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文課程困境與專業英文:政策與執行的幾點看法


30395654

 

大一英文的困境

       大學的大一英文課程,在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上,其實是扮演一個重要或甚至於唯一的角色。很多大學生一進入大學後,唯一能接觸到英文的機會就是大一英文課程。為了銜接高中職之前的英文課程,很多學校將大一英文的教學目標,以一般英文課程(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以下簡稱EGP)來定位,強調閱讀教學、文化教學與口說練習等一般的語文能力。其內涵,也因學生的素質及各校的重點不同,有以下四種模式:補救教學、銜接教育、進階課程及實用課程。

   大一英文課程的困境,不僅是在課程的定位上,更重要的是其教學成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老師與學生對於大一英文的期望頗有差距。學界針對大一英文的教學,從課程規劃到教法的實驗,有不少的論文發表與研究計畫,但是真正落實到全面英語文能力提升,可能不是教學層面能改變的。這其中的關鍵點,個人以為是在政策面及制度面的思維上。首先我們要如何看待大一英文課程?大學生的英文課程是否僅侷限在一般的語言課程?大學的英文老師如何面對語言程度差異過大、甚至於大班語言教學的困境?大學的行政主管是否意識到大學生的英文能力提升,是整體的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並不是單一英文系或是語言中心所能單獨面對與處理的教學事務?

        個人過去幾年來曾擔任外語文教學的主管,不斷地面

對如何提升整體大學生的外語能力的挑戰,也必須不斷地與各階段的教育主管(從校長、院長到各系主任)溝通,強調英語文教學是全校的責任,也是學校應該努力的教學目標,深深了解台灣的大學英文教學必須提出一套有效的教育體制與教學內涵,以期面對現在與未來全球化的競爭。

 

大學英文的發展契機:EGP or ESP?

        從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來看,單一的大一英文課程其實並不能滿足整體的教育目標。根據個人在2007年與多益合作的政大商學院學生英文能力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必須接觸英文至少三年以上,其英檢成績才有顯著差異。這幾年來,很多學校也體會語言學習必須持續且設定學習檢驗機制,開始設立如大二英文或是各項聽說讀寫的進階課程(如英文作文、口語練習、新聞英語等)。大學英文課程從大一課程中解放,進入了整體的英語文課程規劃,然而這種大學英文課程的概念,通常僅在少數系所或是學院(如商學管理等),其他學系的規劃比較零星。

        大二以上英文課程的規劃,除了因應大學英文教學時數應該提升的共識之外,其實隱藏在此一大學英文課程改革的背後最大推手,應該是現今語言學習理論的改變。從結構主義的思維到溝通理論,從semantics的理論建構到pragmatics的實踐,語言的需求導向從教育者轉到學習者本身,加上英語的全球化語言趨勢,促使語言學習以實踐為主要的訴求,也就是英語文的學習,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學習或是一種工具內涵的學習,而是一種結合使用者學習目的與知識的學習。這種結合語言學習與專業智能學習,在全球化能力培養上有其必要性,也開啟了大學英文課程的另一種契機。強調針對某些專業知能的英語文應用能力,在進階語言課程中,逐漸取得了其主導權。專業英文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簡稱ESP)的教學,取代了傳統的聽說讀寫分類的進階課程。這種以目的(purposes) 為教學方法的語言課程改變了教學的內涵、教師的角色、學生學習的方向與方法。語言在此不盡然是一學習的科目,而是一種使用的工具,真正落實在其學科學習與生活實用上。

        專業英文的概念,凸顯了掌握英文能力的一種新思維,也挑戰了傳統英文教學的框架。傳統上,我們英文教學著重學生語言使用的正確性,當一個學生單字不足或是語法仍然有所錯誤時,如何進入個人的專業應用或是進階使用?這種「語言正確」的迷思,注重認知與語言結構的學習,將語言當成一種學科,而非一種溝通與思維的方式。

 

強化英語的必要性與實用性

        個人以為大學英文的規劃,不應仍著重在語言正確或是基礎能力的再加強,而應該強化語言使用的必要性與實用性。在此提出幾項原則,作為整體思維的基礎:

一、 大學英文應視為三年以上的課程,應有縱向與橫向的整合。也就是從大一英文開始,規劃各層級、各專業、各主題的實用與學術性的英文課程。

二、 大學英文不應只是英文課程的規劃,其他如密集暑期營、交換學生、英文授課、原文教科書的使用、英文能力檢定、社團(如模擬聯合國大會、國際金融或是貿易模擬操作等),都是增進語言能力的重要方式與策略。

三、將結合語言學習與專業智能學習的課程(如以英文授課的會計學等),納入大學英文課程的一環。

四、 強化大學英文是一種語言運作課程,非一般學科學習。

五、 建立能力分級教學體制,以能力檢定訂定學習的成就目標。

六、 落實小班教學,從大一英文開始即以二十人一班為語言學習的最高原則。以解決問題或是個案討論的方式,實踐語言運用的教育目標。

 

從一般英文到專業英文:專業英文的結構與發展模式

        確立“使用語言“才是語言課程的重要目標,其實是希望引進第二語言的概念,也就是將英文當作(除中文以外)的上課或是生活的另一種語言。將此概念放入大學英語文課程,可以建構專業英文課程(ESP)的運作模式。

        現今很多大學引進英文授課的專業課程,老師以英文當作授課語言,教授各系所的專業課程。在此上課情境中,除非學生或是老師其中一者無法了解中文,只能透過英文,否則放棄中文母語,而屈就不熟練的英文,其成效令人擔心。尤其是現今的英文授課課程並無相關配套措施(如教師訓練、教材英文化、學生英文能力的評估等),貿然以英文授課,而無專業的英文訓練,並無法提升學生的英語文能力。個人並非反對所謂國際化教室情境(以英文授課),而是認為在進行國際化教室情境之前,學生與老師應該從ESP的課程中,獲得學習經驗,並提升其語言能力,這樣進行英文化教學,才有專業與語言同時提升的效果。

        ESP的課程規劃,可以成為國際化課程的準備階段與強化學習。針對不同的學科,可以建構不同的ESP教學模式或是課程安排。在此,提供幾種ESP的課程結構:

一、ESP與大一英文結合:大一英文的教學以協助學生研讀其專業教科書或是上課討論為其主要的教學目標。個人曾經在政大政治系的大一英文中,使用其〈美國政府〉教科書,教導其閱讀的技巧及如何撰寫大綱摘要。

二、ESP以英文學習、專業知識為輔:文法商科的專業學習,對於語文的需求較深,因此加強其語言的深度,成為此ESP課程的重點。從語言學習出發,進入其專業領域,對於其語言學習有更強的動機,對於英文老師的該學門專業要求也會相對降低。

三、ESP以專業知識為主、語言教學為輔:以醫科、自然科學或是應用科學為主,這些學科的語言要求較低,文本的語言層次固定,但專業知識的深度往往造成英文老師的教學困擾。團隊教學(英文老師+專業老師)在此模式中應是很好的選擇。

四、ESP與未來就業、就學結合(EOP and EAP):大三大四的ESP課程結合其就業與就學的取向,如英文簡報技巧、撰寫英文論文報告等。以其專業的主題為主,融入英文學習之中,可以涵蓋其就業與就學需求。

        從以上幾個模式,其實可以看出大學英文整體課程規劃的架構,從大一英文的ESP化,到大二、大三的以學科為導向的ESP課程,並在高年級以生涯為導向的ESP課程,這一連串的ESP設計,個人以為正是未來大學英文的方向,也是突破大學英文教學困境的重要策略。

 

ESP課程發展目標與階段:

        研究ESP的學者專家,經常指出ESP的教學方式,應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配合最新的語言教學理論,以情境學習為主。教學法的討論當然是ESP課程發展的很重要一環。但是個人認為政策面的確立與實際的執行,才是大學英文成敗的關鍵。

        ESP的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習的動機為主(Learner Focus) ,其中包含三種策略:

        1、以實用學習為主導,強調其學科知識與溝通能力,因此採用學系分班的方進行。

        2、以能力為依歸:依照學生的能力測驗(Placement test)來分班上課,打破學科之限制。

        3、 以生涯規劃為導向:以職場或是國外進修為教學分組,結合EOP或是EAP。

 

這三種層面都是決定ESP實行的方向與方式。混合式的思考(如學系所內的能力分班),也可以作為一個思考的方向。

一、成敗的關鍵:

大學英文的成敗與否,誠如前面所言,並非大學英文系或是語言中心所能承擔。整體的教學與規劃,其實應該由各學術主管來參與。每位英文系或是語言中心的主任,最大的困難並非教學規劃本身,而是與其他行政主管的溝通。個人以為以下幾個面向與策略,可以當作參考:

1、 組織面的調整:

        大學英文教學中心應該是一校級組織,具有獨立與整合的角色,由副校長或是教務長以上層級的主管擔任主任、英文專業老師(或是英文系主任)擔任執行副主任,並聘請各院長擔任諮詢委員,通盤了解全校英文教學的方向與問題,避免由英文專業老師單打獨鬥,缺乏學校行政支援。

        此中心應與英文相關系所密切合作,結合學術研究與教學,不斷提升大學英文教學的品質。

2、 師資面的調整與整合:

        大學英文課程,無法像過去一樣,由個別老師主導或是承襲高中以來的閱讀及文法教學,大學英文課程也非專業課程以外的替代課程。大學英文漸漸成為全校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訓練課程。從語言訓練進入專業訓練,英文系或是語言中心的大學英文老師,必須調整其教學內涵,並培養第二專長或是發展協同教學,以面對ESP時代的來臨。

        聘任具雙專長的英文老師,可能是未來大學英文課程師資面所要採取的策略。結合英文專業訓練與學科背景知識,或是英文老師與學科專業教師的協同教學以及各系所專業教師的英文授課訓練,都是決定未來大學英文課程成敗的重要關鍵。

3、. 課程面的調整:

        課程時數的提高無疑會妨礙了各系所畢業學分的訂定,因此學校高層的政策,正是大學英文學習成效的重要指標。記住,根據研究,三年以上的英文課程或是英文學習經歷,才會顯現英文能力的差異。

        班級大小絕對影響語言教學的成敗,然而小班教學對於資源的分配,絕對是各校最大的難題,這也就是為何大學英文課程絕對是全校必須承擔的教育使命,由英文系或是外文系主任或是其系內老師承擔,不僅不公平,也是現今台灣各大學英文教學制度面的最大致命傷。

        大學教學的自主性,往往造成教學品質的難以掌控。統一的課程大綱或是由老師自主的教學方式,常常成為大一英文課程規劃的爭執點。

        教材的選擇也是大學英文(尤其是ESP課程)的難題。台灣現今缺乏配合專業學習的英文教材。國外教材,由於情境不同、語言能力不同,很難成為各種課程的教材。教材的缺乏也是必須面對的難題。

        課程結構的調整應該是一大工程,從大一英文的規劃到大四課程的銜結,以兩種語言能力(如聽與說、讀與寫)作為指標,結合情境、主題與專業等,這些複雜的課程設計正考驗大學英文老師的專業能力與執行能力。

 

二、課程發展與實施階段:

        推動大學英文課程改革,依照個人的經驗,歷時二到三年,而引進ESP的概念進入大一英文及其他大學英文課程,可能必須更長的時間。其間可以分成大約四個階段:

1、規劃階段:整合校內各單位,成立大學英文教學中心或是提升大學英文教學委員會的位階、爭取預算及行政資源、考量英文系與教學中心合聘教師、計算容量與課程規劃。

2、實驗階段:整合大一英文課程、以學院為單位成立英文學程或是英文授課課程、以實驗班為對象實施專業英文課程、遠距教學系統(基礎課程或補救課程)、建立課程教學助理(外籍學生或是英文系研究生)、編寫或是進口教材、聘任專業英文教師。

3、全面課程實施階段:補救課程的建立、分級教學(教學目標不同)、教師員額分配及教學助理、協同或是團隊教學的建立、

4、考核階段:行政作業的效率(含各系所院的配合)、教師專業的評估、學生能力測驗(英檢或是能力指標的制定)。

結語:

        Tom Hutchinson 及Alan Waters 在其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書中將ESP的教師比喻為脫離舊城(old city),去蠻荒地區探險移民的冒險家,企圖建立一塊樂土。EGP如果是舊城,我們發覺這座舊城,被外圍的蠻族(如科學家)所敲打,已經不再是安靜的地方。而這座舊城的子民(台灣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幸福與能力也感到懷疑。到底我們要何去何從?ESP企圖在快崩塌的城牆外,建立一個能與蠻族分享的地帶,也只有讓蠻族了解我們的能力與專業,結合蠻族的力量,我們才能繼續讓我們的子民充滿希望。

        台灣過去十年來,不斷提高對英語文能力的投資,向下紮根,延伸英語文學習,但是在高等教育的英語文表現仍然是菁英的天下。過去的十年英文學習,以語言結構為主,讓多少學子放棄英文? 進入大學之後,我們發覺要使用這個全球化語言(英文)更加困難。然而,大一英文已經不能填補這段距離。不僅是教學的內容,更是整體的英文課程規劃,必須要配合專業的學習與生涯的規劃,讓英文成為一種有用的能力。我們呼籲,以ESP為內涵的英語教學應該成為台灣各大學英文課程(從大一英文開始)的重要思考方向! 

【PDF全文下載】 


Tags: No tags