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唬弄手段 The Ubiquitous Art of Bluffing

         

       當我在美國的時候,我是個言而有信、心口如一的人。但是,當我在西班牙語系國家時,我卻不折不扣變成了一個口是心非的唬人高手。這完全是身不由己的;當你對於所處環境使用的語言一知半解時,往往不得不這麼做。

       不過,雖然身處拉丁美洲,值得安慰的是,至少我知道自己最後還是能夠回到美國,做回真正的自己。但是,我那些學生們卻別無選擇,無論是不是在教室裡,虛張聲勢都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這是多麼可怕的生活方式啊!

虛張聲勢過生活

       誠如馬克吐溫在《The United States of Lyncherdom》一書中所說的,「每個人都害怕自己不能被鄰居所接受——對人類來說,這件事簡直比野狼或死亡還要來的可怕。」(Oggel 2000, 115)。身為一個在中美洲學習西班牙文的人,我竭盡所能的避免引人注目,以免被大家排斥,雖然這種作法其實並不值得稱道。

       學習一種新語言,確實會助長——事實上是導引——人們運用這種虛張聲勢的方式來偽裝自己。尤其是在沉浸式教學 (immersion) 環境中,只要一走出學校,就進入了可怕的真實世界;面對商店的老闆和公車司機,最好假裝什麼都聽懂了,因為沒人有時間或心情把講過的話再重覆一遍。所以,大部份修習語言的學生都盡量保持低調,不想丟臉地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也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表現得像個生手。因為他們下定了決心,不在母語人士面前出糗,所以他們隨時保持警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拉長了臉面對這個世界。

       在美國,我會毫不猶豫的向公車司機詢問巴士路線,因為我知道我會得到直截了當的回答,而不會耽擱太久。反之,在拉丁美洲時,我寧願搭錯車,也不願冒險在大家排隊在我身後焦急等候的情況下去詢問司機。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在逛街購物時是很有時間觀念的;但是在拉丁美洲,我會因為不想向人展示我蹩腳的西班牙文,而寧可花時間在店家之間流連,直到我在某家店的櫃檯上看見了我要找的東西——譬如抗過敏透氣膠帶——我才有把握的點頭示意那是我要的東西。

 

虛張聲勢的危險後果

       這麼做的結果,常常是錯過了約定的時間,或是讓雙腳起了水泡,這是我的經驗。但對於學生們來說,他們承受的後果有時候可不止這麼簡單。記得有一次,我的一個學生因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答應了理髮師的提議,而剪了一個非常不適合他的髮型。他不願頂著一頭怪異的髮型回美國,所以只好假裝自己已經把課程延長了。還有一次在墨西哥,因為發生一場小意外,我的手指斷了,痛的不得了。但即使是打止痛針,我也要求先提供一個翻譯人員,因為我知道這種時候不能再繼續裝下去,否則麻煩就大了。

       我的那些學生們,幾乎全都是如此善於偽裝的,他們往往因為無法稱職地為家人擔任翻譯而受到怪罪。試想,一個對專門術語一知半解的人,卻要向家人解釋一些複雜的醫藥問題,這是多麼混亂的情形。他們在理解語意時,時常會偏離軌道而無法掌握正確的意思,即使他們是真心誠意的想要幫忙,我還是忍不住想,讓一個語言初學者來翻譯重要的事務,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危險的後果。

 

課堂上的偽裝者

       當我接受西班牙文密集課程時,那些抽象難懂的文法重點只搭配了西班牙文的解釋,有很多細節我無法完全理解。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假裝自己都懂了。我那位很有耐心的老師會在解釋過命令語氣的用法之後,用西班牙文問我是否瞭解了,「是的,」我騙她說:「可以繼續了。」而且我還有模有樣唸出幾個關鍵字,像是「否定句、假設語氣、不規則變化、肯定句」,讓自己聽起來更有說服力。畢竟,我也不能一再要求她說明同樣的事情啊,我只有假裝懂了,自己才不會感到尷尬,也才不會增加老師的挫折感。「待會兒再來慢慢弄清楚吧,」我告訴自己,「還有課本可以參考嘛。」至今,對於西班牙文的命令語法,我還只是裝懂罷了。

       我已經在中美洲國家參加了兩次沉浸式教學的西班牙文課程,我很慚愧卻很肯定的告訴大家,我每天幾乎要花一半以上的功夫去用各種方式假裝我已經瞭解上課的內容。因此,我能很有把握的推斷,我的學生們也是天生的偽裝者。我可以用有限的字彙來應付造句或時態變化的練習,學生們也可以;我可以在一個話題上不斷兜圈子,直到我成功表達出我的意思;對討論內容感到困惑的時候,我也可以靜靜在一旁聽,等著適當時機插嘴提問作確認,就像我的學生每天做的一樣。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對於這樣的策略,我不但瞭解,也心有同感。

 

抵抗學生唬人的念頭

       面對英語學習者時,如果你只是問他們「懂了嗎?」之類的問題,想要藉此知道他們是否已經了解,那麼我可以確定,你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不可靠的。他們會對你微笑、點頭,然後出期不意的撒個小謊。當我面對一群學生,看到他們露出燦爛的微笑,並且一致向我點頭時,我的手心會開始冒汗,因為我太瞭解這樣的反應代表什麼。

       如果我自己當學生時那種令人感到慚愧的表現是學習語言的學生們會有的典型表現,那麼我的結論是,我們的學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假裝」,我把這個現象稱做「50%唬弄定律」。不過,要找出是哪些人在唬人、哪些時候他們在唬人,這還是不太容易的。

       既然好的偽裝很難被識破,我就採取了一個方法;我在講解完一個重點之後,隨即要求同學們將我剛才解釋過的內容覆述一遍。這會花掉不少時間,卻能夠確實提升同學們的理解程度。每堂課我也都要求他們在白板或自己的筆記本上作一些書寫練習,好讓我知道他們瞭解了多少。當學生知道我會對他們的點頭微笑做進一步確認時,他們就比較能夠抵抗偽裝的念頭,起碼我是這麼希望的。雖然這麼做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百分之百吸收課堂上教的所有內容,但至少我心裡覺得踏實多了,學生也比較不敢唬弄我。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他們也許就大方承認了,因為他們知道瞞不了我多久。

 

真懂還是假懂

       即使實際上,你已經知道學生們會虛偽的應付你,但當你在課堂上親眼目睹這種現象的普遍性時,還是不免會大吃一驚。記得有一年,我在一所小學教英語,有一堂課提到一個著名事件:廣播電台播送小說家Welles(1938)的著作「星際大戰(War of the Worlds)」,卻因內容太過逼真而造成民眾恐慌。在課堂上,我們閱讀了當時的相關新聞報導,也讀到了Welles對此一事件做出的公開回應。我們還讀了一個劇本,描述當時有一家人誤信了廣播內容,在撤離家園的前一刻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只是虛構的。

       然而,兩個星期後,卻仍然有一個學生堅信,在她出生前的某一年,曾有巨大的機器火星人在紐澤西州北部肆虐。我提醒她,我們在課堂上讀過的資料證明事實正好跟她以為的相反,她的反應卻是典型的「喔,原來那些資料是這個意思啊?」老師沒有辦法一天到晚跟學生確認他們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的,唉!

 

虛張聲勢心理學

       為什麼人們要這樣虛張聲勢的偽裝自己?坦白說,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有不合宜或可笑的表現。我針對裝模作樣以及顧全面子這兩個主題作了一些相關閱讀,找到了專門探討羞辱的心理學文獻;看來有不少人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社會學家Klein(2005, p.15)表示:「驅動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有幾個,其中一個就是對於羞辱的恐懼……為了避免受到羞辱,甚至有人不惜尋短。」在其他著作中,他也提到一種普遍而「強烈的需求,要不計一切代價的避開羞辱」(Klein, 2004, p.1)。

       Klein(2004, p.5)對自己虛張聲勢的偽裝心態作了一番剖析,並且提供了一個解決方式:「我只要允許自己表現得很滑稽、感覺很滑稽,讓自己在眾人眼中成為一個滑稽的人就行了。」的確,要在沉浸式語言學習的情境中冒險,必須要具備這樣的心態。就我個人而言,我會盡量試著做到這一點。但年輕學子的自尊心比較脆弱,要說服他們在別人面前表現出滑稽的樣子,可以幫助他們把英文學得更好,這恐怕是有點困難。

 

跳脫偽裝的心態

       在滿足英語學習者種種語言需求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接受他們善於偽裝的這項事實,尤其當你面對的是正在全力發展社交字彙,英語腔調聽起來也非常純正的孩子們。學科老師往往再三向我保證班上ESL學生的英文程度,比方說:「她沒有問題的,我說的她都懂。」然而,州測驗的結果出來後,她的成績說明了一切。她不但沒有聽懂老師教的東西,理解能力也落後一大截;她迷失在自己跟老師共同營造出來的假象裡。確實,這種現象雖然普遍存在,有時卻不容易察覺。全美國有許多ESL學生,總是用標準的美式發音搭配點頭、微笑,渡過在學校裡的每一天。

       沒有什麼簡單的辦法可以一次解決這個問題,願意接受「50%唬弄定律」的老師可以各自擬定不同的因應策略。無疑的,要跳脫虛張聲勢的偽裝心態,對老師或學生而言都不是件輕鬆的事。老師的目標是教育,學生的目標是學習,但是無所不在的唬弄手段,卻總是頑固的橫亙其中。

 

參考資料

Klein, D. C. 2004. Appreciative psychology: An antidote to humili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Humiliation and Violent Conflict,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ovember 18-19. http://www.humiliationstudies.org/documents/ KleinAppreciativePsychology.pdf.

─. 2005. The humiliation dynamic: Looking to the past and fut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Humiliation and Violent Conflict, Columbia Teacher’s College, New York, December 15-16. http://www.humiliationstudies.org/documents/ KleinLookingBackForward.pdf.

Oggel, L. T. 2000. Speaking out about race: “The United States of Lyncherdom” Clemens really wrote. In Prospects: An annual of American culture studies, edited by J. Salzman, 115-5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es, O. 1938. War of the worlds. Mercury theater of the air, October 30. Radio broadcast. New York: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本文作者Patricia M. Martin在美國麻塞諸塞州Waltham市教授K-5英語課程。

原文刊載於TESOL期刊Essential Teacher 2007年9月號,本刊之轉譯係經TESOL正式授權,然譯文並非由其審閱。

想了解如何成為TESOL會員,請上網查詢www.tesol.org或洽+1-703-836-0774。

 

Tags: No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