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進修意外窺見趨勢 再轉跳中國讀管理/國際禮儀專家邱詩瑜 延伸專業找進修著力點


文/陳胤祖 照片提供/邱詩瑜

 

國際禮儀,一門稍顯陌生的學問,其實關乎生活的一切,舉凡食、衣、住、行、育、樂,都與它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國際禮儀是國際人士交際普遍奉行的一套「準則」,如餐桌禮儀要左叉右刀、喝湯不宜發出聲音等。有時也會隨文化差異而因地制宜。

 

「『禮儀』教的是應對進退,國際禮儀小至關係到日常舉止,大至影響國家形象。」擁有德國萊茵TÜV Rheinland國際禮儀講師證照的邱詩瑜如此解釋。她的專業領域還包括美姿美儀、形象塑造、企業服務SOP制訂及訓練,這與她擁有的織品服裝系、生命學研究所的學歷背景,似乎很不相稱。

 

作為資歷逾16年的國際禮儀講師,邱詩瑜常受邀至各大專校院、政府機關、公司企業、協會社團演講,一年最高曾達到300 場次;即使百般忙碌,她仍在2014 年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上課,目前則在中國天津市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在職進修從不間斷。

 

「從職場成功者的發展軌跡來看,你會發現38到42歲是個轉型期。」邱詩瑜臉上掛著不多不少的笑容,舉手投足盡是得宜。她分享自己的觀察說:人要在28歲確立職涯方向;38到42歲則是職涯的轉型期。「並不是說要轉換領域,而是從專業領域延伸出去,讓面向更寬廣。」基於這個念頭,她決心透過在職進修讓自己更上層樓。

 

一成不變是退步 靠進修拚轉型

 

走遍全台灣各大專校院演說的邱詩瑜分享,「當我開始察覺演講內容千篇一律時,就感到自己像是在退步了。」一方面是不願處在安逸狀態,另一方面則是認為「應該要做與年紀相稱的事情」,讓原本再熟悉不過的工作,交給新血來執行,達到傳承的目的。

 

去(2017)年,她擔任台北世大運志工培訓講師,感觸尤其深刻。「稍有年紀的講師卻要面對20幾歲的年輕人,溝通的頻率就不太對。交給年輕講師來做,反而好很多。」另一個問題則是講師匱乏,「志工人數上萬人,講師一次卻只能培訓50名志工,負荷量相當大。」為此,她創辦國際禮賓親善協會並擔任理事長,希望以協會為平台,提供年輕禮儀講師交流、晉升的機會,避免人才斷層問題。

 

一直抱有進修念頭的邱詩瑜,有一天在上網備課時偶然看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進修課程,「當時一看到『聲譽管理』,覺得這就是我要的。」她進一步瀏覽進修課程內容簡介,發覺聲譽管理在台灣還是個非常新穎的概念。「到現在為止,台灣對聲譽管理的討論還是非常少,在形象管理的理解上相對狹隘。」

 

為了深化禮儀的概念和運用,邱詩瑜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進修課程。2014年暑假,趁著學校演講邀約的淡季,她飛往丹麥,進修「企業聲譽管理」與「行銷策略」,正式展開進修之路。

 

禮儀x商管x行管=無可取代

 

原本英語就不錯的邱詩瑜,到了哥本哈根商學院上課更是如魚得水,上台簡報、撰寫報告都不成問題。「語言能力好,幫助我更快搜尋到想找的資源。」商學院的進修經驗,讓邱詩瑜懂得「從企業的角度運用禮儀的專業」。爾後受邀到企業講課,她會先了解公司的工作程序、培訓員工的目的,從而設計較符合企業需求的形象管理方法。

 

她以某知名進口汽車的企業培訓經驗為例,企業方認為只需培訓好員工的禮儀,便能減少與客戶的衝突。「但我會去找出問題的來源、研究德國原廠的標準作業流程是什麼,再把國際禮儀融入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客戶問題。」

 

為了研究標準作業流程,甚至必須閱讀英文原廠資料,「因為翻譯後的資料,往往會與原意有出入」,她解釋,並表示進修課程讓她對禮儀的應用,上升到聲譽管理的層次,「或許這是我和其他講師不同的地方,因此能不斷接獲企業演講邀約。」

 

針對進修領域的選擇,邱詩瑜建議,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別跳脫原本的專業,要有延伸、關聯性」。例如她選擇再到中國南開大學進修,是因為她在丹麥進修時發現,丹麥政府會補助企業人士到中國學習東方禮儀。「禮儀不會永遠一成不變,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未來的國際禮儀將會融合更多中式文化。」

 

觀察到這個趨勢,為了使禮儀的專業與時俱進,邱詩瑜決定前往中國進修、了解當地文化。到南開大學進修管理學後,雖課程偏重討論行政管理,但她發現從政策的高度學起,是最快了解中國企業管理邏輯的方式,也意外涉獵政府管理的背景知識。

 

「當你跨足越多領域, 中間產生的交集越強,這項能力就越無可取代。」邱詩瑜以「禮儀」為核心領域,結合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背景,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獨特性,常保不被取代的能力,讓競爭力屹立不搖。

 

分析優先順序 精準利用時間

 

在職進修不僅需要決心,如何兼顧工作、生活和家庭,還能抽空準備進修的報考科目和課業,更考驗時間管理的功力。對此,邱詩瑜認為「懂取捨」很重要,「以前幾乎每天、早中晚都可以各安排一場演講,但在準備考試之際,就必須推掉一些邀約,一個月只排兩、三場演講。」除了工作,她也盡量減少一般飯局活動,「因為一旦你出門,消耗掉的就不只是時間,還有體力。」

 

維持健康的生活,是有效運用時間的先決條件。「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若失去健康,什麼事都做不成。」邱詩瑜強調。為了保持健康,她作息規律、嚴格分配時間,「扣掉一天八小時的睡覺時間,剩下的16小時分配給工作、生活和進修,每個面向就只有五小時。」深知時間珍貴,邱詩瑜把握一天當中思慮最清晰的時刻,每天凌晨四點到六點起床讀書。她也善用工作空檔或任何零碎時間,完成課業或日常工作。例如在高鐵、捷運上,邱詩瑜會閱讀隨身攜帶的資料;想買一雙高跟鞋,就規畫好兩場不同地點的演講,在途經的百貨公司買鞋。

 

因為在職進修,邱詩瑜認為自己更懂得分配和運用時間,「不只對工作有幫助,也會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分析人生不同面向的優先順序,學會取捨,才能往前邁進。」她也勉勵,在工作上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時,不妨化阻力為動力,及早規畫和準備,透過在職進修「充電」,幫助自己走得更遠、更穩。

 

邱詩瑜

出生:1979年

現職:國際禮賓親善協會理事長

經歷:文官學院公務禮儀講師、2017臺北世大運志工培訓講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校園講座講師、Acer宏碁集團外聘講師

學歷: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學士

專長:國際禮儀、美姿美儀、形象塑造、企業服務SOP制訂及訓練

 

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

邱詩瑜用這招

方法: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修習「企業聲譽管理」、「行銷策略」課程;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班

優勢:取得學分、學位;課堂上與教授互動,學習更深入

如何不被取代:發展多重領域,並與專業結合

擠時間策略:早起兩小時、善用通勤時間或演講空檔、婉拒邀約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