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坤良×跨文化筆記】全英語授課的想像與真實


這學期開了一門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簡稱EMI)的課程,課堂裡一半是外籍學生,一半是台灣學生。歐美學生不通中文,英文也不盡然流暢完美,但上課主動提問,勇於表達。東方學生(包含日本、韓國、越南學生)對英語缺乏自信,相對被動,羞於開口參與討論。要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聚在一起用英文學習,對師生都是挑戰。

 

英語是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會了當然是一種福氣(blessing)。但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需要花力氣去學習,就像掛在我們脖子上的信天翁(an albatross around our necks),也是我們擺脫不掉的詛咒(cursing)。隨著大學校園越來越國際化,EMI課程變得越來越普遍,但也越來越棘手。

 

理想中,全英語授課有許多優點,包括改善跨文化溝通、增強全球意識,以及提升國家和個人就業的競爭力,提高大學全球排名等好處。因此,EMI成了當前高教課程改革的一個焦點,也是大專校院學術表現及教學品質的考核標準。

 

但在實際操作時,EMI也面臨空前的挑戰。原本一石二鳥的策略,可能導致英文和專業,兩頭落空。原本程度好的同學受益,差的相對受害。

 

好得更好,差得更差,加速英語能力的兩極化。這種教育的不公平卻被體制化,使得程度與教育資源本來就不足的學生被邊緣化。此外,學者也擔心以第二語言思考,學習者本身的創造性可能會受到壓抑,連帶也會影響創新概念或創意思考能力的開發。

 

要解決這些糾葛的問題,我們必須從學生、教師和行政三個角度來檢討:

 

一、學生觀點

 

1.有的老師只是把課文做成簡報檔(PPT),簡要說明一遍,對於重點知識沒有舉例論述或延伸討論,無法完全傳達課文的精髓,學習不完整。

2.老師發音不清,跟不上老師的步調,挫折感重,覺得被忽視。

3.有些EMI的課很空洞,上課的內容缺少深度,師生之間的討論也不能暢所欲言。沒學到英文,也沒學到專業知識。

 

筆者發現,英文程度本來就相對落後的學生,很少參與課堂討論,因聽不懂老師授課的內容,只能借筆記來看、自學,或仰賴中文翻譯,或乾脆放棄。但程度好的學生,則增加了真正使用英文的機會,英文溝通的能力也明顯進步不少。

 

二、教師觀點

 

1.需要花很多時間備課,又擔心期末後學生給老師的評鑑成績不佳。

2.很難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因為他們的英文程度不足;亞洲學生更是羞於發表意見。

3.抽象概念很難用英文表達出來,只好用中文輔助,或降低授課內容的難度。

 

教師對於全英語授課的必要性缺乏共識;大多認為自己英文能力不足,不能流暢的用英文授課,因此動機低、缺少自信心。另外,也常見到資深老師不願意改以英文授課,而年輕老師不論意願或能力,被迫採用英文授課的情形。除此之外,EMI的教學缺乏適當的評鑑,教學品質也因此受到質疑。

 

三、行政立場

 

學校為了爭取國際排名與國際招生,必須推動全英語授課。許多學校為鼓勵教師全英語授課,紛紛祭出胡蘿蔔與棍子,相關政策包括:減少授課鐘點、鐘點費加倍、優先招聘具英語能力的教師、評鑑與升等加分、頒予學術傑出的榮譽等等。有些學校則是強制規定每院/系都必須開幾門EMI課程。老師的評鑑標準,除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用索引)、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又增加了EMI,連三個「I」整得大家哀哀叫。

 

儘管如此,許多學校的行政單位還是克服困難,致力推動EMI教學。一方面,舉辦EMI 教師成長營,透過經驗分享、觀課與試教,協助改善教師的發音和語言流暢度,建立使用英語授課的信心。同時,也選派教師到英語系國家受訓,回國後擔任種子教師,或是邀請國外老師來授課等等。

 

另一方面,國內大專校院也紛紛於校內設立English Corner 和Writing Clinic(寫作診斷),輔導學生加強英文說寫能力,並鼓勵學生自學。

 

有些學校為了降低學生的抗拒感,還採雙軌制政策:同一科目開設中、英文兩個班,提供學生選課的自由。學校行政端對EMI的投入,不可謂不多。

 

儘管三方各有立場與作法,回歸到學習面,推動EMI最終脫離不了以下三件事:

 

一、翻轉教學::翻轉傳統以老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透過參與活動來達到學習的成果。

 

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曾說:「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所有教學成功的關鍵。透過做筆記(note-taking)、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團體作業(group project)、學伴(learning partners)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成效。

 

二、建立「使用」英文的觀念: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已經學了很多年有關英文的「常識」,但對「使用」英文仍感陌生。全球化的時代,英文是一種「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的概念,強調有效溝通,關鍵不在於文法或腔調的精確,更在於善意傾聽與合作對話。它不是以英美母語為標準的英文學習,而是允許在地文化語彙的介入,來提高溝通效率。例如,我們可以使用英語的語言架構,搭配中華文化思想,來豐富我們的表達。

 

三、重視教學品質:提升課堂知識傳遞的強度,落實有效學習,才是EMI成功的關鍵。例如小班授課、合作學習、以任務導向(project-based)的概念來設計課程等,亦可仿效TED Talks模式分段教學。

 

此外,也要鼓勵教師重視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一般來講,如果師生可以共同克服第一年的困難期,就能漸入佳境,讓教與學能夠正常運作;學會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升雙方使用英語的能力。

 

最後,用英語教學(teaching in English)和英語教學(the teaching of English)是兩回事。師生需要建立共識,認識EMI的精神。教師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也不必在英文是否標準上打轉,大方表達自我。以全球英語(Global English)的概念,建立說寫英語的信心,透過師生緊密的互動合作,EMI的效果才能落實。

 

註:出自英國浪漫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名作《老水手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詩中寫道:「Instead of the cross, the albatross/ About my neck was hung.」老水手無故射死信天翁,因此遭到詛咒,死鳥掛在他的脖子上拿不下來。

 

莊坤良

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

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