的教育目標和個人所學領域不同,英語都是共通的基本能力。他也鼓勵,許多大學皆盡力提供出國交換、實習等多元學習機會,同學們別因為過於擔心「成本、效益」而錯失了良機,「要有勇氣走出去了,才能體會收穫是什麼。」
東吳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林茂松則認為,「英語文教育出了問題!學用差距太大」,因此大學應設法營造足夠的國際學習環境,讓學生有使用英語的機會。他也分享,該校針對大一、大二全面實施多益英語測驗,就是為了「對症下藥」,找出學生需要加強的能力,作為老師教學改進的參考。
臺北商業大學張瑞雄校長則提問表示,教育部鼓勵大學招收國際生,畢業後卻受限於法規,無法留在台灣工作,相當可惜。他呼籲各界正視開放外籍白領的議題,不只為舒緩大學生源不足及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更有助於拓展台灣年輕人的國際視野,提升其企圖心。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則建議,除了培育英語力,在大學開設東亞語言課程,為台灣人才前進東協培育競爭力,也是目前大學教育可以努力的方向。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分享,大學教學改革的首要條件當然是校長的決心,然而要讓老師願意執行,管理上需費心思。「敝校以畢業生就業薪資作為老師的績效和敘薪指標,如此一來,老師自然會努力讓班上不要有領22K的學生。」
晶華酒店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劉富美指出,企業要的不是「英文很好,遇到外國人卻忙著閃躲」的學生,而是「敢開口、能溝通」的人才。她也認為,當大學生意識到生存競爭的壓力,自然就會變得積極,「從內心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校長、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還有效。」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崇凱則強調,職場上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發覺問題、延伸問題的能力」。商業周刊數位部總編輯王之杰進一步提出建言,若要培育出想法創新的年輕人,學校應「鼓勵犯錯」,讓學子勇於嘗試和表達自己的意見。
(文:Ting-Yu 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